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双向八车道 时速100公里 世界最宽沉管隧道将“潜入”伶仃洋

2019-03-29 06:14:43

来源: 科技日报

  长约6.8公里、双向8车道、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又一座超级隧道正在伶仃洋形成。这是正在建设的超级大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也是世界首次使用双向8车道超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比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长1.2公里,宽两车道。

  深中通道距港珠澳大桥38公里,全长24公里,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界级超大“隧、岛、桥”集群工程,其中8车道特长海底沉管隧道将开创世界先例。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结构全新,是世界范围内在建跨海通道工程综合难度和规模最大的钢壳沉管隧道,为国内首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工程建设极具挑战性,施工难度大。”3月28日,中交一航局S09标段副总工程师杨润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隧道正着手“海底接吻”(岛上现浇隧道与首节沉管对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类似,深中通道海底隧道也是通过东西人工岛来进行连接。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主要负责西人工岛及岛上构筑物、E1至E22沉管管节及最终接头浮运安装施工。

  当日,伶仃洋面上,只见繁忙的航运船与种类繁多的施工船有序航行,而风筝状的西人工岛已初露芳容。岛体钢圆筒振沉施工及岛内回填已完成,其面积相当于19个足球场大小,由57个直径为28米的钢圆筒构成,每个钢圆筒相当于14层楼高。

  受航运和空运等条件限制,深中通道设计采用了“东隧西桥”的设计方案。“在海洋中间建设长距离隧道,沉管技术几乎是目前最安全可行的手段。”杨润来介绍说,这是一种巧妙运用水的浮力、压力、重量等作用而设计的施工工法。

  沉管隧道如何施工

  “先在岸上预制若干管段,然后陆续浮运至海中间现浇隧道接口,一个接一个沉放于水底,利用水的压差将单个沉管相互连接,并正确定位在开挖好的水下基槽内,其后再辅以相关工程施工,使这些管段组合为隧道,连接水体两端陆上交通。”杨润来解释说。

  “由于沉管安装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施工过程,包括舾装、整平、出坞、浮运、沉放、对接、回填,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几乎是不可逆的作业过程。”杨润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沉管的浮运安装是隧道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技术最神秘和风险最高的工序。

  工程难度有多大

  “这座隧道具有‘超宽、变宽、深埋、回淤量大、采砂坑区域地层稳定性差’五大技术难点,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前所未有。”杨润来告诉记者,沉管标准管节长度165米、排水量约8万吨;32个管节平均每个用钢量约1万吨;单个管节由2500多个独立仓格构成,数量大、规格多,工艺参数控制及施工组织难度大等。

  杨润来说,项目采用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国内缺乏相应设计标准、建设技术及经验,尤其在岛隧结合部实现人工岛与沉管对接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钢壳沉管多次转场的结构质量控制以及管节长距离浮运安装的风险管控等都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针对众多难题,中交一航局充分吸取港珠澳大桥工程的成功经验,积极组织多次工艺研讨,深入推进联合设计,已初步完成对人工岛对接端现浇隧道及止水关键技术攻关、沉管对接二次止水、大体积混凝土控裂、高大模板及支架设计等难关。”杨润来说。

  深中通道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规划纲要》确定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粤东通往粤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2016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全线通车,届时珠江两岸可以半小时对接。(记者 矫 阳)

?

  • 相关阅读
  • 中国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发布:8家车企54辆车跑了15万公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中国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由北京市交通委、公安交通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对外发布。在这份名为《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2018年度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时间:04-02
  • 广东首例5G+4K远程手术示教指导完成 专家:具有深远意义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日)上午,广东首例5G+4K远程手术示教指导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完成,标志着5G在广东首次正式应用于医疗实践。   4月1日上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专家王文林...

    时间:04-02
  • 5G爆发 无人驾驶或许最早落地

      3月27日,海南琼海,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现场,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嘉宾与工作人员体验无人驾驶汽车。视觉中国供图     “现在虽然有的地方谈6G,但6G真正要来也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因此未...

    时间:04-02
  • App的爱与恨:想要“更懂我”,担心“太懂我”

      最近,关于外卖App可能“偷听”用户的猜测引起许多关注和讨论。相关企业很快否认,强调“监听用户日常对话并做信息分析”是一种无端猜测,并没有相应产品设置。虽然如此,但此类讨论依然显示出大多数用户对A...

    时间:04-02
  • 宗庆后“跨界”?娃哈哈做智能机器人

      4月1日,新京报记者自企查查获悉,娃哈哈成立了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名为“浙江娃哈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娃哈哈商业,持股65%;法定代表人为宗庆后。“饮料巨头”娃哈...

    时间:04-02
  • 聚焦“卡脖子”技术 培育重大原创成果

      当前,我国科学基金与科技发达国家资助机构相比仍存在差距,重大原创成果的培育机制亟待完善,科学基金的资助绩效亟待提升,学科组织体系亟待优化,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亟待增强。针对这些问题,自然科学基金...

    时间:04-02
  • 虚拟现实迎发展 哪些行业可受益

      基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营造出的仿真系统和模拟环境为不少行业的转型升级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我国也已把虚拟现实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大力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基地,为更多行业创造发展机遇——...

    时间:04-02
  • 中科院科学家讲述“率先行动”故事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凌纪伟)4月1日,中科院北京分院举行“率先行动故事汇”微视频展示交流会。   历时8个月,收到57个视频,讲述57个感人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无论从年龄,还是所从事的领域,跨度都非常...

    时间:04-01
  •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吸引全球目光

      新华社上海4月1日电题: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吸引全球目光   新华社记者潘清   借助一台主机和一个按钮,能实现会议内容的一键投屏和多人同时分享;通过加载人脸识别功能,打印机更易管理也更安全...

    时间:04-01
  • 即便地球要“流浪” 不该让太阳“背锅”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乍看上去似乎又蹭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点,电影里科学家发现太阳异常,并预测太阳将进入红巨星膨胀阶段,想要地球存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带着地球“流浪”...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