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超弹性抗疲劳碳纳米纤维气凝胶研制成功

2019-12-24 08:06:46

来源: 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研究团队与梁海伟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热解化学控制,将结构生物材料热转化为石墨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其完美地继承了细菌纤维素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结构,具有显著的热机械性能,并实现了大规模合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上。

  具有超弹性和抗疲劳性的轻质可压缩材料,是航空航天、机械缓冲、能量阻尼和软机器人等领域的理想材料。许多低密度的聚合物泡沫是高度可压缩的,在重复使用时往往易疲劳,并在聚合物玻璃化转变和熔融温度附近发生超弹性退化。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虽具有固有的超弹性和热机械稳定性,但涉及的复杂设备和制备过程使其只能制备毫米级尺寸的材料。另一方面,大自然中从几亿年进化而来的复杂层次结构生物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它们是纯有机或有机/无机复合结构,通常只适合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因此,将这些非热稳定的结构生物材料转化为具有固有层次结构的热稳定石墨材料,有望创造出热力学稳定的材料。

  该团队发展了一种利用无机盐对细菌纤维素进行热解化学调控方法,实现了大规模合成、形态保留的碳化新工艺,研制的碳纳米纤维气凝胶较好地继承了细菌纤维素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结构,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不随温度改变的超弹性和抗疲劳性能。由于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机械性能并可实现宏量制备,在诸多领域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适合极端条件下的机械缓冲、压力传感、能量阻尼及航天太阳能电池等。

  • 相关阅读
  • “长五”复出背后的 强大精神力量

      似一条喷火的巨龙,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腾空而起,冲向浩瀚的太空,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五”划过天际的光芒,是航天精神在熠熠生辉。   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

    时间:12-30
  • 卫星乘火箭也需磨合期

      12月27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经过2220秒的太空旅行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或许有人不知道,为了这半个多小时的携手同行,卫星和火箭也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磨合期,相...

    时间:12-30
  • 《自然》今年十佳论文两项出自上海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评选出了2019年度十篇杰出论文,中国科学家入围三篇,由上海科学家主导的两项成果位列其中,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找到“亨廷顿病”关键  ...

    时间:12-30
  • 直播经济:不应放任无节制的打赏

      ■王钟的   粉丝李某一年来给做网络主播的金某刷了9万多元礼物。可当他上门见面时,却遭到金某的冷漠对待。于是,他决定报复女主播,殴打致其手指骨折。不久前,黑龙江依安警方披露了上述案件,犯罪嫌疑人...

    时间:12-30
  • 用户担心“闲聊”APP无法提现

      近日,“闲聊”APP因涉嫌帮助网络赌博遭浙江舟山警方调查。27日,软件开发商深圳小水滴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水滴公司”)回应称,因协助警方调查,目前暂无法为平台用户、供应商提供提现服务,但...

    时间:12-30
  • 过度依赖面板产业或成TCL“软肋”

      有消息称,面板厂明年首季报价或要涨到现金成本之上。这意味着,主流规格电视面板全面上涨。TCL集团最重要的大尺寸面板产品是32英寸和55英寸,对于其是否计划将大尺寸面板产品大幅涨价,TCL集团24日回应称,...

    时间:12-27
  • 1.3万座玻璃幕墙建筑“一网统管”

      上海是世界上拥有幕墙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今年起,全市1.3万座幕墙建筑将逐步拥有“个人档案”,在线实时监控,预计明年实现全覆盖。除幕墙建筑外,还有11项应用场景可在线连接,逐步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时间:12-27
  • 广东省三大运营商共转出近5万户

     26日,记者从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士最新获悉,截至12月25日,三家运营商累计携出49524户,授权码发放量71100户。“我们在持续提升携转数量,同时不断提升携转质量。”   记者了解到,对于携号转网的用户来...

    时间:12-27
  • 5G手机年底密集发布 手机厂商明年全面押注5G

      近日,包括OPPO、华为、小米在内的多个手机厂商均选择在本月发布5G手机。记者了解到,5G手机已成为手机厂商明年的主要策略。目前临近年末,有机构预计今年手机行业出货量仍将处于下滑状态,而其中唯一快速增...

    时间:12-27
  • APP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事件频发 保护个人信息有窍门

      今年以来,APP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风险事件频发,引发关注。其中,金融类APP的风险事件,不仅关系个人信息安全,还涉及个人金融资产安全,更需当心。在手机不离身的情况下,如何防止不法APP通过手机窃取个...

    时间:1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