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地理国情“家底”首次摸清

2016-01-12 09:43:32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刘诗瑶)记者从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历时3年,已全面完成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普查数据采集,并按标准时点全部统一核准,建成了国家级地理国情数据库,数据总量达到770TB,相当于7亿册50万字的图书。目前,普查已进入统计分析阶段,有望在今年形成成果并向社会发布。

  通过本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地理国情家底。一是查清了我国“山水林田湖”等地表自然资源要素基本情况,具体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湖泊、河流、水库(坑塘)、荒漠和裸露地表、冰川和常年积雪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信息。二是查清了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人文地理要素基本情况,掌握其类别、位置、范围、长度、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

  2016年,普查重心已转入统计分析和深化应用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基于全国普查数据库,开展国家级基本统计,形成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成果;积极推进成果在国土空间布局、农业现代化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护、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应用。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12日 12 版)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