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AI换脸的真正问题,在生物识别信息收集

2019-09-03 09:02:50

来源: 新京报

  “逢脸造戏”的深度融合换脸技术概念,让一款名为ZAO的APP,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位列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和娱乐榜双第一,用户的火热追捧甚至让其服务一度宕机。但在其火爆网络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其中的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尤其受人关注。

  生物识别信息难为一般人所更改,所以被广泛用于身份认证、交易和支付环节,一旦泄露,势必给用户带来持久和难以消除的影响。

  对于火爆网络的ZAO,网络舆论集中关心的,是用户协议中似乎挺“霸道”的授权条款,涉及肖像权、著作权、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等。但我认为,该条虽撰写的质量糟糕,但并非没有先例,也不至于造成严重损害。据《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因此,该类条款在司法程序中被判无效的可能性极大。

  而ZAO如此安排用户协议的原因亦有苦衷,一方面是ZAO希望以用户协议方式将肖像权授权收于囊中,以免用户维权;另一方面是建立其对相关数据的合法权益的护城河,以应对互联网友商抓取数据、复制商业模式的不正当竞争,这点其实是更重要的。

  8月31日晚,争议之下的ZAO,修改了此前的用户协议,增加了“特别提示”指出,用户上传的短视频和人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在ZAO上。用户可以依据ZAO的平台规则撤回或删除上述内容,而在用户撤回或删除后,ZAO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服务器上予以删除。

  ZAO当前的模式在著作权层面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其首页推荐的经典影视作品片段或明星动图,如果未经授权,则直接侵害了相关主体的著作权(明星亦可主张肖像权);虽然是用户上传并制作成的相关视频或动图,但ZAO依然有可能因未尽审核义务,而被认定为帮助侵权。

  但著作权问题并非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的致命障碍,只要能快速发展,通过商业合作不难解决该问题,或通过事先采购,或通过诉讼。总之,这只是钱的问题。

  实际上,落在用户身上真正的风险,是用户一旦提供或让渡,即可能完全失控的“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问题。ZAO收集的静态和动态的脸像即是典型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其与指纹和虹膜同属敏感的个人生理特征信息。正因为其难为一般人所更改,所以被广泛用于身份认证、交易和支付环节,如该信息一旦泄露,势必给用户带来持久和难以消除的影响。公众担心的“换脸”软件威胁支付安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大家也应还没忘记,四年前,两大国内科技企业关于用户指纹搜集所产生的争议。其时,人脸识别和支付尚未普及,指纹是用户登录和移动支付领域最为重要的应用客体。这两家企业对用户指纹数据的采集、存储位置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歧,引发不少争论。

  斗转星移不过数年,当一个纯粹娱乐应用的场景可以随意收集用户脸像的生物识别信息时,人们不禁要捏一把汗:当用户为了一时戏仿的欢愉,手指轻触、随着摄像头的启动,潘多拉的盒子也同时开启。

  政策与监管都有滞后性,企业有囿于竞争而急于开辟新战场的压力,也有基于在大数据时代快速收集数据的冲动,若单方面期望其能持保守立场和克制冲动恐过于乐观。但无论是监管层、媒体还是法律人,都有义务告知用户,其为了短暂娱乐所交出的生物识别信息可能带来的巨大灾难。

  □林蔚(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主任)

  • 相关阅读
  • “掘金”个人数据不能为所欲为

      个人隐私数据收集必须有底线,“掘金”个人数据不能为所欲为。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窃取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利益驱动。如果只顾“掘金”,不提保护,虽有一时...

    时间:09-09
  • 柔性显示,“折叠”自由

      设想一下,如果手机、平板、电脑三合一,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由变大或变小,是不是很方便?这并非天方夜谭,得益于柔性显示技术的进步,这一梦想或将很快成为现实。   7月量产的京东方绵阳6代柔性AMOLED(...

    时间:09-09
  • 南极洲发现来自远古超新星的尘埃

      在南极洲雪层中发现的宇宙尘埃,可能来自数百万前诞生的一颗超新星。这些宇宙尘埃经过星际旅行后,最终落在了地球的南极洲。科学家之所以有这种推测,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这种尘埃中含有Fe-60同位素,它通常由...

    时间:09-06
  • 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

      “未来诊室”“智能学校”“政务大脑”“AI园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板块展示,为参观者送上了惊喜。   一面AI企业芯片集锦墙展示了7家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10款...

    时间:09-06
  • 三峡夷陵虫化石证明对称动物源自5.5亿年前

      对称、分节、运动……这些特征对大多数现代动物来说,已经成为它们的“标配”。弄清这些标志性特征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出现,对研究动物演化史意义重大。   9月4日,《自然》杂志刊发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时间:09-05
  • 首条高世代OLED生产线投产

      8月底,我国首条高世代OLED面板线——LG Display广州OLED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进的8.5代OLED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约460亿元,预计到2021年底实现产能9万片/月,年产值约200亿元。届时,以LG...

    时间:09-04
  • 上海发布AI行动方案

      在近日落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上海将聚焦实施7个专项行动,构建扎实的创新生态基础,到2021年,全力打响人...

    时间:09-03
  •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发布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9年版)》近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表示,按照3年修订一次的计划,2019年版《投资指南》是工业投资项目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

    时间:09-03
  • AI要做到像人一样机智,或许还需百年

      过独木桥、360度前滚翻、踢球进洞……由搭载强大算法的芯片控制的机器人,凭借自己的“大脑”而非人工遥控分析判断决定如何一步步跨越障碍。日前,在首届(2019)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上,清华大学“清微R...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