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值得关注的电子产品低龄化

值得关注的电子产品低龄化

2015-11-09 08:51:00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家长陈先生是一名眼科医生,他表示,电脑、手机图像快速变化,且屏幕相对较小,孩子长期专注在某个点上,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引起近视和弱视。此外,陈先生担心的还有网上的一些暴力游戏和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毕竟孩子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还不成熟,加上年龄小自控能力弱,一旦受不良信息影响对自身或者对别人造成伤害,这都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陈先生说。
  正方:电子产品只是工具 孩子社交中不能少
  朱女士和陈先生的观点,家长冯女士并不赞同。
  “我觉得电子产品就是个工具,孩子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和知识,关键在于家长怎么引导孩子使用。”冯女士说,她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也是从小就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过我给她安排的有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小时候还和她一起玩电子产品。”冯女士说,女儿现在会的唐诗、故事、英语等,不少都是通过电子产品学会的。
  家长刘先生也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接触电子产品,家长也不可能完全不让孩子玩,“这也是孩子社交的一种方式,让他们和小伙伴之间有共同话题,否则孩子会被边缘化,这样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在刘先生看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好奇心,如果家长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转化成叛逆,与家长对抗,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专家
  家长应注意引导,严格限制使用时间
  调研发现当今儿童在线遭遇三方面风险:不安全:包括个人隐私、网络交友、网络欺凌和诈骗等;不健康:不良信息、影响学习和视力等;不文明:网络对骂、网络传谣等,并将原因归结为大人失控、社会失范、孩子失能。
  报告建议,在“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应全面实施儿童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从国家层面制定和完善保障儿童网络安全和提升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和政策,调动全社会力量,普及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知识,共同构建健康文明的互联网社会。中 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说,中国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新媒介已全面深刻地影响儿童成长,加强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心理咨询师王海勇看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是件在所难免的事情,但家长对此一定要严格控制。王海勇说:“孩子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对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孩子经常玩电子产品,时间久了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从而造成与现实的脱节,孩子慢慢地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变得孤独,难相处。“除此之外,由于电子产品声音和图像并存,长期沉迷于此会限制孩子的思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王海勇说,童年时期的孩子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长时间坐着或躺着玩电子产品不利于身体发育,长期缺乏运动,可能会对身高造成影响。
  王海勇建议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例如,家长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次数,每天最多玩两三次,每次最长15分钟。另外,家长最好陪着孩子一起玩电子产品,这样通过家长的监督会帮助孩子形成自律,并且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家长还要多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现实活动,多做运动,转移他们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并且,家长有必要给孩子讲解长时间沉迷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危害,帮助他们获得理性的认识。”王海勇说。

  • 相关阅读
  • 首届中国北斗导航创新应用大赛举行

    原标题:首届中国北斗导航创新应用大赛举行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建高 通讯员肖璐)近日,首届中国北斗导航创新应用大赛暨北斗导航民用创新应用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此次大赛以“创新北斗,精彩生活”为主题...

    时间:11-09
  • 尴尬!盘点科学家既不能证实也无法搁置的六项研究

    《自然》杂志梳理了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中的一些发现——研究人员屡次任其自生自灭,却发现它们总是“阴魂不散”。 当一项科学成果看上去展示出一些真正新颖的东西时,随后的实验应该或者证实它——使教科书重写...

    时间:11-09
  • 农业部正在研究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否需修改

    农业部正在研究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否需要修改的问题。昨天下午,在第四届媒体记者转基因研修班上,农业部科教司何艺兵处长透露这一情况,他还强调,转基因标识与转基因安全性无任何关联,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

    时间:11-09
  • 心梗的“自我救赎”不是梦(科技大观)

      人体器官的“自我修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梦想,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这个梦想或许将成为现实。世界四大医学期刊之一《美国医学会杂志》不久前报道,人们利用细胞直接重编程技术,有望使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实现...

    时间:11-09
  • 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如此依赖电子产品

      天津师范大学儿童教育专家韩映红教授认为,养成电子依赖这个坏习惯的原因有三点,可以说是家长和子女各有“责任”。   家长用电子产品哄孩子是主因。许多年轻的家长因为缺少时间和耐心陪伴孩子,每...

    时间:1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