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成果“联姻”企业,这个“鹊桥”该咋搭

2019-11-22 07:43:19

来源: 科技日报

  悬赏1.8亿元求解技术难题的背后——

  成果“联姻”企业,这个“鹊桥”该咋搭

  如何满足企业对技术的渴求、怎样实现技术走向产业化的迫切愿望、怎样做技术成果转化才能畅通无阻……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新时代背景下,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不久前召开的江苏省第七届产学研合作大会上,参会企业就创新研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公开向社会“悬赏”征集解决方案,500多家企业针对169项技术难题“开价”1.8亿元。

  “1.8亿元求解技术难题,既给了科研工作者信心,也为他们提供了研究方向,单从现象来看,这是好事。但是现象背后,有更值得思考的东西:如何满足企业对技术的渴求、怎样实现技术走向产业化的迫切愿望、怎样做技术成果转化才能畅通无阻……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新时代背景下,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内蒙古技术成果交易平台负责人、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韩勇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技术评价是成果转化的前提

  10年前,中国技术交易所正式成立,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搭建起技术交易平台、成立技术交易所,使得我国的技术交易、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活了起来。

  “‘技术评价’是技术交易的前提,这一概念于1966年在西方国家被首次提出,明显早于我国对此的研究。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过程中,准确的技术评价是整个转化和交易过程的基础,影响其质量的高低、决定其成败。”韩勇说:“广义来讲,技术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评估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二是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评估出该项技术较为准确的价值,即交易价格。”

  国内某电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贺峰告诉记者:“我们手中的技术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技术评价是一大困难,技术在小试、中试过程中没有问题,但是能不能达产,就需要有技术需求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检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显然,技术持有人没有这样的实力。”

  韩勇认为,综合评估一项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生产可行性和具体价格,技术持有人做不到,大多数企业也同样难以做到。“当企业拿到一项新技术的可行性报告时,无疑都是兴奋的,但是没有多少企业会砸下巨资在没有任何帮助的前提下,仅凭自己来检验技术的可行性、确定技术的价格,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韩勇说,以政府行为引导建立健全技术交易平台和技术交易所的技术评价体系、完善其技术评价功能,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别因信息不对称让技术与需求擦肩

  2017年,北方某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攻克了某植物多糖提取技术并制备出成品,用实践证明了这种多糖具备延缓动物细胞衰老的理论,而提出这一理论的西方科学家,此前不久刚刚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奖。以此来看,这项技术不可谓不先进,而现在,这一技术成果仍未走向市场。

  “技术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标准不对称,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韩勇评价说:“江苏出现数百家企业同时拿出技术‘悬赏’,从某种程度上说,原因也在于此。”

  对于“不对称”,韩勇列举说,一是需求信息不对称——技术持有人拿着技术找不到转化渠道,企业有技术需求却不知技术在哪里。二是目标不对称——技术研发一方更重视技术含量,企业一方则更注重经济效益。

  韩勇表示,消除这种不对称,还要从交易平台着手。充分依靠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大数据资源,让交易平台在线上线下同时发挥作用,将技术的对接需求和企业对技术的需求连入大数据库,让供求信息和技术成果转化路径一目了然。

  “充分依托大数据、用好大数据是必行之路,技术的对比识别都可以在数据库中完成,迅速将供求双方标准进行匹配。”韩勇说。

  此外,他建议,企业可以公开向社会发布技术需求,而技术研发机构也可以向企业展示成果。政府应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事业单位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发布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目录。

  以完善的制度解决交易的后顾之忧

  “综合来看,我国的技术交易市场尚不完善,除了评价机制和供需矛盾,还存在技术成果转化交易成本高、转化交易专业从业人员少、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不明晰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国家、地方的相关部门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来实现交易转化路径的优化。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完善,不是完善某一个平台或某一个交易所,而是一种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完善。”韩勇说。

  他认为,完善适应新经济新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发释放创新创业动力与活力是搭好技术成果与技术需求这座“鹊桥”的必要手段。要加强对技术转移过程中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优化专利审查流程,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还应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完善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扭转唯论文、唯学历的评价导向;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工作的科研人员,加大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把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科研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履行成果定价决策职责、科技管理人员履行项目立项与管理职责,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勤勉尽责政策,形成敢于转化、愿意转化的良好氛围,消除技术成果转化的后顾之忧;将技术转移信用记录纳入科研诚信体系,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市场环境。

  “有了平台和交易所,并不意味着有了完善的服务制度,所以,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和技术交易所还应深入探索建立技术交易减免税联网申报机制,优化技术交易减免税流程,健全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特点,优化相关资产评估管理流程,探索通过公示等方式简化备案程序,并逐步实现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韩勇说。(记者 张景阳)

  • 相关阅读
  • “双11”热闹背后的“数据力”

      热热闹闹的“双11”过去了,一系列破纪录的销售成绩背后是供给侧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正在消费创新领域兴起。随着数字消费门槛的降低、线上线下的多元融合,数据效能的有力释放正在改变新...

    时间:11-22
  • 5G已来 6G也开始“探路”了

      世界5G大会正在北京召开。业内专家在畅谈5G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下一代网络技术——6G。   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5G商用刚刚开始,预期6G的商用可能在大约10年以后。目前业内对6G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应用...

    时间:11-22
  • 迄今最详细宇宙模型建成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最近创建了迄今最详细的大尺度宇宙模型TNG50。这一虚拟宇宙“芳龄”约138亿岁、宽约2.3亿光年,包含数万个正处于演化中的星系,星系的细节程度与单星系模型中的相当。该模型跟踪了200多亿个...

    时间:11-22
  • 新型“虚拟现实皮肤”能传递触觉

      新型“虚拟现实皮肤”能传递触觉   可用于社交媒体、假肢控制和电子游戏   据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工程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可通信、可覆盖皮肤表面的无线触敏界面。这个装置通过...

    时间:11-22
  • 买前不说、无法关闭、“威胁”涨价——“绑架”消费者,智能电视“开机广告依赖症”咋治

      新华社南京11月20日电题:买前不说、无法关闭、“威胁”涨价——“绑架”消费者,智能电视“开机广告依赖症”咋治   新华社记者郑生竹、潘晔、杨洋   伴随智能电视走进千家万户,长短不一、预先植入、无...

    时间:11-21
  • “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上线

      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20日正式上线。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全新打造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媒...

    时间:11-21
  • 网络募捐莫成骗捐

      让网络募捐全程都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网络捐助模式才能行稳致远   近日,一起因网络众筹求助引发的诉讼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筹款发起人隐瞒名下财产和其...

    时间:11-21
  • 智能型复兴号将于年底投入运营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1月20日,由国铁集团所属企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举行。据介绍,京张高铁将在...

    时间:11-21
  • 未来终端 带来指尖上的飞跃

      汽车挡风玻璃当屏幕,空中飘浮的三维图像用手指操控,平板电脑折叠进火柴盒……这些看似遥远的科幻级应用,可能会随着5G技术的普及加速到来。11月20日,世界5G大会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国际研讨会召开。《初探B5...

    时间:1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