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综述:2018,联合国力促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2018-12-30 11:04:1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联合国12月29日电 综述:2018,联合国力促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新华社记者王建刚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特殊“战场”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12月15日,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与会各方下决心全面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各项要求。

  这个初步“战果”终于让联合国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气候变化对人类仍有巨大的现实与潜在威胁,联合国对此有着深刻共识。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2月3日在卡托维茨气候大会开幕式上的警告,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0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就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大面积食品短缺、野火和洪水。

  尽管形势紧迫,历次气候谈判却都出现同样的分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立,石油出口国和脆弱岛国的对立,计划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暖的国家和保持观望国家之间的对立。

  作为联合国“掌门人”,古特雷斯在2018年不断告诫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人类“没有时间来无止境地谈判”。如果国际社会不在2020年前做出改变,就“可能错过避免气候变化失控的时机”。国际社会需要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明确的行动规则和计划。

  古特雷斯认为,阻止全球变暖,要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推动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必须迅速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代之以水力、风力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必须停止砍伐森林,恢复退化的森林并改变耕种方式;要推动循环经济;城市和运输部门也要进行彻底改革,减少能源浪费。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联合国还一直试图纠正一个传统的偏见:应对气候变化只有付出而没有回报。

  今年9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指出,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实现的2030年,由联合国支持的全新气候行动承诺,有望为全球带来26万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并帮助创造6500多万个“低碳工作岗位”。受此愿景鼓舞,与会者表示要将气候行动的决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承诺也令人振奋。世界银行宣布,2021年至2025年间,将当前5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额增加一倍至2000亿美元,以支持各国采取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负责任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已超过2020年碳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3.8%,有望完成到2020年15%的目标;森林蓄积量已增加2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2020年目标。

  古特雷斯表示,他将在2019年带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新步伐。联合国计划于2019年9月在纽约总部召开一次气候峰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动员最高级别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以期推动落实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2020年目标。

  • 相关阅读
  • 县域创新怎样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来自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县的经验启示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县域创新怎样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来自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县的经验启示   新华社记者胡喆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经过...

    时间:12-31
  • 中国科协:到2050年建成世界主要枢纽科技组织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张泉)中国科协29日发布《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提出要彰显科协组织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的性质,聚焦科技工作者“人”本身...

    时间:12-31
  • 天津2020年底家庭光纤宽带用户接入速率将达千兆

      新华社天津12月30日电(记者付光宇)记者从天津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获悉,《天津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提升计划(2018—2020年)》日前正式印发,天津在开展“千兆小区”试点的同时,逐步推广千兆光纤网...

    时间:12-31
  • 新研究:史前巨齿鲨灭绝或缘于超新星爆发

      新华社洛杉矶12月29日电(记者谭晶晶)距今约260万年前,一道奇异耀眼的光芒从宇宙深处抵达史前的地球天空,持续了数周或数月之久。这道神奇的天象是什么?对地球生态造成了什么影响?   美国堪萨斯大学一...

    时间:12-31
  • 科学家在中国海岸带发现古海啸文明遗址

      新华社合肥12月30日电(记者徐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孙立广、谢周清教授研究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近千年前曾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

    时间:12-31
  • “鸿雁传信、永不失联”:“鸿雁”星座首发星成功发射 一期60颗卫星预计2022年组网运营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鸿雁传信、永不失联”:“鸿雁”星座首发星成功发射 一期60颗卫星预计2022年组网运营   新华社记者胡喆   个人智能手机可以直接进入卫星应用领域,一期60颗卫星预计2022年组...

    时间:12-30
  • 高铁接触网关键结构安全自动化识别系统首次应用于高寒高铁

      新华社沈阳12月29日电(记者齐中熙、洪可润)12月29日,京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正式开通运行。记者从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了解到,在京哈高铁承沈段工程建设中,研发了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结构安全自动化识...

    时间:12-30
  • 工人技能越高 人生舞台越大

      截至目前,全国的技能劳动者已超过1.65亿人,高技能人才数量达到4791万,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23%和39.3%。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技能人才有哪些感受?未来,如何继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

    时间:12-29
  • 线下付费讲座缘何“虽有人气尚无钱途”?

      周末的北京,大都有近200场讲座、沙龙在各个角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活动的主题也是五花八门:从图书分享和签售、手工艺品制作到出国留学、形象塑造再到时间管理、演讲与口才乃至AI技术科普……各色各样的...

    时间:12-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