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信息“盲杖”缺位,仅三成APP可供视障者使用

2019-07-10 08:15:29

来源: 科技日报

  如今,手机、电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鼠标或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就可跨越时空、共享信息。

  但对于我国1700万视障人士来说,他们却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尽享信息革命带来的便利。

  前不久,我国首个面向视力障碍群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盲文数字平台在甘肃兰州启动,并投入应用。

  但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新平台可实现“明转盲”翻译

  “我国盲文出版物资源匮乏、品种少、内容有些滞后。”中国盲文数字平台主要研发者、兰州大学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苏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盲文非出版文档资源更是十分稀缺,在网上能找到的盲文数字资源极少。

  相对于视障人士阅读的盲文,“明眼人”阅读的则是明文。以前,这两种文字之间隔着一道“墙”,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穿墙而过”。

  如今,在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帮助”下,刚启用的盲文数字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明转盲”翻译服务,让视障人士享受到更多阅读资源。此外,借助深度学习技术,平台还可实现盲文的自动朗读,让视障者“听”到盲文。

  中国盲文数字平台不仅是一台智能翻译机器,它更是一个“库”,一个开放式资源管理平台。用户可上传、共享各种文档、音视频资源,视障者可通过点击显器和刻印机在线阅读、收听、下载盲文或明文书籍文档。“就像百度文库、中国知网一样,盲文数字平台正在为视障者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海量文库。”苏伟说。

  “该平台还有协同翻译功能,视障者可多人同时对翻译结果进行修改。”苏伟说,盲文是拼音文字,词与词之间有空格,而汉语明文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这就存在分词问题,这也是机器翻译容易出错的地方,多用户共同参与是有效的校正方法。

  “目前,平台已有2万到3万用户,且用户数正以每周几千人的速度在增加。”苏伟说。

  信息无障碍技术推广形势严峻

  业内一般把类似数字平台这类技术,统称为信息无障碍技术。“信息无障碍技术通常指帮助视障者正常使用软、硬件等信息设备的技术。”苏伟说。

  目前,这类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如何?苏伟指出,现阶段信息无障碍技术推广形势十分严峻,盲人能完全无障碍使用的APP、网站仅占总数的30%。

  读屏软件也是信息无障碍技术中的一种。全盲者可借助APP或网站中内置的读屏软件,“阅读”手机屏上的文字。有了它,视障人士也能用智能手机进行网购、约车、社交,这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对于手机软件无障碍功能的配备,国家已出台了建议标准。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项行政法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其中提出,“国家鼓励、支持采用无障碍通用设计的技术和产品,推进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记者了解到,目前如QQ、微信、淘宝等APP,已基本配备了信息无障碍“阅读”功能。但一些APP内置的读屏软件只能“读”出文字,不能识别出图片。例如,在发送信息时,“发送”按钮可能是图片,这时就需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给“发送”图片备注上“发送”的文字描述。然而,很多APP并不会添加这些“文字包”,于是读屏软件在APP里便无能为力。

  开发人员缺少无障碍理念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强制标准,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技术的发展与落地。”苏伟指出,美国、日本、欧洲部分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强制标准,值得学习。例如,美国于1998年修订《康复法》,规定由联邦及机构制作的所有电子信息系统残障人士必须也能访问。

  “信息障碍技术建设的最主要问题是意识问题。部分开发人员缺少无障碍理念,是造成信息系统存在使用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把信息无障碍的观念传播给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最好在开发人员还在上学时就向其普及。”在苏伟看来,目前我国从事IT行业的技术人员少有无障碍理念,其开发的产品也就难有这方面考虑。“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无障碍教育内容的缺失。”

  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都在积极探索,但更加全面、广泛的信息无障碍建设仍在路上。正如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所言,信息无障碍不仅是技术研发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配套产业链、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统筹协调、紧密协作的系统工程。(记者 于紫月)

  • 相关阅读
  • 人工智能正成为遥感大数据的“解译侠”

      “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自动获取、加工与提取技术,遥感信息能够更加快速广泛地应用于不同领域。”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徐文在7月9日至10日于北京召开的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GDC 2019)上表示,人工智...

    时间:07-11
  • 星河动力完成火箭发动机核心组件试车

      记者10日从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近日完成7次地面热试车,累计试车时间380秒,单次最长工作时间达100秒。试验的成功,为该公司“智神星”运载火箭的研制带来...

    时间:07-11
  • 世界第一艘双向破冰科考船年底首航南极

      7月11日,中国“航海日”,我国首艘自主制造的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将交付给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今年有望与“雪龙”号组成极地科考破冰船队,编队赴南北极进行科考和后勤补给,提高我国在极地海冰...

    时间:07-11
  • 制冷家电掀起创新热潮

      近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京东家电联合中国家电网主办的“上京东·坐享清凉生活——2019清凉家电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举办期间发布了《2019清凉家电行业白皮书》。国家信息中心资深产业专家...

    时间:07-11
  • 未来城市凸显智慧交通

      近日,2019花城科技论坛在广州举办,业内专家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对未来城市发展形态的新趋势作出预判。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未来5年将保持年均33.38%...

    时间:07-11
  • 云计算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当前,在政府积极引导和企业战略布局的推动下,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 ??近日,多位业界专家和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

    时间:07-11
  • 专业的电子竞技员很紧缺

      2019年电子竞技总观看人数增长到4.54亿,同比增长15.0%;2018年,上半年LPL赛区职业赛事直播观赛人次超过70.9亿……这些数据,意味着电子竞技已经成为一项国际化专业化的产业。   随着产业发展需求的增长,...

    时间:07-11
  • 小米“过冬”雷军抛掉“速胜幻想”

      “小米的新家,小米科技园终于落成了!马上开始搬家,预计九月底搬完”。在小米上市一周年之际的7月9日21时53分,雷军在微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并配上自己喜笑颜开的照片。   当晚,雷军带着众多高管与上千...

    时间:07-11
  • 5G时代不能忽视“老人机”用户利益诉求

      “怎么都找不到信号?”近日,一名中国联通3G手机用户经历的“小意外”,在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三大运营商即将关闭2G、3G信号服务”的说法不胫而走。后经调查,该联通用户3G手机无法通话的状况,是用户所...

    时间:07-11
  • 受益技术赋能 东亚跨境电商高速增长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东亚电商发展峰会暨2019山东省电商大会上,中外业界人士纷纷表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科技金融等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应用,跨境电商行业,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望迎接更多发展红利...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