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下一代人工智能在哪里

2019-03-31 05:30:49

来源: 人民日报

  从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算法、大数据、5G等为公众所熟知,“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成为科技创新的“超级风口”。

  在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阶段,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逐渐从“追赶”到“跟跑”,在部分领域技术还实现了“领跑”。可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这都值得深入思考。

  “根据人工智能发展规律,每隔十几年往往会出现引领人工智能整体发展的新因素,而当下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红利释放时间有限,可能很快就会触碰到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抢占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先机,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走在前面、占领制高点。”在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未雨绸缪:语言与下一代人工智能论坛”上,来自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形成这样的共识。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杨亦鸣认为,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人类智力、意识、思维的重要性,但很少意识到这些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参与了整个高级认知功能,以这种观点为基础重新考虑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有可能走出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子。”

  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使机器达到人类理解自然语言的水平。“当前人工智能采用的深度学习算法,在‘感知’智能上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其‘认知’能力还十分有限。要让计算机能够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的能力,找符合语言和大脑实际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是开展语言认知的脑机制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教授吾守尔·斯拉木表示。

  那么,作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突破口之一的语言及其脑机制研究,应当怎样进行?杨亦鸣说:“现有的语言脑机制研究在认知与行为层面很丰富,对系统功能与结构的研究也较多,但是在细胞层面的研究几乎为零,在分子层面也局限于少量基因与语言障碍的关联研究。所以,必须贯通分子到行为认知的语言机制解释,才可能对语言的脑机制有原创性发现,从而为人工智能研究带来变革。”

  在脑机制研究之上,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重新设计也十分关键。“软件是人工智能的载体,传统软件只是信息管理,今后的软件应该感知多维信息,并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包含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的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廖湘科表示,如果可以在数学和物理驱动的计算机上,加入生命元素和语言机制驱动,那么将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创新。

  此外,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能力,探究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表示:“人工智能需要多学科、多领域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更需要培养具有前瞻性眼光,贯通语言学、脑机制、计算机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如此才能从根源上领跑。”(记者 丁雅诵)

  • 相关阅读
  • 中国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发布:8家车企54辆车跑了15万公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中国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由北京市交通委、公安交通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对外发布。在这份名为《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2018年度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时间:04-02
  • 广东首例5G+4K远程手术示教指导完成 专家:具有深远意义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日)上午,广东首例5G+4K远程手术示教指导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完成,标志着5G在广东首次正式应用于医疗实践。   4月1日上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专家王文林...

    时间:04-02
  • 5G爆发 无人驾驶或许最早落地

      3月27日,海南琼海,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现场,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嘉宾与工作人员体验无人驾驶汽车。视觉中国供图     “现在虽然有的地方谈6G,但6G真正要来也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因此未...

    时间:04-02
  • App的爱与恨:想要“更懂我”,担心“太懂我”

      最近,关于外卖App可能“偷听”用户的猜测引起许多关注和讨论。相关企业很快否认,强调“监听用户日常对话并做信息分析”是一种无端猜测,并没有相应产品设置。虽然如此,但此类讨论依然显示出大多数用户对A...

    时间:04-02
  • 宗庆后“跨界”?娃哈哈做智能机器人

      4月1日,新京报记者自企查查获悉,娃哈哈成立了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名为“浙江娃哈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娃哈哈商业,持股65%;法定代表人为宗庆后。“饮料巨头”娃哈...

    时间:04-02
  • 聚焦“卡脖子”技术 培育重大原创成果

      当前,我国科学基金与科技发达国家资助机构相比仍存在差距,重大原创成果的培育机制亟待完善,科学基金的资助绩效亟待提升,学科组织体系亟待优化,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亟待增强。针对这些问题,自然科学基金...

    时间:04-02
  • 虚拟现实迎发展 哪些行业可受益

      基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营造出的仿真系统和模拟环境为不少行业的转型升级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我国也已把虚拟现实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大力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基地,为更多行业创造发展机遇——...

    时间:04-02
  • 中科院科学家讲述“率先行动”故事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凌纪伟)4月1日,中科院北京分院举行“率先行动故事汇”微视频展示交流会。   历时8个月,收到57个视频,讲述57个感人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无论从年龄,还是所从事的领域,跨度都非常...

    时间:04-01
  •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吸引全球目光

      新华社上海4月1日电题: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吸引全球目光   新华社记者潘清   借助一台主机和一个按钮,能实现会议内容的一键投屏和多人同时分享;通过加载人脸识别功能,打印机更易管理也更安全...

    时间:04-01
  • 即便地球要“流浪” 不该让太阳“背锅”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乍看上去似乎又蹭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点,电影里科学家发现太阳异常,并预测太阳将进入红巨星膨胀阶段,想要地球存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带着地球“流浪”...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