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蛟龙女”探海记

2015-03-23 09:56:42

来源:人民日报

  两名女潜航员赵晟娅(左四)和张奕(左五) 随蛟龙号科考团队回到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 记者 余建斌摄

  首名下潜女潜航员:用高清摄像机拍下海底“黑烟囱”

  赤道以南,浩瀚的西南印度洋上,再往南航行,就是环绕南极大陆、气旋不断的魔鬼西风带。

  2015年1月10日,南半球初夏,早晨6点多,远处天际依然泛着青灰色,蛟龙号的母船“向阳红09”船上早已忙碌起来。预报当天海况良好,蛟龙号决定对“脚下”的这块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执行下潜科考任务。这片海区深度大约在3000米左右。一般来说,深海是指海面1000米以下,那里没有氧气,没有阳光,非常寒冷,而且深度越深,压力越大。

  6点40分,下潜三人组合进入了蛟龙号。进舱的第一感觉就是载人舱空间太小,刚刚能容下3个人,但3个人很难同时站立起来。

  坐在中间的是主驾驶、潜航员唐嘉陵,他和傅文韬是我国首批职业潜航员,驾驶蛟龙号挑战过7000米深度,下潜经验丰富。右边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陶春辉博士,他作为中国大洋科考首席科学家多次来过这片海域,对此处海底的硫化物热液区也就是“黑烟囱”世界相当熟悉。实际上,蛟龙号下潜的坐标地也是由科学家们设定的。

  挨着左舷窗的就是27岁的张奕,中国首批两名女潜航员学员之一,这次下潜既是她自己平生第一次,也是中国女潜航员的第一次。作为副驾驶,张奕的任务是操作左舷的声学系统,每15分钟和水面通信一次以保持联系。在海底时,她还要通过左舷的观察窗查看地形,提醒主驾驶。

  蛟龙号以每分钟35米的速度向深海潜去,随着深度增大,深潜器周围逐步变暗,温度也逐渐下降。张奕开始加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据说到了海底作业,时间一长会更冷。在她的随身包里,还备着好多“暖宝宝”

  • 相关阅读
  • “蛟龙号”今日凯旋母港青岛 正式安家国家深海基地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母船“向阳红09号”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国大洋35航次科考任务,今天上午返回母港青岛,正式在...

    时间:03-17
  • “蛟龙”号完成西南印度洋科考正式入驻青岛

    此次印度洋科考是“蛟龙”号首次在南半球、印度洋和海底热液区下潜,海底热液区地形和环境极为复杂,对“蛟龙”号从海试到应用的转化是难得的历练。...

    时间:03-17
  • 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西南印度洋科考返回青岛

    (胡耀杰)在完成西南印度洋海底热液区首次下潜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随母船“向阳红09”号17日返回母港青岛,并正式入驻国家深海基地。...

    时间:03-17
  • “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斩获颇丰”

    历经近4个月,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下潜13次,大洋第35航次——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圆满完成。...

    时间:03-16
  • “蛟龙号”完成印度洋科考

    “蛟龙号”完成印度洋科考---记者袁于飞26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日前完成印度洋科考任务,将搭乘“向阳红09”船直接返回青岛,进驻国家深海基地。在此次科考中,“蛟龙号”获得的大量深海样品和数据,对我国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海底热液区热液、生物和地质交叉综合研究等具有重要价值。...

    时间:02-27
  • “蛟龙”号水面支持系统故障排除

    “蛟龙”号水面支持系统故障排除---(记者陈瑜)“‘蛟龙’号水面支持系统故障排除,目前已经平安回收至母船。55分钟后,潜水器顺利回到甲板,参加下潜的同济大学副教授杨群慧,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学员陈云赛、潜航员傅文韬先后出舱。...

    时间:02-05
  • “蛟龙”号水面支持系统故障排除

    经过连夜抢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水面支持系统故障排除,于东四区时间4日5时55分(北京时间9时55分)被回收至母船。...

    时间:02-04
  • “蛟龙”号完成百次下潜

    (记者 董冠洋)中国国家海洋局4日在北京公布,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当地时间3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潜,这是2009年首次下潜试验以来的第100次下潜。...

    时间:02-04
  • “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新一航段实地科考

    1月29日,“蛟龙”号进行了第三航段首次下潜,张奕作为中国第二批潜航员学员,第一个接受了载人潜水器主驾驶适应性培训。...

    时间:02-02
  • 印度洋上“大洋一号”会“蛟龙”

    印度洋上“大洋一号”会“蛟龙”---“蛟龙”号母船“向阳红9”号24日离开毛里求斯路易港,经过4天航行28日傍晚抵达我国在西南印度洋的硫化物合同区,执行大洋35航次科考任务。29日上午7时刚过,“大洋一号”驾驶台上,大副徐巍巍远远望见橘红色深潜器“蛟龙”号在“向阳红9”号船尾周围转。...

    时间:0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