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辽宁半拉山积石冢出土红山文化先人头像(图)

2015-02-11 09:13: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先人陶人像。 辽宁省考古所供图 摄

  记者9日从辽宁省文物考古所获悉,该所已完成对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积石冢的首次发掘,出土大量遗物,包括两件存世稀少的陶人头像和石人头像。

  积石冢是距今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埋葬制度,建在山丘的顶部,砌出石棺墓再垒砌石块,有山陵之感,兼具祭祀功能,中国考古界将其命名为“积石冢”。

  据考古人员介绍,半拉山遗址近年来屡遭盗掘破坏,上面遍布20多处盗洞,其中一处盗坑中的石棺盖板被掀开,棺内散落大量红色陶片。

  2014年9月,考古人员开始对半拉山积石冢抢救性发掘,目前已阶段性结束。该遗址由黄色粘土堆积而成,呈长方形,三面的冢界墙用石块封砌,高约1.5米。

  考古现场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等。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还有夹砂红褐陶与夹砂黑褐陶,多为筒形器;石器以打制为主,有石斧、石锄、饰件等。发现玉璧1件,玉环1件。

  两件精美绝伦的红山文化时期先人头像,具有极高艺术和审美价值,此前发现的红山文化陶、石人像存世量少,保存差。陶人头像清秀俊美,长着瓜子脸,高鼻梁,樱桃小口;石人头像神态自然,长着高额头,突颧骨,圆下颌。两个头像的头顶均有盘绕发髻。

  据介绍,该遗址的发掘为红山文化考古研究提供新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对研究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分布范围、积石冢群的分布特征、墓葬特点等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红山文化代表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其文明程度比中原地区早约1000年。(朱明宇)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