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中国北斗系统正式提供全球服务

2018-12-28 08:02:10

来源: 新京报

  经过1年多的“勤奋”组网,中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昨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昨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了上述消息。

  至此,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截至目前,北斗建设历时约20年,已经在导航定位、交通运输、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减灾救灾、农业渔业、精准机控、气象探测等领域实现应用。并且走进以“一带一路”为主的众多国家,服务国计民生。

  组网

  1年19星创世界纪录

  冉承其介绍,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使用。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

  2000年12月,我国通过双星定位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两年后,建成由14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我国及周边亚太地区的导航、授时、测速及短报文服务。

  我国首颗北斗三号卫星于2017年11月发射,分两步建设。第一步是到2018年底,发射19颗卫星,基本建成全球系统;第二步是到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7年11月到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如“拼命三郎”,10次发射、19颗卫星入轨,一举建成基本系统。“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速度的纪录,也刷新了我国同一型号卫星发射频率的新纪录。”冉承其说。

  北斗三号星座设计是三个轨道面共30颗卫星,目前组网的19颗卫星已具备提供全球服务的能力。19颗卫星星座与30颗卫星星座有什么区别?冉承其说,接下来的卫星是为了提供更多在轨备份卫星,让系统更加好用。

  独创

  星间链路可让卫星互“通话”

  全球共有四个导航系统: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和中国北斗。四个系统的覆盖范围、系统性能相当,但北斗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北斗有独具的短报文功能,即短信。北斗终端既可定位,也能通信,对于海洋等偏远地区的安全保障很有帮助。

  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介绍,北斗三号还采用了很多新兴技术,例如构建了卫星之间互相联系的星间链路系统,可以让卫星互相“打电话”,使卫星定位的精度大幅度提高。

  北斗三号的精度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达到水平5米、高程5米。

  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也带来了产业规模的壮大。从业单位已达14000家、人员超50万人,形成珠三角等五大产业区,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卫星导航企业,专利申请累计5.4万件,居全球第一。

  应用

  高精度智能驾驶汽车2019年有望上市

  截至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已在诸多领域实现了深入应用,并非仅仅是定位和导航。

  北斗前装车辆已经超过200万辆,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智能驾驶汽车有望2019年上市。

  全国已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3230座内河导航设施、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港珠澳大桥采用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系统,保障安全运行。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

  冉承其介绍,北斗已加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国际民航组织批准北斗星基增强服务商标识号和标准时间标识号,国际搜救卫星组织也将北斗纳入了全球卫星搜救系统计划。

  • 相关阅读
  • 县域创新怎样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来自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县的经验启示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县域创新怎样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来自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县的经验启示   新华社记者胡喆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经过...

    时间:12-31
  • 县域创新怎样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来自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县的经验启示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县域创新怎样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来自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县的经验启示   新华社记者胡喆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经过...

    时间:12-31
  • 中国科协:到2050年建成世界主要枢纽科技组织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张泉)中国科协29日发布《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提出要彰显科协组织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的性质,聚焦科技工作者“人”本身...

    时间:12-31
  • 中国科协:到2050年建成世界主要枢纽科技组织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张泉)中国科协29日发布《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提出要彰显科协组织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的性质,聚焦科技工作者“人”本身...

    时间:12-31
  • 天津2020年底家庭光纤宽带用户接入速率将达千兆

      新华社天津12月30日电(记者付光宇)记者从天津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获悉,《天津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提升计划(2018—2020年)》日前正式印发,天津在开展“千兆小区”试点的同时,逐步推广千兆光纤网...

    时间:12-31
  • 天津2020年底家庭光纤宽带用户接入速率将达千兆

      新华社天津12月30日电(记者付光宇)记者从天津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获悉,《天津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提升计划(2018—2020年)》日前正式印发,天津在开展“千兆小区”试点的同时,逐步推广千兆光纤网...

    时间:12-31
  • 新研究:史前巨齿鲨灭绝或缘于超新星爆发

      新华社洛杉矶12月29日电(记者谭晶晶)距今约260万年前,一道奇异耀眼的光芒从宇宙深处抵达史前的地球天空,持续了数周或数月之久。这道神奇的天象是什么?对地球生态造成了什么影响?   美国堪萨斯大学一...

    时间:12-31
  • 新研究:史前巨齿鲨灭绝或缘于超新星爆发

      新华社洛杉矶12月29日电(记者谭晶晶)距今约260万年前,一道奇异耀眼的光芒从宇宙深处抵达史前的地球天空,持续了数周或数月之久。这道神奇的天象是什么?对地球生态造成了什么影响?   美国堪萨斯大学一...

    时间:12-31
  • 科学家在中国海岸带发现古海啸文明遗址

      新华社合肥12月30日电(记者徐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孙立广、谢周清教授研究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近千年前曾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

    时间:12-31
  • 科学家在中国海岸带发现古海啸文明遗址

      新华社合肥12月30日电(记者徐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孙立广、谢周清教授研究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近千年前曾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

    时间:12-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