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南极洲发现来自远古超新星的尘埃

2019-09-06 08:06:3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在南极洲雪层中发现的宇宙尘埃,可能来自数百万前诞生的一颗超新星。这些宇宙尘埃经过星际旅行后,最终落在了地球的南极洲。科学家之所以有这种推测,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这种尘埃中含有Fe-60同位素,它通常由超新星爆发释放,但几乎不存在于地球上。

  为了收集这些太空尘埃,科学家分析了南极洲高海拔地区、德国科恩南极考察站附近超过500公斤的表层雪。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这块区域内的雪,被地球灰尘污染的可能性最小。

  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样品送到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实验室。他们将这些冰雪样品融化后,过滤并获得含有微量物质的太空灰尘颗粒。当科学家用量子加速器对这些灰尘中的粒子进行检测时,发现了罕见的Fe-60同位素——一种来自超新星的元素。

  太空中充满了超新星喷射或各种星体表面脱落的尘埃颗粒。目前,我们的太阳系正在穿越本地星际云团(LIC,巨大的太空尘埃云)。在地球上发现的这些星际云颗粒,或能让我们了解太阳和太阳系行星是如何与这些太空尘埃相互作用的。

  为了鉴定这些太空尘埃是否来源于遥远的超新星,科学家首先需要排除尘埃来源于太阳系的可能。从行星和其他星体上脱落的辐射性尘埃也会含有Fe-60同位素,但它们暴露在宇宙射线中时,还会产生另一种同位素Mn-53。研究人员将从南极洲采集的尘埃中Fe-60同位素和Mn-53同位素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n-53的含量很低,因此不可能来自行星或其他星体的脱落。

  那么,科学家又是如何知道尘埃中的Fe-60同位素,不是来自地球本身呢?当地球刚形成的时候,地表中确实含有很多的Fe-60同位素,但它们在漫长的时间里已经衰变完了。核弹测试也会产生Fe-60同位素,但通过大气循环达到南极洲的同位素量会远远低于检测到的结果。

  Fe-60同位素也可能由核反应堆产生;然而,核反应堆会产生的Fe-60同位素几乎微不足道,并且只会保留在反应堆中。而想要在南极洲检测到如此多的Fe-60,核反应的等级需要特别大。而研究表明,即使是2011年发生的福岛核电站重大核泄漏事件,也没有如此多的Fe-60同位素流入大气中。

  之前,科学家仅在远古海洋的沉积物中或来自太空的岩石中,发现过Fe-60同位素。最近,在一项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网页版的研究中,科学家表示,“这种同位素还存在于陨石或者月球上。当排除地球来源和可能的宇宙来源之后,我们可以认为第一次在南极洲发现的Fe-60同位素,来自于一颗数百万年前诞生的超新星。”这些来自恒星爆炸的古老痕迹,有望成为了解宇宙结构、演化的线索。(选自环球科学公众号 译文/石云雷)

?

  • 相关阅读
  • “掘金”个人数据不能为所欲为

      个人隐私数据收集必须有底线,“掘金”个人数据不能为所欲为。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窃取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利益驱动。如果只顾“掘金”,不提保护,虽有一时...

    时间:09-09
  • 柔性显示,“折叠”自由

      设想一下,如果手机、平板、电脑三合一,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由变大或变小,是不是很方便?这并非天方夜谭,得益于柔性显示技术的进步,这一梦想或将很快成为现实。   7月量产的京东方绵阳6代柔性AMOLED(...

    时间:09-09
  • 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

      “未来诊室”“智能学校”“政务大脑”“AI园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板块展示,为参观者送上了惊喜。   一面AI企业芯片集锦墙展示了7家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10款...

    时间:09-06
  • 三峡夷陵虫化石证明对称动物源自5.5亿年前

      对称、分节、运动……这些特征对大多数现代动物来说,已经成为它们的“标配”。弄清这些标志性特征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出现,对研究动物演化史意义重大。   9月4日,《自然》杂志刊发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时间:09-05
  • 首条高世代OLED生产线投产

      8月底,我国首条高世代OLED面板线——LG Display广州OLED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进的8.5代OLED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约460亿元,预计到2021年底实现产能9万片/月,年产值约200亿元。届时,以LG...

    时间:09-04
  • 上海发布AI行动方案

      在近日落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上海将聚焦实施7个专项行动,构建扎实的创新生态基础,到2021年,全力打响人...

    时间:09-03
  •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发布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9年版)》近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表示,按照3年修订一次的计划,2019年版《投资指南》是工业投资项目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

    时间:09-03
  • AI换脸的真正问题,在生物识别信息收集

      “逢脸造戏”的深度融合换脸技术概念,让一款名为ZAO的APP,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位列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和娱乐榜双第一,用户的火热追捧甚至让其服务一度宕机。但在其火爆网络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其中...

    时间:09-03
  • AI要做到像人一样机智,或许还需百年

      过独木桥、360度前滚翻、踢球进洞……由搭载强大算法的芯片控制的机器人,凭借自己的“大脑”而非人工遥控分析判断决定如何一步步跨越障碍。日前,在首届(2019)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上,清华大学“清微R...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