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我国科技创新质量仍有待提升

2019-07-29 08:34:19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连续第4年保持上升势头,排名第14位,和去年的第17位相比,上升三个位次。

  怎么看待这张来之不易的创新成绩单?26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举办的圆桌会议上,多位与会专家表示,排名固然令人欣慰,但指数所揭示的内涵更值得注意。

  排名要提升,难度更大了

  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基于80项指标对129个经济体进行排名。这些指标中,既有研发投资、专利和商标国际申请量等传统衡量指标,也有移动应用开发和高科技出口等较新的指标。

  “要为中国的进步感到骄傲。”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东敏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我国要于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陈东敏认为,创新指数也是这一目标的一项重要参考性标准。

  不过,已经拿到高分,若还想在排行榜上继续前进,就更难了。

  从创新指数的七大支柱领域来看,中国在”知识和技术产出”方面表现最佳,排名第5位。不过,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方面仍需努力。

  “我国在科技文献、专利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得分都比较高,一些指标已经排在第一位。”陈东敏说,这也意味着,下次在测算创新指数时,这些已经表现抢眼的领域对名次提升的贡献不会太大。“我们需要在弱项上做工作。”比如监管环境、生态可持续性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和统计司综合指标研究处处长沙夏·文森特和中国专家来了场视频连线。他认为,中国已经奠定了其创新领导者的地位。沙夏·文森特表示,中国在创新产出上的数量有目共睹,下一步的建议,是提升质量,加大对创新基础设施、制度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重视知识密集型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顶尖的创新型企业,只是这种创新还需要扩展到更多企业。”他认为,我国发表的大量论文和申请的大量专利,需要找到商业化途径,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还有待进一步打通。

  创新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玄兆辉读完报告后感慨道,发达国家在创新上长期处于引领位置,但如今中国等其他经济体在创新驱动发展上也有长足的进步。“很高兴看到中国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未必完美,但能给人很多启示。”玄兆辉说,我国科技创新的质量还有待提升,在投入方面也不容忽视。“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2.18%,但是和创新领先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制度方面,怎么优化营商环境,如何促进创新创业,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当然,也不是对着指标体系一一解决问题就能完事大吉。陈东敏说,“卡脖子“技术在指标上就并无体现,但它确实制约着我们工业材料、系统和软件、硬件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这些指数没有算在内,但需要我们自己突破。”

  “我们关注‘指标’大于‘排名’。”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副司长张旭说,报告里列出的80个具体指标都很有意义,可以成为他们优化工作的着力点。张旭表示,从指标体系也能看出,创新并非只关乎科技,生态、教育、营商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创新指数得分。推动创新,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看到了进步,就更要自信。要用更高的标准推进下一步的工作。”

  陈东敏则希望,中国能继续向前走,探索出一种对发展中国家有借鉴意义的创新模式,为它们的创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记者 张盖伦)

  • 相关阅读
  • 5G时代北斗将脱下“高冷”外衣

      中国北斗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不过仍有一种疑问时而发出:北斗都提供服务那么久了,为何我们的手机里还没有用上北斗——说好的北斗导航,为何大众难以直观地感受到?   这样的疑问,或将在5G时代终结。  ...

    时间:07-29
  • 抢修管网、预测误差 能源领域AI强刷存在感

      作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因为在汽车工业、高端制造、互联网等众多领域的应用而广受社会关注。事实上,电力、煤炭、石油化工等看似距离人们遥远却又时刻影响人们生活的能源领域和产业,对人工智能的...

    时间:07-29
  • 摩拜实施新版计费规则 系今年第二次上调价格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7月26日开始,摩拜单车在深圳、上海、广州、佛山、厦门、成都等地正式实施新版计费规则。所谓新版计费规则,一句话来说就是涨价了,而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摩拜单...

    时间:07-29
  • 空调到底开多少度才合适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表声明称,仍在不断上升的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导致气温升高和海洋酸化,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为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高温一来,办公室与家里的空调遥控器大战也随即开启。往往是一...

    时间:07-29
  • “探索一号”的垃圾分类

      “船上执行非常严格的垃圾分类,绝对不能乱扔。”登船第一天,听到“探索一号”船长刘祝的要求,来自同济大学的TS12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翦知湣立刻笑着接上:请放心,我们已经受过充分的训练了。   垃圾分类...

    时间:07-29
  • 上海“AI生态圈”抢先机赢未来

      今年的5月21日,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正式揭牌,这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之所以选择上海“先行先试”,工业和信息化部给出四条理由:上海产业门类齐全,具有大数据的资源优势...

    时间:07-29
  • “人工树叶”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二氧化碳分子式的排列就像两个人紧紧拉着手,这种结构让二氧化碳分子极具化学惰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强迫它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与别的物质发生反应,把它变废为宝。”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巩金龙教授眼里,如何...

    时间:07-29
  • 我运载火箭落区安全控制技术首次验证成功

      记者2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26日13时40分,长征二号丙火箭一子级残骸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顺利找到,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栅格舵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技术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成为继美国之...

    时间:07-29
  • 我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入轨 突破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故事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25日),由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一号遥一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按飞行时序,将两颗卫星及有效载荷准...

    时间:07-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