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我国科学家确认沙漠下存在千亿吨“迷失碳汇”

2015-07-30 10:34:08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魏艳)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新疆生态所研究员李彦带领其团队研究发现,沙漠或荒漠地区的地下存在咸水层,且该咸水层和真正的海洋一样,也是一个“碳汇”,是全球相关科学家苦苦寻求的“迷失碳汇”的一部分。

沙漠或荒漠区植被稀疏甚至完全荒芜、土壤贫瘠(有机碳含量极低),长期以来被认为不可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形成碳汇。直到几年前,中美两国科学家几乎同时发现沙漠或荒漠区有进入地表的二氧化碳通量,并据此推测荒漠区很可能是一个很大的碳汇。

然而,这些发现受到了国际碳循环权威人士的强烈质疑:荒漠中贫瘠的土壤、稀疏的植物不可能以这么大的速率吸收二氧化碳。

那么多的二氧化碳进入荒漠,究竟存哪儿了?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新疆生态所研究员李彦带领其团队进行长达10年的探索,并最终回答了这个问题:存在了荒漠区地下咸水层。也就是说,向下的二氧化碳通量不在植物中,也不在土壤中,而在其之下的荒漠地下咸水层。

具体的碳汇形成过程大致如下:荒漠边缘区绿洲或荒漠土壤呼吸释放的CO2,并不像别的地区那样完全返回大气,而是部分被盐碱性的土壤水溶解吸收;这些被溶解吸收的CO2?在灌溉洗盐过程中被淋洗进入地下水层,并随着地下水运动水平输送而进入广饶的沙漠下。简而言之,这个碳汇过程是干旱区盐碱土改良、盐渍化控制的一个伴生过程:因为蒸发远大于降水,盐渍化是干旱区绿洲土壤的一个自然过程——为控制盐渍化,必须洗盐;而盐碱水对CO2?的溶解度极高,洗盐必然也洗去溶解其中的CO2。而这些洗盐水,最终汇集在浩瀚沙漠下形成地下咸水层,储存于其中的CO?2则形成碳汇,其自身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碳库。

据初步估计,这个碳库总量(全球)高达1000亿吨,是陆地上植物、土壤之外的第三个活动碳库。

李彦团队的研究证实,这个“沙漠下的海洋”与真正的海洋一样也是碳汇。该研究结果在传统认为“不可能地区”确认了碳汇的存在,为寻找“迷失碳汇”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 相关阅读
  •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九千万人 肝炎发病率北京最低

    昨天是第5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计委近期通报我国乙肝防控情况,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760万例。...

    时间:07-29
  • 上半年我国召回汽车近300万辆

    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质检总局新闻办公室主任李静2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上半年,共开展124次汽车召回活动,涉及缺陷汽车293.14万辆...

    时间:07-29
  • 我国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增长明显 宽松政策助力地产业复苏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发改委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时间:07-28
  • 我国生物经济年增长率保持20%以上

    我国生物经济年增长率保持20%以上,成为重要增长点 2014年达到3.1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63% 生命科学论文发表量和生物技术专利获得量均居世界第二 人民网天津7月26日电(记者蒋建科)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

    时间:07-27
  • 我国明年元旦起将实施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

    (记者徐建华)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总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车辆(M1类)有害物质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率实施管理。...

    时间:07-27
  •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是多是少

    原标题: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是多是少 周元   ■观点速递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基础研究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界别协商座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结合“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要注重发挥基础研...

    时间:07-27
  • 中西部铁路加快建设 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超1.7万公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国铁路总公司加大了对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将铁路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时间:07-26
  • 我国未现跨境资金大规模外流 Q2压力明显减弱

      二季度资金流出压力较一季度明显减弱并趋于均衡   ⊙记者李丹丹○编辑颜剑   就在国外热议我国面临巨大的资本流出压力时,外汇局23日用数据证实,我国上半年并没有出现持续性、大规模的资金外流,而且二季度...

    时间:07-24
  • 我国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再次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职业资格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推动人们学习技术、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准...

    时间:07-24
  • 我国自主研发机器人将参加高考计划3-5年内上“一本”

    原标题:我国自主研发机器人将参加高考 计划3~5年内上“一本”   日前,记者从在安徽合肥召开的第19届机器人世界杯上获悉,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进行的国家“863”重大专项——类人答题机器人项目,计划让机...

    时间:07-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