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聚焦高端科技 展开“海洋攻势”

2019-12-24 08:11:37

来源: 经济日报

  青岛蓝谷立足建设国际海洋创新高地,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了从海洋研发到成果孵化,再到技术交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圈,海洋产业优势不断凸显。

  位于山东青岛市鳌山湾畔的青岛蓝谷,目前聚集了一大批海洋科研院所、科技人才队伍,孵化出众多海洋科技企业,不断打造开放创新合作平台,为海洋科技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汇聚国之重器

  2019年4月,有海洋科技“航母”之称的大洋钻探船建设项目在蓝谷获批立项,该项目瞄准国际前沿,规划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万米钻采船,将成为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与大洋科学研究的“大国重器”。

  除了这个项目,青岛蓝谷还汇聚了众多海洋领域的国之重器,代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正逐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科技发展的领跑者。

  中国海洋领域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跻身世界前列的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唯一、世界上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等为代表的20余个“国字号”科研平台,20余所高校院所,500余家科技型企业,初步形成了从海洋研发到成果孵化,再到技术交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圈。

  青岛蓝谷依托创新生态,开展重大科研攻关,结出累累硕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下潜7000米,是当今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深海运载器;自主研发的“海燕”万米级水下滑翔机在全球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深远海科考船队实现27条大型科考船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的船时(潜次)共享,顺利执行了185项科学任务……

  搭建合作平台

  今年9月24日,2019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在青岛蓝谷启幕,来自全球500余家企业参展,9000余家专业采购商、逾3万人次洽谈、参观。该展会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在青岛蓝谷连续举办4届。

  青岛蓝谷立足高端科技,突出海洋特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打造了“国际海洋峰会品牌”,建立全球海洋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计划)领导人交流沟通机制,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汇聚了全球24个国家的101家海洋科研院所与5个国际组织共150多位负责人及代表参会。

  青岛蓝谷还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和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加强与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青岛蓝谷成立斯坦福青岛研究院,将斯坦福国际研究院的精英团队引入蓝谷,引进、培育国内外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及具有市场潜力的初创项目。

  厚植人才优势

  当地时间8月22日上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发布2019年度AGU各大奖项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获得AGU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成为AGU历史上首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并被授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

  随着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在蓝谷落户,蓝谷成为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区。青岛蓝谷累计引进院士70余人,引进各类人才5800余人。

  青岛蓝谷聚焦海洋高新特色,充分发挥蓝谷涉海类人才集聚优势,鼓励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构建精英人才体系。入驻蓝谷的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中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入驻蓝谷院士之家;园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近几年快速发展,创始人于敬东被评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引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人才集聚,蓝谷人才、产业呈现“双螺旋”上升趋势。

  如今,青岛蓝谷呈现出“海洋+”创新要素,“国字号”“中字号”科研项目,名牌院校,涉海精英人才等优势要素快速集聚的良好态势。

  “青岛蓝谷将聚焦‘海洋攻势’,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切实发挥蓝谷海洋科技和产业优势,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双招双引水平,把蓝谷打造成青岛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创新的示范区、转型的引领区,打造成国际海洋创新高地。”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肖焰恒说。

  • 相关阅读
  • “长五”复出背后的 强大精神力量

      似一条喷火的巨龙,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腾空而起,冲向浩瀚的太空,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五”划过天际的光芒,是航天精神在熠熠生辉。   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

    时间:12-30
  • 卫星乘火箭也需磨合期

      12月27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经过2220秒的太空旅行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或许有人不知道,为了这半个多小时的携手同行,卫星和火箭也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磨合期,相...

    时间:12-30
  • 《自然》今年十佳论文两项出自上海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评选出了2019年度十篇杰出论文,中国科学家入围三篇,由上海科学家主导的两项成果位列其中,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找到“亨廷顿病”关键  ...

    时间:12-30
  • 直播经济:不应放任无节制的打赏

      ■王钟的   粉丝李某一年来给做网络主播的金某刷了9万多元礼物。可当他上门见面时,却遭到金某的冷漠对待。于是,他决定报复女主播,殴打致其手指骨折。不久前,黑龙江依安警方披露了上述案件,犯罪嫌疑人...

    时间:12-30
  • 用户担心“闲聊”APP无法提现

      近日,“闲聊”APP因涉嫌帮助网络赌博遭浙江舟山警方调查。27日,软件开发商深圳小水滴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水滴公司”)回应称,因协助警方调查,目前暂无法为平台用户、供应商提供提现服务,但...

    时间:12-30
  • 过度依赖面板产业或成TCL“软肋”

      有消息称,面板厂明年首季报价或要涨到现金成本之上。这意味着,主流规格电视面板全面上涨。TCL集团最重要的大尺寸面板产品是32英寸和55英寸,对于其是否计划将大尺寸面板产品大幅涨价,TCL集团24日回应称,...

    时间:12-27
  • 1.3万座玻璃幕墙建筑“一网统管”

      上海是世界上拥有幕墙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今年起,全市1.3万座幕墙建筑将逐步拥有“个人档案”,在线实时监控,预计明年实现全覆盖。除幕墙建筑外,还有11项应用场景可在线连接,逐步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时间:12-27
  • 广东省三大运营商共转出近5万户

     26日,记者从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士最新获悉,截至12月25日,三家运营商累计携出49524户,授权码发放量71100户。“我们在持续提升携转数量,同时不断提升携转质量。”   记者了解到,对于携号转网的用户来...

    时间:12-27
  • 5G手机年底密集发布 手机厂商明年全面押注5G

      近日,包括OPPO、华为、小米在内的多个手机厂商均选择在本月发布5G手机。记者了解到,5G手机已成为手机厂商明年的主要策略。目前临近年末,有机构预计今年手机行业出货量仍将处于下滑状态,而其中唯一快速增...

    时间:12-27
  • APP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事件频发 保护个人信息有窍门

      今年以来,APP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风险事件频发,引发关注。其中,金融类APP的风险事件,不仅关系个人信息安全,还涉及个人金融资产安全,更需当心。在手机不离身的情况下,如何防止不法APP通过手机窃取个...

    时间:1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