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上海发布AI行动方案

2019-09-03 09:55:59

来源: 科技日报

  在近日落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上海将聚焦实施7个专项行动,构建扎实的创新生态基础,到2021年,全力打响人工智能“一流创新生态”标志性品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行动方案》将开展七大行动。第一行动是建设四+X融合创新载体,将以国家级试验区先导区为依托,重点发展浦东张江、临港新片区、徐汇滨江和闵行马桥4个产业集聚区,各区域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创新载体。

  第二行动是建设枢纽型创新平台,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立10个重点联合实验室,形成“算法、数据、场景”一体化开发者社区;布局1—2家市级功能型平台,建设10家市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支持新兴芯片企业参与算力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一流AI芯片高地。

  第三行动是建设15个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多要素聚集的训练场。第四行动是建设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力争三年使人才规模翻一番,达到20万人,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团队。第五行动是全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对例如“上海市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的重大专项项目,按项目投资额30%予以支持,最高支持额2000万元。第六行动是建立运作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首期100亿元,以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形成1000亿元基金群。第七行动是构建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形成若干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率先构建人工智能治理制度体系,发布《人工智能与法治》蓝皮书。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在补助方面,给予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15%所得税优惠;符合条件的创新产品30%上限补贴;符合条件的创新个人50万元最高奖励;符合条件的创新活动200万元最高扶持。(记者王春)

  

  • 相关阅读
  • 共享停车亟待破坎前行

      这段时间,全国不少地方频频探索共享停车的实招、妙招,随着共享停车市场扩大,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部分地区的鼓励政策尚未完全落地,业主和物业对使用安全仍有较大忧虑,缺乏规模甚至让一些地区的共享...

    时间:09-18
  • 硬核科技显实力 国之重器增底气 ——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部展区速记

      科技日报上海9月17日电 侯树文 本报记者 王 春 机器人核心器件谐波减速器寿命超过3万小时;碳纤维技术车身,可灵活编组的下一代地铁;山岭隧道“穿山甲”TBM硬岩掘进机,实现最高日进尺86.5米的世界之最……...

    时间:09-18
  • 哈勃常数又出新值让宇宙年轻二十多亿岁

      宇宙“芳龄”几何?这个亘古难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计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数,得到的宇宙年龄为114亿岁,比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137亿岁年轻20多亿...

    时间:09-17
  • 无锡物联网十年: 从“无人区”到“新高地”

      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全国首个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全国首个高标准全光网城市、全国首个IPv6规模商用网络、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示范城市,人们印象中出产太湖三白,自...

    时间:09-17
  • “5G高新视频”来了

      近日,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及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该园区也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全国布局的首个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作为一个新概念,“5G高新视频”在“2019青岛国际影...

    时间:09-16
  • 互动体验是提高科普率的催化剂

      亲眼目睹“地球”上一场大气风暴,远程为蔬菜施肥,在机器人实验室看最新人工智能成果……第九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日前在北京科学中心开幕,372项科学体验项目整装列队,迎来了大批爱“玩”科技的孩子们。(9月...

    时间:09-16
  • 苍蝇比你反应快,或因看世界的方法更简单

      我们拍苍蝇的时候,苍蝇会非常迅速地飞走,你知道苍蝇是怎么看到威胁并迅速做出反应的吗?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了新型仿生复眼视觉系统,通过对复眼结构及探测方法等多...

    时间:09-16
  • “AI医生出道”——“智慧医疗”让看病更简单

      新华社长沙9月12日电(记者帅才)借助大数据和超级算法,医疗与技术深度融合,“AI医生”(人工智能医生)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为群众就医带来了更多便利,为疾病诊断提供支持。这是记者从近日在长沙举办的世...

    时间:09-13
  • 70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从零“飞”到300+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陈芳、胡喆)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人们或趴在窗前、或等在旷野,凝视头顶的夜空,聆听来自宇宙的那曲《东方红》。那时,航天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是个遥...

    时间:09-13
  • 帮初创企业跨过芯片研发资金门槛

      近日,在2019全球创投峰会集成电路和光电芯片论坛上,由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大西安产业引导基金、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联合出资的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宣布完成募资...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