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邓稼先之子:做科研,一定要受得了清苦

2015-10-26 09:45: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邓稼先之子:父亲让我学会平凡安静地生活

“或许在别人的眼里,我的父亲是一个英雄人物、一个领导,但是对我来说,他只是一个平凡的父亲、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邓稼先的儿子邓志平24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庆祝六十六周年国庆《邓稼先》电影欣赏会24日在香港新光戏院举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夫人梁唐青仪、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庄学山,以及邓稼先的儿子邓志平和内侄许进等共同出席了活动。

邓志平说,“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侵占了北平,父亲当时正在读初中,却成了亡国奴。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出门要向在街上站岗的日本兵行鞠躬礼,否则就要受到毒打。日本侵略者每占领一座中国城市,就强迫中国人举着日本旗上街游行庆祝。父亲当时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把交给他用来游行庆祝的日本旗撕了,并踩在脚底下。为了避免受到迫害,父亲逃往四川。在临别时,爷爷对他说,以后一定要学科学,学科学对国家有用。后来,父亲考入了西南联大,进入物理系学习。这种生活经历让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成为父亲一生的梦想与追求。”

邓志平回忆道,“母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天津的农场改造,姐姐去了内蒙古的兵团,那个时候我还不到10岁,家里仅剩下我和父亲两个人,那段时间也是我和父亲相处最多的时候。那时是我来管家,家里的钱都在我的手上,父亲每天更多的是惦记着工作。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即便后来当上领导,配了专车,也仅是工作时才用,上下班不会用。后来分了新的房子,但是父亲一直坚持住在50年前分给我们的公寓里。我在父亲那里学到了一种平凡而安静的生活态度,我平时很少露面,不会主动去说这些事情。”

谈到对父亲的评价时,邓志平说,“父亲做事比较认真,也很执着,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他对我说,有一次在实验的时候,空爆没有成功,当时情况很危险,因为保护措施并不是很到位,有很强的辐射,但父亲还是坚持去一探究竟,找出问题的根源,而自己最后却受到了辐射,这也是父亲后来去世的原因。在我父亲的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坚持与执着。”

邓志平感叹道,“做科研,一定要受得了清苦,着实不容易。我的孩子在上学时我就对他说,要真想做科研,得费些力气。此次来到香港,和这里的年轻人见面,分享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故事,无论将来他们选择做什么工作,或许都能从中有所收获。”(王勇)

  • 相关阅读
  • “中国制造”专利为何难“变现”?

    “中国制造”每年的商标申请量,长期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但为何少有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美国一项专利交易涉及金额可达数百万美元,为何在中国,每项专利平均交易额仅2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的背景...

    时间:10-26
  • 华大基因将合作完成万个脊椎动物基因组

    10月23日,华大基因与万种脊椎动物基因组联盟(Genome10K,G10K)在第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宣布,将共同合作开展G10K研究项目二期计划,完成1万个脊椎动物基因组。 2010年,华大基因与G10K联盟联合启动了第一期合...

    时间:10-26
  • 传统中医药之困:“医不知药”的中医何去何从

    中医的发展会止于中药吗?在讲究用药如用兵的中医来看,这一问绝非危言耸听。日前在“中国药都”江西樟树召开的第46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记者调查发现,药材质量存忧、传统中药难获市场准入以及“医不知药”的施...

    时间:10-26
  • 诺奖获得者对话佛教探讨诺贝尔奖与佛教的相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出席“生命的相遇——诺贝尔奖获得者对话佛教”电视论坛,探讨诺贝尔奖与佛教的相遇。 泱波 摄 “生命的相遇——诺贝尔奖获得者对话佛教”电视论坛由中央电视台白岩松先生担当主持,诺贝...

    时间:10-26
  • 世界气象组织:2015年将成史上最热年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克莱尔·努利斯23日在日内瓦表示,今年1月至9月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2015年将成为史上最热年。 努利斯当天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