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先驱者11”号有望第三个进入星际空间

2019-02-07 10:03:47

来源: 科技日报

  2018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2”号(Voyager 2)航天器追随其姊妹“旅行者1”号的步伐,挺进星际空间,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壮举。

  据美国太空网1月30日报道,目前业已发射的航天器中,只有5艘能迈出如此大的步伐,有实力进入星际空间。除了大名鼎鼎的“旅行者”号姊妹花外,其他3艘分别为“先驱者10”号(Pioneers 10)、“先驱者11”号(Pioneers 11)以及“新视野”号(New Horizons)。那么,哪艘航天器会率先进入星际空间呢?

  根据这3艘航天器目前的行进速度、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如果日光层的变化保持稳定,“先驱者11”号将在2027年穿过日球层顶(日光层像气泡,日球层顶是日光层的边缘),进入星际空间。

  太阳系的边界在哪

  到达星际空间是一个里程碑,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被认为离开了太阳系。1990年2月23日,于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1”号成为第四艘飞越海王星轨道的航天器(1972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于1983年做到这一点),当时《纽约时报》称,“先驱者”号航天器飞越海王星轨道,意味着它们离开了太阳系。

  然而,参与“旅行者2”号任务的科学家可不这么看。相反,最近的测量结果认为,穿过太阳的日球层顶(太阳风层顶)——日光层的理论边界,是进入星际空间的决定性标志。日光层是由太阳产生的带电粒子组成的“气泡”,科学家用它来标记星际空间的起点。

  但日光层非常复杂,其会随着太阳22年的周期变化,随着太阳风而不断变小和变大,并向太阳行进方向的后方伸展。所以,从地球上很难对日光层进行测量。目前,NASA的“星际边界探测器”(IBEX)任务正在努力确定这一“气泡”的边界在何处。

  当“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穿过日球层顶时,它们上面搭载的粒子仪器仍正常运行,观测数据表明,它们已经穿越了这一气泡区域。但还有研究人员认为,太阳除了被日光层包围之外,也被奥尔特云(Oort Cloud)所包围,奥尔特星云是一片由冰冻天体组成的区域,据估计,其范围从1000AU(天文单位,等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亿公里)到10万AU不等,远远超出日球层顶。因此,“旅行者”号航天器不算是完全飞出了太阳系。

  “先驱者11”号或捷足先登

  除了“旅行者”号外,未来哪艘航天器会捷足先登,进入星际空间呢?

  由于日光层不断变化,所以科学家也很难说出“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何时会进入星际空间,只能根据现有数据进行推断。

  据NASA的《超越地球:深空探测编年史》书中记载,截至2017年11月5日,“先驱者10”号距离地球约118.824AU,是除“旅行者1”号以外距离地球最远的航天器。然而“先驱者11”号和“旅行者”号正朝着太阳行进的方向前进,“先驱者10”号正朝着太阳的尾侧方向前进。2017年的研究指出,日光层的尾部距离太阳约220AU。由于“先驱者11”号每年的行程约为2.5AU,因此,“先驱者10”号可能要到约2057年才能到达这个不断变化的太阳系边界。

  该书还指出,截至2017年11月5日,“先驱者11”号距离地球约97.6AU。与它的双胞胎“先驱者10”号不同,这一航天器的行进方向与“旅行者”号大致相同。“旅行者2”号在距离地球约120AU时进入星际介质。由于“先驱者11”号以每年2.3AU的速度飞行,假设太阳系的边界不改变的话,它应该会在2027年左右进入星际空间。但其实,太阳系边界可能会改变。

  至于2006年发射的“新视野”号的情况,它于2019年1月1日飞掠太阳系内的遥远天体“天涯海角”,而且其发射时间远远晚于其他4艘航天器。在飞掠期间,“新视野”号距离太阳43AU。该任务首席调查员艾伦·斯特恩说,该航天器每年行进约3.1AU。再过20年,它很有可能进入星际空间。因此,如果它与“旅行者2”号穿越相同的边界,将在2043年进入星际空间。

  综上所述,如果日光层的变化保持稳定(这不太可能),“先驱者11”号将在2027年穿过日球层顶;“新视野”号紧随其后,于2043年完成穿越;而最先发射的“先驱者10”号将在2057年离开日光层。

  “新视野”号可能电力不足

  斯特恩说,如果“新视野”号能进入星际空间,并在那时仍正常运行(这是有可能的),它将为我们提供有关星际空间的详细信息。“新视野”号所携带的粒子探测器比“旅行者”号上搭载的粒子探测器强大得多。此外,“新视野”号还携带了一个灰尘探测器,可以提供对日光层以外区域的观察。“将尘埃探测器放入星际介质将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不过,斯特恩也指出,电力是“新视野”号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新视野”号的燃料是不断衰变的二氧化钚,这艘航天器的电力可供其工作到本世纪30年代末,目前其运行状况良好。(记者 刘 霞)

  • 相关阅读
  • 主动对接国家需求,遥感人十年奋进路

      春节期间,中科院遥感人讲起了一张遥感图的故事。   2008年5月17日晚10点半,汶川地震5天后,正在单位值班的雷莉萍、刘良云研究员在查看遥感图时,突然发现灾区草坡乡一所小学的楼顶上,有6个醒目的红色字...

    时间:02-12
  • SpaceX拟为“星链”建100万个地面站

    SpaceX的卫星互联网项目“星链”艺术效果图 图片来自网络 ??? 人类距离将互联网“搬”上太空又进一步!近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姊妹公司太空探索技术服务公司(SpaceX Services)宣布计划建立100万个地面...

    时间:02-12
  • “80后”站长王建平:我在祖国的西陲仰望星空

      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 题:“80后”站长王建平:我在祖国的西陲仰望星空   新华网记者 陈听雨   2019年初,空气中提前有了春暖花开的味道。   目标地点,位于北京东北部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采...

    时间:02-11
  • 人工智能会成为优秀的天气预报员吗

      近日,一则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的消息引发关注。报道称,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

    时间:02-11
  • 新设备可将大脑信号直接转换为语音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的一套新系统,借助语音合成器和人工智能,通过监控某人的大脑活动,将其想法直接转化成了可理解、可识别的语音。研究人员称,最新研究为那些...

    时间:02-11
  • 中科院构建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责任体系

      日前,中科院党组发布《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构建责任体系、强化流程管理、教育先行、严肃查处科研不端行为等作出具体安排。   中科院党组...

    时间:02-11
  • 网友模仿《流浪地球》特效 自制视频获片方点赞

    重庆朝天门来福士广场被P成行星发动机基站   《流浪地球》上映六天,票房累计已达18亿。这部被称为中国科幻片里程碑作品的影片中,不管是淹没于冰雪中的北京城、冰封中遭遇地震的大上海,还是遍布地表的地球...

    时间:02-11
  • 中国联通助力打造5G智慧码头验证方案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高亢)记者从中国联通获悉,近日,中国联通联合爱立信、青岛港和振华重工在青岛港新前湾自动化码头成功实现了基于5G连接的自动岸桥吊车控制操作、抓取和运输集装箱,在5G网络应用于...

    时间:02-07
  • 用魔幻光强技术 让原子量子比特变“乖”

      经典计算机的单元是比特(bit),量子计算的基础是量子比特(qubit)。有科学家把量子比特比作“海边一幅精美的沙画,一个浪打过就没了”。科学家们竞相寻找方法,试图将量子体系尽量和环境隔绝以延长被浪打...

    时间:02-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