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暗物质粒子或许比以前我们认为的更"轻"

2015-02-09 09:29:46

来源:科技日报

可解释为何暗物质一直无法直接被捕获

  科学界普遍认为,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84.5%,但迄今仍未有人或探测器直接见其“真身”,暗物质也因此成为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谜团之一。现在,有英国科学家认为,暗物质粒子或许比我们所认为的要更加“苗条”,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暗物质备选粒子,其质量非常小,无法穿透地球大气层,因此无法被地面上的探测器直接捕获。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近日报道,暗物质之间的引力会影响恒星和星系,帮助它们紧密地依附在一起,这是暗物质证实其自身存在的方式,科学家们可以在宇宙大爆炸的“余光”

  • 相关阅读
  • 中国科学家确证暗物质尚未找到

    由清华大学主导的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近日在美国《物理评论D》杂志上发表了最新暗物质实验结果,确定性地排除了美国一个实验组几年前给出的暗物质存...

    时间:11-14
  • 研究称暗物质“缩水” 或破解天文界20年难题

    据外媒13日报道,天文学家最近发现,银河系中暗物质的质量可能只有预期的一半。...

    时间:10-14
  • 丁肇中与山东大学就暗物质探索达成长期合作共识

    (杨晓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12日在济南与山东大学就人类暗物质探索达成长期合作共识。...

    时间:10-12
  • 东南大学助丁肇中找到暗物质存在的新证据

    宇宙中究竟有没有暗物质,一直是待解的谜题。...

    时间:09-22
  • 科学家发布最大宇宙3D地图 有助揭秘暗物质

      一项独特的绘制工程耗费6年时间才完成,科学家最新发布的这张开创性3D宇宙漫游图中,包含着2亿多个星系和许多的黑洞。  这是迄今为止绘制最大的宇宙地图,覆盖了夜空三分之一区域。  该研究小组负责人纽约大...

    时间:10-28
  • 科学家找到人类基因组内“暗物质”

      蕴藏在人类基因组内的“暗物质”,比人类原先以为的更加有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与计算生物学所杨力研究组,昨天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

    时间:09-29
  • “40万个正电子” 暗物质将要走出谜团?

      据英国BBC网站报道,2013年4月,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公布了由其主持了18年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首批研究成果:现已收集到40万个正电子,数据误差只有1%,实验观察到宇宙射线流中正电子存在的比率符合关于暗物质...

    时间:04-09
  • 探寻暗物质踪迹的“中国心”

      4月3日晚,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项被誉为具有“史无前例的灵敏度”的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时间:04-08
  • 美欧将发射新型太空望远镜研究暗物质

      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近日正式宣布参加由欧洲空间局(ESA)组织实施的“欧几里得”项目,该项目旨在发射一颗空间望远镜,对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开展...

    时间:02-18
  • 地球每隔数年或穿过看不见的宇宙暗物质墙

      据国外媒体报道,物理学家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后不久,空间中充斥着各种场形成的“力”,由此发现存在于现代宇宙中的地球时常穿过巨大的“暗物质墙”,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关探测工具来发现该现象...

    时间:0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