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中国南极科考队昆仑队成功抵达冰穹A地区

2019-01-03 11:01:5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南极内陆1月3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16名队员2日成功穿越南极内陆冰盖“大锅底”,进入冰盖最高处的冰穹A地区。

  当地时间早上8时(北京时间上午11时),昆仑队5辆雪地车从距离中山站990公里处的营地出发,不久即来到总体地形像一口锅一样的长距离大起伏路段,科考队员们称其为“大锅底”。

  这段路程起伏大、冰丘多、雪较软,雪地车行走其上,颠簸且行进困难。3辆PB300型雪地车拉的雪橇相对较轻,可以直上直下不用绕太多弯路;拉着重橇的两辆“卡特”车则因怕陷车和雪橇侧翻,常常需要绕路,沿着“锅沿”走。

  路段上下起伏,海拔持续上升。19时,车队在南纬79度00分、东经76度59分,距离南极中山站1100公里处扎营,当天行驶120公里,是内陆队自2018年12月18日出发以来行驶里程最多的一天,海拔由前一个营地的3170米升至3729米。

  扎营后,昆仑队在营地前升起了一面新的国旗。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队10名队员曾到达此处,这也是当时南极考察中地面车队到达的冰盖最高点。此后,每个前往冰穹A和昆仑站的内陆考察队途经此地时,均会升起一面新的国旗以示纪念。

  考察队进入冰穹A地区后,气温急剧下降,傍晚扎营时测得的气温为零下27摄氏度,深夜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目前,队员们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继续向此行目的地南极昆仑站进发。

  • 相关阅读
  • 种地、造林咋影响全球碳循环?科研人员揭示其中奥秘

      新华社武汉1月5日电(记者谭元斌)由微生物驱动的有机碳分解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到底种地、造林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如何影响全球碳循环?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其中奥秘。...

    时间:01-05
  •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观测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新华社合肥1月4日电(记者徐海涛)传统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以近地分布的观测点为主,难以反映区域全貌,而卫星观测技术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近日,由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搭载在高分五号卫星上...

    时间:01-05
  • 俄航天集团与欧航局负责人分别祝贺嫦娥四号成功落月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后,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欧洲航天局局长扬·韦尔纳分别表示祝贺,积极评价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俄航天集团网站3日全...

    时间:01-05
  • 嫦娥四号部分有效载荷开机工作

      图为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A点影像图。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分离后按计划开展了相关工作。截至1月4日17时,着陆器上低频射电频谱仪的三根5米天线展开到...

    时间:01-05
  • “让我们更加了解月球”

      ■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中国用事实说话,证实了在航天领域的技术能力。   ■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1月...

    时间:01-05
  • “嫦娥四号”书写人类太空探索新篇章

      “嫦娥四号”成为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中国与前苏联、美国有了并列第一的荣誉。“嫦娥四号”的探索将拓宽人类的视野和想象,我们在仰望星空和认知月球之后,必须为人类文明发展探明方向和路径,...

    时间:01-04
  • 苹果多年来首次降低营收预期 大中华区“背锅”

      库克用一封致投资者的信开启了苹果公司的2019年。这封信中,其正式调低2019年第一财季的营收,从之前预期的890亿-930亿美元,降低到了840亿美元。受此影响,苹果盘后交易一度大跌约8%。   或受此影响,苹...

    时间:01-04
  • 软件业将加速赋能制造业

      2019年,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将成为发展新动能。随着我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也为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软件...

    时间:01-04
  • G60科创走廊 一体化样板间

      G60科创走廊交通枢纽。   沪昆高速公路在公路网编号为G60,始于上海松江区,途经浙江,止于云南昆明。自2005年左右嘉兴提出G60科创走廊概念后,沿线多地在科创领域迎来了喜人变化。2018年6月,来自苏浙皖...

    时间:01-04
  • 嫦娥袖里揣了哪些宝

      嫦娥四号搭载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有效载荷,将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空间探测发挥重要作用。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总体指挥徐欣锋介绍,科学载荷主要分布于“两器一星”中——着陆器、巡视器、中继星,共分两次...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