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机器人世界杯全新演绎“速度与激情”

2015-07-22 09:26:25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合肥7月20日电(赵竹青)移动!抢球!射门!动作一气呵成。几个身形粗壮铁桶似的家伙,在微型的足球场内排兵布阵,“他们”用轮子移动,快速且稳当,能走到离球很近的地方果断停下,同时抓起、弹射,瞬间完成一次成功的射门。

“漂亮!”随着观众的阵阵惊叹和欢呼声,第19届“机器人世界杯”赛7月19日在合肥拉开帷幕。

球场对阵!机器人之间的较量

本次机器人世界杯赛分专业组与青少年组,专业组比赛包括机器人足球、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三大类共11项比赛,涵盖了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研究热点问题。

机器人足球是场上最激烈、得到欢呼声最多的一类比赛,上述一幕就发生在中型机器人赛区。“球员”们的“脚”是轮子保证了移动速度,其位于顶部的“眼睛”则可以带来360无死角的“全向视觉”,让他们能更好地捕捉掌控场内的环境。它们行动迅速,从开球到射门,最快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相形之下,“人形机器人”小组的比赛过程就没有这么干脆利落。场上不停地有“球员”莫名摔倒,再艰难地爬起来,有些摔倒后翻来覆去站不起来,着实让场外观众为它们捏一把汗。虽然稍显不够紧张刺激,但是类人型机器的运动机制更复杂,它需要模拟人类采用左右脚交替的方式行走,并且单脚站立用另一只脚踢球,因此在赛场上时刻保持平衡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标准平台组的机器人看上去可爱多了,它们统一采用了法国的一款能唱能跳的人形机器人,成熟的硬件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运动细胞”,剩下的,就看选手们如何通过软件编程来开发它们的潜能了。机器人的动作方式均由参赛队伍自行控制,比如说,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平衡策略,有的组机器人走路时手臂会像人类一样前后摆动,而有的则是将双手背在身后来保持平衡。

近年来,机器人的发展日新月异,RoboCup国际联合会主席野田五十澍说,“十八年前我们创立机器人世界杯赛的时候,就设定了一个标志性目标:用50年的时间,让机器人球队在比赛中赢得人类。”朝着这个终极目标,参赛者在机器人的定位、感知、追踪、移动、发力甚至是能源等方面每年都会不断挑战一些技术难关。

服务比拼!姿态识别成“新宠”

在服务型机器人赛区,明星机器人“可佳”正在按照规定路线行走,并听从指令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

“可佳”正在参加的是关于移动定位和避障功能的专项考验。中科大团队选手告诉记者,服务型机器人的比赛分为主体技术评测和决赛两大部分,主体技术评测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测试,全面评测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性能,而决赛则是一场自主选题的机器人“个人秀”。去年,“可佳”机器人曾以主体技术评测领先第二名3600多分的巨大优势夺得服务型机器人的冠军,决赛中,它表演了开瓶盖和倒咖啡两项绝技。

服务型机器人综合性强、发展迅猛,竞争激烈。“今年的规则变化非常大。”“可佳”团队一位参赛选手告诉记者,为适应今年新增加的姿态识别考核项目,团队特地为机器人增添了相关模块,让它能够识别和区分人体是坐着还是站立,是行走还是摔倒等状态。

此外,“可佳”今年还进行了多项改进。比如在导航避障方面添加了3D避障功能,在识别相似物体方面添加了深度学习功能,在场景记忆方面实现了三维场景的建模和记忆。

服务型机器人是2005年起增加的比赛项目,至今已有十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委员会主席、中科大教授陈小平表示,十年来,服务型机器人迅猛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由基础研究转向“基础和应用并重”的关键阶段。因此,今年的机器人世界杯首次对服务机器人的成本作了规定:底层运动和感知系统加在一起,硬件成本不能超过15000元人民币。

创新展示!“大白”们萌翻观众

开幕式上,来自科大讯飞的机器人“飞飞”担当了此次开幕式的翻译官,其口齿清晰、语音流利的翻译简直出尽了风头。

为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主办方还安排了展览展示区和教育科研体验区,观众可以零距离接触到各种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外形酷似“大白”的导览机器人会幽默地和小朋友对话,能歌善舞的仿人机器人会跳“江南Style”,,还有可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供观众上身体验,以及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实体展示。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自1997年在日本名古屋首次举行以来,已成功举办18届,这是在中国的第二次。本届比赛有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选手参赛。从比赛规则到组织形式较以往都有许多创新,“可以说,本届机器人世界杯是19年来创新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杯。” 陈小平评价道。

当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机器人产业,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已成为当前世界竞争的焦点。随着近年来我国机器人科研团队多次参赛并取得优秀成绩,我国的机器人总体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据了解,本届赛事,中科大牵头并联合美国、新加坡等高校建立了一套服务机器人自动裁判系统,迈出了标准化的第一步。“最高的竞争是标准的竞争,我们正在向这方面做出努力。” 陈小平说。

  • 相关阅读
  • 经济观察: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春天

    “我们由商业地产转型机器人产业,瞄准的是中国高科技和智能新兴产业的无限发展前景,期待到2025年,打造国际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龙头地位。...

    时间:07-21
  • 全球服务机器人产业化存两大瓶颈

    (记者 吴兰)近十年来,全球服务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其产业化存在两大瓶颈——缺乏检测标准和高成本。...

    时间:07-21
  • 日本名古屋成为2017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举办地

      中新网7月20日电 据日媒报道,日本名古屋市日前宣布,由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足球对决的2017年“Robo Cup”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将在该市举行。  日媒称,这将是该市第二次举办该赛事,前一次是1997年的第一届。日...

    时间:07-20
  • 日本拟用机器人检查基础设施 代替人类或成可能

      中新网7月20日电 据日媒报道,为了在桥梁和隧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检查中扩大机器人的使用,日本政府将重新定制相关法律法规。日媒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机器人辅助和替代人类作业已成为可能。  日媒...

    时间:07-20
  • 机器人市场持续火爆 多问题制约国内市场爆发

    由日本亿万富翁孙正义创办的科技集团软银,正在与电商集团阿里巴巴及苹果供应商富士康成立机器人合资企业,大举押注于智能个人机器人的未来增长。...

    时间:07-20
  • 服务机器人创新与发展科技论坛今召开 四主线掘金

    分别为:科大讯飞(15709.07万元)、东方精工(10952.19万元)、天奇股份(6036.33万元)、开元仪器(1991.86万元)、大恒科技(1253.06万元)、秦川机床(957.8万元)、海伦哲(332.93万元)、斯莱克(211.81万元)和智慧松德(133.89万元)。...

    时间:07-20
  • 机器人世界杯开幕 全球2000多选手参赛

    7月19日电(记者徐海涛 周畅)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19日在合肥开幕,来自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选手参赛。他们将在机器人足球、服务机器人和救援机器人三大领域展开...

    时间:07-19
  • NASA拟送机器人登月建立“殖民地”

    据英国《每日快报》报道,月球表层的巨大陨石坑由于无光照,常年又黑又冷。...

    时间:07-17
  • 东莞首家“无人工厂”蹲点调查“机器换人”的喜与忧

      在“世界工厂”东莞,首家“无人工厂”揭开了一幅未来制造的图景:所有的工序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电脑加工设备、无人运输车和自动化仓库设备来操作,技术人员则自如地坐在计算机旁,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

    时间:07-14
  • 东莞首家“无人工厂”蹲点调查 “机器换人”的喜与忧

    启示一:工业化水平较高地区应围绕“机器换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自动化进程,营造“全链条”生态环境。...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