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AI换脸的真正问题,在生物识别信息收集

2019-09-03 09:02:50

来源: 新京报

  “逢脸造戏”的深度融合换脸技术概念,让一款名为ZAO的APP,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位列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和娱乐榜双第一,用户的火热追捧甚至让其服务一度宕机。但在其火爆网络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其中的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尤其受人关注。

  生物识别信息难为一般人所更改,所以被广泛用于身份认证、交易和支付环节,一旦泄露,势必给用户带来持久和难以消除的影响。

  对于火爆网络的ZAO,网络舆论集中关心的,是用户协议中似乎挺“霸道”的授权条款,涉及肖像权、著作权、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等。但我认为,该条虽撰写的质量糟糕,但并非没有先例,也不至于造成严重损害。据《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因此,该类条款在司法程序中被判无效的可能性极大。

  而ZAO如此安排用户协议的原因亦有苦衷,一方面是ZAO希望以用户协议方式将肖像权授权收于囊中,以免用户维权;另一方面是建立其对相关数据的合法权益的护城河,以应对互联网友商抓取数据、复制商业模式的不正当竞争,这点其实是更重要的。

  8月31日晚,争议之下的ZAO,修改了此前的用户协议,增加了“特别提示”指出,用户上传的短视频和人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在ZAO上。用户可以依据ZAO的平台规则撤回或删除上述内容,而在用户撤回或删除后,ZAO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服务器上予以删除。

  ZAO当前的模式在著作权层面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其首页推荐的经典影视作品片段或明星动图,如果未经授权,则直接侵害了相关主体的著作权(明星亦可主张肖像权);虽然是用户上传并制作成的相关视频或动图,但ZAO依然有可能因未尽审核义务,而被认定为帮助侵权。

  但著作权问题并非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的致命障碍,只要能快速发展,通过商业合作不难解决该问题,或通过事先采购,或通过诉讼。总之,这只是钱的问题。

  实际上,落在用户身上真正的风险,是用户一旦提供或让渡,即可能完全失控的“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问题。ZAO收集的静态和动态的脸像即是典型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其与指纹和虹膜同属敏感的个人生理特征信息。正因为其难为一般人所更改,所以被广泛用于身份认证、交易和支付环节,如该信息一旦泄露,势必给用户带来持久和难以消除的影响。公众担心的“换脸”软件威胁支付安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大家也应还没忘记,四年前,两大国内科技企业关于用户指纹搜集所产生的争议。其时,人脸识别和支付尚未普及,指纹是用户登录和移动支付领域最为重要的应用客体。这两家企业对用户指纹数据的采集、存储位置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歧,引发不少争论。

  斗转星移不过数年,当一个纯粹娱乐应用的场景可以随意收集用户脸像的生物识别信息时,人们不禁要捏一把汗:当用户为了一时戏仿的欢愉,手指轻触、随着摄像头的启动,潘多拉的盒子也同时开启。

  政策与监管都有滞后性,企业有囿于竞争而急于开辟新战场的压力,也有基于在大数据时代快速收集数据的冲动,若单方面期望其能持保守立场和克制冲动恐过于乐观。但无论是监管层、媒体还是法律人,都有义务告知用户,其为了短暂娱乐所交出的生物识别信息可能带来的巨大灾难。

  □林蔚(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主任)

  • 相关阅读
  • 哈勃常数又出新值让宇宙年轻二十多亿岁

      宇宙“芳龄”几何?这个亘古难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计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数,得到的宇宙年龄为114亿岁,比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137亿岁年轻20多亿...

    时间:09-17
  • 无锡物联网十年: 从“无人区”到“新高地”

      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全国首个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全国首个高标准全光网城市、全国首个IPv6规模商用网络、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示范城市,人们印象中出产太湖三白,自...

    时间:09-17
  • “5G高新视频”来了

      近日,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及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该园区也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全国布局的首个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作为一个新概念,“5G高新视频”在“2019青岛国际影...

    时间:09-16
  • 互动体验是提高科普率的催化剂

      亲眼目睹“地球”上一场大气风暴,远程为蔬菜施肥,在机器人实验室看最新人工智能成果……第九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日前在北京科学中心开幕,372项科学体验项目整装列队,迎来了大批爱“玩”科技的孩子们。(9月...

    时间:09-16
  • 苍蝇比你反应快,或因看世界的方法更简单

      我们拍苍蝇的时候,苍蝇会非常迅速地飞走,你知道苍蝇是怎么看到威胁并迅速做出反应的吗?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了新型仿生复眼视觉系统,通过对复眼结构及探测方法等多...

    时间:09-16
  • “AI医生出道”——“智慧医疗”让看病更简单

      新华社长沙9月12日电(记者帅才)借助大数据和超级算法,医疗与技术深度融合,“AI医生”(人工智能医生)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为群众就医带来了更多便利,为疾病诊断提供支持。这是记者从近日在长沙举办的世...

    时间:09-13
  • 70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从零“飞”到300+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陈芳、胡喆)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人们或趴在窗前、或等在旷野,凝视头顶的夜空,聆听来自宇宙的那曲《东方红》。那时,航天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是个遥...

    时间:09-13
  • 帮初创企业跨过芯片研发资金门槛

      近日,在2019全球创投峰会集成电路和光电芯片论坛上,由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大西安产业引导基金、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联合出资的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宣布完成募资...

    时间:09-12
  • 北斗快速辅助定位系统用户已突破3亿

      记者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工业集团)11日召开的2019年科技工作会议获悉,该集团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的“全国一张网”和“一个服务平台”,实时动态亚米级服务已覆盖...

    时间:09-12
  •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规矩不可少

      近日,两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关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第一件是一款视频编辑软件在社交媒体刷屏。该软件可以方便、快速地将视频中人物换为用户上传的任意人的脸。实际上,这种视频换脸很早以前利用专业视...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