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雪龙”归航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取得多项成果

2019-03-13 07:47:5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雪龙”号3月12日电(记者刘诗平、董峻)经过131天、3万海里航行,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12日回到上海、走上陆地。南极考察期间,科考队经受了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克服了“雪龙”号碰撞冰山后带来的种种困难,安全完成夏季考察任务,在科学考察和综合保障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起程远赴南极。科考队分别开展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罗斯海新站等站点的综合考察,并在东南极冰盖开展了航空地球物理遥感观测,在南大洋阿蒙森海开展了海洋综合调查。

  ——长城站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冰川监测及常规气象观测,升级改造地震台,建设海洋站雷达式潮位观测系统,同时开展了极地立法调研等项目。

  ——中山站完成了我国首台极区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安装和试运行;完成了我国首套极地冰下基岩无钻杆取芯试钻探,首次获取冰下岩心样品;与国际同步开展“极地预报年”南极特别观测期探空观测,数据实现全球实时共享等。

  ——内陆考察队完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断面冰雪观测;在昆仑站完成KL-DIMM天文望远镜安装调试和AST3-2望远镜维护,安装太阳望远镜并开展日间观测;完成中山-昆仑站冰盖断面20余个点位的重力观测。同时,东南极冰盖遥感观测完成24条科考测线,获取了高质量的航空冰雷达、航空重力和航空磁力数据。

  ——罗斯海新站完成了企鹅聚居特别保护区选划调查。

  ——在西风带海域成功布放我国首套海洋环境监测浮标;南大洋考察首次释放并回收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无缆潜水器;在罗斯海近岸海域和阿蒙森海海域分别开展了5个站位和14个站位的多学科综合调查。

  综合保障方面,考察队在中山站成功从“雪龙”号上卸运1600余吨物资;泰山站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在雪下建筑内建成供电、供暖、融雪及污水处理、消防及视频监控等多个系统;昆仑站完成了深冰芯钻探设备的维护;罗斯海新站安装了这一地区首台10千瓦验证风力发电机组。

  “雪龙”号作为我国唯一正在运行的极地考察船,自1994年首次执行南极考察以来,已经22次赴南极和9次赴北极执行考察任务,高强度地奔波在南北极。今年将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新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将从今年开始执行极地考察任务。

  • 相关阅读
  • 2019年“移动互联网应用自律白名单”出炉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高亢)近日,中国反网络病毒联盟公布了2019年“移动互联网应用自律白名单”,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猎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德软件有限公司、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公...

    时间:03-13
  • “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19日拉开帷幕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岳冉冉、胡喆)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19日在北京启动,为公众开启一场“科普惠民”的“盛宴”。   记者是从近日印发的《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9年全国科...

    时间:03-13
  •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我国将探索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刘红霞)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12日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说,我国将探索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加大海外维权力度,使中国的知识产权在国外也能得到有效保护。  ...

    时间:03-13
  • “5G时代的精彩,将超乎想象”

      全国两会开幕至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代表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5G技术与应用。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而中国在世界各国面向5G的“冲刺”中占据了先机。以“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

    时间:03-13
  • 英国更注重人工智能基础性研究

      想骗取索赔?小心被提供快速法律咨询的在线“机器人”揪出,通过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线“机器人”已能检测出哪些属于欺诈性保险索赔。企业想更好地节约开支?可以使用人工智能软件,通过分析...

    时间:03-12
  • 阿里“吃”三通 快递格局生变?

    ??? 阿里巴巴将投资46.6亿元,间接获取申通14%股权,此举被看作是入股圆通、百世、中通后续   频繁入股快递公司的阿里巴巴,终于集齐“三通”。   继圆通、中通之后,申通也转投阿里麾下。3月11日早间,申通...

    时间:03-12
  • 量子通信是不是伪科学?潘建伟这样回应

      “墨子号”发射快三年了,到底有什么新发现?量子通信和公众有什么关联,到底是不是伪科学?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有...

    时间:03-11
  • “悟空”号卫星: 拨开暗物质的“乌云”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过去的一年,那只‘猴子’没有让我们失望。”春节后,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该台副台长、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开门见山地说。   当全国上下都在庆祝...

    时间:03-11
  • 2019商业航天时间表出炉 将实现首次海上发射

      3月10日零点28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刷新为“300”。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获悉,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发射依然亮点频频,包...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