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SpaceX拟为“星链”建100万个地面站

2019-02-12 09:49:06

来源: 科技日报

SpaceX的卫星互联网项目“星链”艺术效果图 图片来自网络

??? 人类距离将互联网“搬”上太空又进一步!近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姊妹公司太空探索技术服务公司(SpaceX Services)宣布计划建立100万个地面站,以服务SpaceX的卫星互联网项目“星链”(StarLink)。

  太空探索技术服务公司已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出申请,希望获得“一揽子许可”建造和运营100万个地面站,地面站的作用是向卫星发射信号,同时接收由终端用户或其他地面站转发来的信号,以供终端用户联入“星链”。SpaceX目前计划在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以及美属波多黎各和维尔京群岛建站。一旦申请获批,公司将从2020年开始部署地面站。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2014年11月提出建设全球卫星互联网。按计划,SpaceX将在2019年至2024年间向太空发射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星座,从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2018年2月,SpaceX将首批互联网实验卫星Microsat 2a和2b送入太空;3月,FCC批准了SpaceX发射4425颗“星链”卫星的计划;11月,另外7518颗“星链”卫星的发射计划也成功获得FCC批准。若地面站建设获批,意味着“星链”将同时开展互联网星座和地面应用端建设。

  除SpaceX外,OneWeb、波音、ViaSat、Telesat、Karousel LLC和LeoSat等公司都推出了低轨道卫星上网服务项目。“星链”星座的特点是卫星轨道高度更低,所需卫星数量更多,目的是降低网络延迟、提高连接稳定性。2018年11月获批的7518颗卫星的轨道高度在335公里至346公里之间;3月获批的4425颗卫星中,1500颗轨道高度为550公里左右,其余的轨道高度介于1110公里至1325公里。而OneWeb公司仅计划在距离地面1200公里的轨道上部署900颗卫星。

  与竞争对手相比,SpaceX的独特优势是拥有自己的“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在发射成本方面更具竞争力。如其率先开展地面站建设,“星链”的项目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实习记者胡定坤)

  • 相关阅读
  • 主动对接国家需求,遥感人十年奋进路

      春节期间,中科院遥感人讲起了一张遥感图的故事。   2008年5月17日晚10点半,汶川地震5天后,正在单位值班的雷莉萍、刘良云研究员在查看遥感图时,突然发现灾区草坡乡一所小学的楼顶上,有6个醒目的红色字...

    时间:02-12
  • “80后”站长王建平:我在祖国的西陲仰望星空

      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 题:“80后”站长王建平:我在祖国的西陲仰望星空   新华网记者 陈听雨   2019年初,空气中提前有了春暖花开的味道。   目标地点,位于北京东北部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采...

    时间:02-11
  • 人工智能会成为优秀的天气预报员吗

      近日,一则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的消息引发关注。报道称,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

    时间:02-11
  • 新设备可将大脑信号直接转换为语音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的一套新系统,借助语音合成器和人工智能,通过监控某人的大脑活动,将其想法直接转化成了可理解、可识别的语音。研究人员称,最新研究为那些...

    时间:02-11
  • 中科院构建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责任体系

      日前,中科院党组发布《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构建责任体系、强化流程管理、教育先行、严肃查处科研不端行为等作出具体安排。   中科院党组...

    时间:02-11
  • 网友模仿《流浪地球》特效 自制视频获片方点赞

    重庆朝天门来福士广场被P成行星发动机基站   《流浪地球》上映六天,票房累计已达18亿。这部被称为中国科幻片里程碑作品的影片中,不管是淹没于冰雪中的北京城、冰封中遭遇地震的大上海,还是遍布地表的地球...

    时间:02-11
  • 中国联通助力打造5G智慧码头验证方案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高亢)记者从中国联通获悉,近日,中国联通联合爱立信、青岛港和振华重工在青岛港新前湾自动化码头成功实现了基于5G连接的自动岸桥吊车控制操作、抓取和运输集装箱,在5G网络应用于...

    时间:02-07
  • 用魔幻光强技术 让原子量子比特变“乖”

      经典计算机的单元是比特(bit),量子计算的基础是量子比特(qubit)。有科学家把量子比特比作“海边一幅精美的沙画,一个浪打过就没了”。科学家们竞相寻找方法,试图将量子体系尽量和环境隔绝以延长被浪打...

    时间:02-07
  • “先驱者11”号有望第三个进入星际空间

      2018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2”号(Voyager 2)航天器追随其姊妹“旅行者1”号的步伐,挺进星际空间,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壮举。   据美国太空网1月30日报道,目前业已发射的航天器中...

    时间:02-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