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聚焦高端科技 展开“海洋攻势”

2019-12-24 08:11:37

来源: 经济日报

  青岛蓝谷立足建设国际海洋创新高地,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了从海洋研发到成果孵化,再到技术交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圈,海洋产业优势不断凸显。

  位于山东青岛市鳌山湾畔的青岛蓝谷,目前聚集了一大批海洋科研院所、科技人才队伍,孵化出众多海洋科技企业,不断打造开放创新合作平台,为海洋科技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汇聚国之重器

  2019年4月,有海洋科技“航母”之称的大洋钻探船建设项目在蓝谷获批立项,该项目瞄准国际前沿,规划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万米钻采船,将成为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与大洋科学研究的“大国重器”。

  除了这个项目,青岛蓝谷还汇聚了众多海洋领域的国之重器,代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正逐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科技发展的领跑者。

  中国海洋领域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跻身世界前列的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唯一、世界上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等为代表的20余个“国字号”科研平台,20余所高校院所,500余家科技型企业,初步形成了从海洋研发到成果孵化,再到技术交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圈。

  青岛蓝谷依托创新生态,开展重大科研攻关,结出累累硕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下潜7000米,是当今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深海运载器;自主研发的“海燕”万米级水下滑翔机在全球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深远海科考船队实现27条大型科考船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的船时(潜次)共享,顺利执行了185项科学任务……

  搭建合作平台

  今年9月24日,2019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在青岛蓝谷启幕,来自全球500余家企业参展,9000余家专业采购商、逾3万人次洽谈、参观。该展会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在青岛蓝谷连续举办4届。

  青岛蓝谷立足高端科技,突出海洋特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打造了“国际海洋峰会品牌”,建立全球海洋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计划)领导人交流沟通机制,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汇聚了全球24个国家的101家海洋科研院所与5个国际组织共150多位负责人及代表参会。

  青岛蓝谷还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和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加强与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青岛蓝谷成立斯坦福青岛研究院,将斯坦福国际研究院的精英团队引入蓝谷,引进、培育国内外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及具有市场潜力的初创项目。

  厚植人才优势

  当地时间8月22日上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发布2019年度AGU各大奖项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获得AGU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成为AGU历史上首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并被授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

  随着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在蓝谷落户,蓝谷成为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区。青岛蓝谷累计引进院士70余人,引进各类人才5800余人。

  青岛蓝谷聚焦海洋高新特色,充分发挥蓝谷涉海类人才集聚优势,鼓励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构建精英人才体系。入驻蓝谷的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中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入驻蓝谷院士之家;园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近几年快速发展,创始人于敬东被评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引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人才集聚,蓝谷人才、产业呈现“双螺旋”上升趋势。

  如今,青岛蓝谷呈现出“海洋+”创新要素,“国字号”“中字号”科研项目,名牌院校,涉海精英人才等优势要素快速集聚的良好态势。

  “青岛蓝谷将聚焦‘海洋攻势’,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切实发挥蓝谷海洋科技和产业优势,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双招双引水平,把蓝谷打造成青岛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创新的示范区、转型的引领区,打造成国际海洋创新高地。”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肖焰恒说。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力争明年底地级市5G全覆盖

      23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治理能力,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   会议明确,明年要优化提升网络供...

    时间:12-24
  • 网络盲道,打开新“视”界

      除了推拿按摩,视力障碍人群还能做什么工作?答案越来越多样:盲文校对、教师甚至程序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可以通过读屏软件使用电脑和手机,进而了解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丰富娱乐...

    时间:12-24
  • 出入境证件电子信息识读认证软件发布上线

      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证件电子信息识读认证软件日前正式发布上线。机构用户可自行在https://szrz.nia.gov.cn/download/下载认证软件,经授权后进行出入境证件电子信息识读和认证。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

    时间:12-24
  • 飞腾国产处理器聚焦行业生态体系建设

      近日,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主题论坛,汇聚来自全国的2500余位院士专家、行业协会和软硬件厂商等,共同探讨加快推动国产处理器优化升级和生态体系建设。论坛上发布的《飞腾安全架构规范PS...

    时间:12-24
  • 混合动力从地面走向天空

      提起绿色出行,人们可能很少会联想到飞机。事实上,航空业对于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全球航班数量快速增长,航空业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命题。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兼具燃油车与电动车的...

    时间:12-24
  • 在线视频平台应更好保障用户知情权

      付费超前点播所遇到的最大非议是“与宣传不符”,这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视频平台有责任将会员可享受的各项权利告知用户,以更好保障用户知情权   付费超前点播反映了在内容制作、版权采购等成本居高不下的...

    时间:12-24
  • 机器人产业企稳回升

      机器人产业或将迎来拐点。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6080台,同比增长4.3%,这是继2018年9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开始陷入负增长后,连续两个月回正。专家表示,受到汽车产...

    时间:12-24
  • 让科学“跑赢”科学流言

      5G基站、中国高铁辐射大,对人体有害?电子烟无毒无害,还可帮助戒烟?饥饿能够“饿死”癌细胞?近视能够治愈……经常刷微博、看小视频或逛朋友圈的人,或多或少都与这些“科学”流言见过面。其或冠以“重大...

    时间:12-24
  • “太空摆渡车”助力航天新征程

      2019年12月16日,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配远征一号,以“一箭双星”的形式将两颗北斗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北斗三号工...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