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屠呦呦接受专访:获诺奖有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全文)

2015-10-08 09:35:21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0月6日电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昨日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天下午四时,屠呦呦做客人民日报客户端,与网友在线交流。

部分对话如下:

[人民日报客户端]:屠老师,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得奖的?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也是昨天才知道,而且是看电视才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这次您能够得奖,感觉意外吗?

[屠呦呦]: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人民日报客户端]:屠老师,当您听到获得诺奖的消息时,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屠呦呦]: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项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

[网友提问]:屠老师,您是怎么发现青蒿素的?在这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屠呦呦]:当时这一项目是在国家支持下进行的,我参加这一项目时是1969年,当时担任科研小组的组长。做这项研究当时确实很难,后来我们系统查阅古代文献,才选择青蒿这个近两千年历史的药物进行攻关。不过,一开始我们做出来效果也不是太好,后来我们对青蒿品种、药用功能、采摘季节以及提取方法进行调整。在我们用乙醚提取中性部位后,终于达到百分之百的抑制率,在对老鼠、猴子的实验上都取得不错效果。

[网友提问]:获奖以后您会继续坚持研究吗?您有哪些未来的打算呢?

[屠呦呦]:这些年,我还有很多工作在做。青蒿素使用以后,寄生虫和病毒会产生一定耐药性,市委组织希望这个药品能保持疗效,不很快产生耐药性,这个问题值得重视。针对于现在一些使用青蒿素的不合理做法,我在努力。总之,青蒿素这个药物来之不易,而且其疗效也不至于抗疟,大家要团结起来多做工作。我在这个药物上做了一辈子,非常希望它能物尽其用。

[人民日报客户端]:我们之前听到过一个故事,说您为了验证药物安全,还亲自试服?

[屠呦呦]:这没什么的。我的两位同事跟我一起试服了。但只有证实药物安全,才能放心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网友提问]:老师,这株小草改变世界,在发现到提炼应用的过程中们遇到过什么困难,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屠呦呦]:从1969年1月开始,我们的研发工作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不过,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据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浓度过低。后来,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攻关,终于从葛洪屠《肘后备急方》记录中得到启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是要青蒿鲜汁!顺着这个思路,改为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提取,成功得到有效部位。

[网友提问]:您怎么看待中医在世界的作用?

[屠呦呦]:这次获奖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的中医药确实是个宝库,中医药资源非常丰富。不过,这也不是说很多药物拿来就能用。比如,青蒿这类延误其实早就被发现了,但是由于条件限制,且毒副作用太大,不能广泛使用。

[网友提问]:屠老师好,我是一名医学生,昨天看到您获奖的消息,心情异常激动!请问在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您是怎么克服的呢?

[屠呦呦]:我不是学医学的,我只能对年轻的医学工作者说,我希望在中医药工作未来有新的激励机制。中医药确实是伟大宝库,应该让它发挥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让它为人类健康造福。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网友提问]:屠老师,很仰慕您及您的同事们,当时发现青蒿素后,是一个怎样的心情呢?

[屠呦呦]:其实我们那时做科研非常艰苦。当时我们都要三班倒,礼拜天还要加班。因为青蒿需要采用很多办法来制取,而且北京产的青蒿质量特别不好,工作量非常发。所以后药品上临床试验,疗效不错,大家非常高兴。

[网友提问]: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由你一人领取诺奖是够意味着对他人的否定,他人甘愿做幕后英雄?你怎么看待团队与个人?

[屠呦呦]: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它不仅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也是一种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

[人民日报客户端]:屠老师,在青蒿素提取成功后,您又继续进行了哪些研究工作?能跟大家介绍下吗?

[屠呦呦]:研究无止境。98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我和同事又发明出双氧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网友提问]:屠奶奶,真的是您本人在回答问题么?那么您说意见科研路上令你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吧?

[屠呦呦]:印象深刻的事情挺多的。那时很多药厂都停产了,提纯熬制设备很缺乏,我们就治好土法上马。当时我们把大量青蒿叶收集起来,用乙醚泡,再回首乙醚,这个过程确实非常艰难。

[人民日报客户端]:我们看到您多次说获奖是团队的成绩,能够告诉我们你在科研攻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屠呦呦]:简单说,因为我是组长,关键时刻要带头。作为组长,如果不把药找出来,我就要发动团队去做工作,想尽一切办法,一起把药研制出来。到了临床阶段,我也第一个下去。

[网友提问]:您啥时候会去领奖啊?

[屠呦呦]:现在还没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我一下也没反应过来。

点击直播地址

  • 相关阅读
  • 屠呦呦中学同学回忆当年清秀朴素先生透露看电视才知获奖

    原标题:屠呦呦获奖让宁波沸腾    她曾是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的学生   修缮后的海曙区开明街26号姚宅。这里是屠呦呦在宁波的旧居。姚宅的主人姚庆三(1911-1989)是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

    时间:10-08
  •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11月15日,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的屠呦呦在北京出席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本报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刘仲华、商璐)瑞典...

    时间:10-08
  • 呦呦晚鸣:中国大陆科学家首摘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诺奖落京东,青蒿素名。 良药治疟救苍生。 百般艰辛实验难, 医典启明。 协作会战兴,递补相竞。 古方须赖科技成。 埋头干事何顾它, 呦呦晚鸣! 10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为新晋诺贝尔奖...

    时间:10-08
  • 饶毅曾写论文力推屠呦呦: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原标题: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人民网北京10月6日电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2011年初,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随后表示将不再成为候选人。当年...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