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贵阳大数据产业软肋在哪里

2018-12-27 07:53:03

来源: 新京报

  发展大数据,不仅仅靠硬件。建立一堆数据中心和机房,只是停留在大数据发展的产业链底端,在技术创新上仍处于弱势。

  在这个盛产网红的时代,城市也能因为某种特质轻易走红。而作为“大数据网红”城市的贵阳,这几年被提及的频率可谓非常高。在全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图谱中,贵阳或者说贵州到底在什么段位?

  进击的贵阳:天时地利人和

  贵阳发展大数据可谓占尽先机。

  首先在于抓住了天时。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布局大数据产业,中国也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并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相继落户贵安新区。同年,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贵阳顺利牵手中关村,适时发展大数据产业。

  俗语说“朽木不可雕也”,贵阳发展大数据绝非朽木,而是可造之才,自身就拥有地利。贵阳的温度适中,空气适宜,平均气温在14℃-18℃,有利于大型机房散热节约能耗,空气质量也较好,有利于服务器健康运转;贵阳的地质结构不易发生自然灾害,建立数据中心足够安全。

  2017年5月初,贵阳市领导在一场访谈中提到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的优势:“贵州虽然比较穷,但是老天爷对人还是公平的,给我们贵州底下存了200亿吨煤。我们会就地发电,电价比别的地方便宜,而且来得稳定。”作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贵阳的电价深得企业之心,便宜且电力富余量大,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电力成本。

  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产业政策若要取得成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有效市场”,二是“有为政府”。人和在于贵州的大数据发展从一开始政府就给予了足够高的重视度,对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支持绝对给力。贵阳市亦多次出台大数据相关政策,加速大数据产业落地。不管是与北上广深相比,还是在全国来看,贵阳出台政策都能称得上频次最高,数量最多,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强,为大数据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

  贵阳的阿喀琉斯之踵

  有了上述的天时地利人和,贵阳的大数据发展一路水涨船高。贵阳率先启动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实验区;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统一云平台;率先开展大数据地方立法,颁布实施《贵州省大数据应用促进条例》;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率先举办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等。

  这些第一让贵阳赢在了大数据发展的起跑线上。但发展大数据不是一夕之力,而是久久之功。

  贵阳虽然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但人才可谓是贵阳的阿喀琉斯之踵。

  从人才供给上来讲,贵阳本地高校人才较为匮乏,本地高校数量少,并且缺乏名校。贵州大学是贵州高校的NO.1,但放到全国只能排名100开外。

  本地缺乏原生人才,只能依靠外部供给。作为互联网产业一个新的增长极,大数据相关岗位需求日渐增多。有了充足的工作岗位人才自然到来。但贵阳地处西南,经济欠发达,吸引外部人才可谓困难重重。以11月份招聘数据为例,贵阳需求的大数据相关岗位(包含实习)共198个,且薪资水平大多集中在三千至五千,而北京上海相应的岗位需求量高达数千个,平均薪资水平也会高出一大截(见图一)。

  建一堆机房就是发展大数据?

  贵州将大数据产业作为自身名片对外展示的同时,获得了赞许,也引来了质疑。要知道发展大数据,不仅仅靠硬件,建立了一堆数据中心和机房,只是停留在大数据发展的产业链底端,在技术创新上仍旧处于弱势。

  从2017、2018两年的大数据专利情况来看,全国共有5857件专利申请,包括发明申请专利和授权发明专利,其中北京地区以747件居于榜首,占全国总量的12%。而贵阳与北上广深的差距可谓非常明显,贵阳的专利申请仅有27件。作为公认的大数据之都,交出这样的专利榜单,不由让人唏嘘(见图二)。

  2013年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相继落户贵安新区,2017年8月,华为在贵阳启动了数据中心的项目,2018数博会开幕前日,苹果亚洲最大数据中心在贵安开建,2017年6月,腾讯在贵安新区的绿色数据中心开工建设。大企业更倾向于在贵阳建数据中心,但具体到大数据应用到各种商业场景中,却缺乏后续的解决方案。目前的贵阳,机房经济仍是其大数据产业的支柱。

  而根据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研究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1》,贵阳的大数据发展目前偏向于政用,商用和民用发展则相对缓慢,有待提升(见图三)。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贵阳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并培育出了一批新生的大数据企业,但在初创大数据企业数量上仍旧处于劣势,从2013年至2018年11月,贵阳本地新增的大数据初创企业仅有15家,不足北京的0.9%。(见图四)并且在整个产业链中,贵阳的大数据发展依然处于较为低端的水平。

  未来,贵阳的大数据发展能否更上一层楼,不止步于机房经济至关重要。

  • 相关阅读
  • 挑战CET6翻译考试的机器翻译系统

      日前,合肥师范学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说它特殊,是因为“考生”只有一个,而且是一套机器翻译系统。考题来自三天前刚结束的大学英语六级(CET6)考试,评分的是两位具有六级阅卷经验的高校资深专家。“...

    时间:12-27
  • 2020年电竞产业规模或超200亿元

      电竞有多火?上周末,羊城晚报记者实地走访广州大学城和岗顶电脑城的网咖和电竞馆发现,广州大学城的GOGO新天地是学生们休闲娱乐的聚集地,这里的络啡网咖座无虚席,年轻人都在组队“开黑”。有的店还有餐饮...

    时间:12-27
  • 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新华社南极内陆12月26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26日正式开工,主要任务是完成泰山站配套系统工程。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队(泰山队和昆仑队)25日抵达泰山站。21人组成的泰山队...

    时间:12-27
  • 一个二维码背后的故事:华为云助力“深圳通”全新数字化升级

      如果让你选一件最能代表当下时代的东西,你会选什么?是智能手机还是WiFi?还记得去年上海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史”展览后公布的第101件展品——“二维码”吗?在众多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科学...

    时间:12-27
  • 科技部:2017年我国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GDP的11.5%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座谈会今天(26日)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国家高新区2017年GDP总和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是1988年5月10日...

    时间:12-27
  • 二手华为手机销量激增

    ??? 二手市场上的国产手机也成为香饽饽。根据二手交易平台转转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平台上二手华为手机的交易量同比增长224%。由于用户力挺华为,第四季度二手华为手机的交易量也持续走高,始终稳居二...

    时间:12-27
  • 北京移动合纵连横成立5G产业联盟

    ??? 12月26日,为推动北京地区5G技术及创新方案孵化落地,北京移动携手多家5G产业合作伙伴成立5G产业联盟。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李威指出,5G时代正扑面而来,由5G带来的万物互联,将真正推进垂直行业的...

    时间:12-27
  • 房源作假,平台坑租客不带眨眼?

      居大不易,不尊重租客的中介和平台,最终也难以得到市场的信任。一旦被贴上“假房源泛滥”的标签,用户抛弃你,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朝南带电视大卧室1500元,年底清库存地铁旁主卧1650元拎包入住,二环...

    时间:12-27
  • 动力电池行业洗牌来临

      合作与扩张,成为近期动力电池企业的关键词。   12月20日,吉利汽车与宁德时代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前,宁德时代已先后牵手上汽、东风和广汽3家车企,成...

    时间:12-27
  • 多方发力,智能家居格局雏形已现?

      智能家居给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智能家居这个词可谓“常青树”,近几年来,从重点瞄准安防、娱乐、健康等需求的智能家居系统,到智能音响、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单品,到如今众多企业在智能家电、智能...

    时间:1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