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三艘远望号船布阵大洋,静待“胖五”飞天

2019-12-26 08:22:14

来源: 科技日报

  记者25日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获悉,承担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3号、5号、7号船,在奔赴任务预定海区途中,顺利完成三船间测控、通信联调演练,全面检验各类设备参试状态。

  据了解,被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三火箭计划于12月底前后择机实施飞行试验任务,根据任务统一安排,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3艘测量船,将部署在太平洋指定海域。这是“远3”“远5”“远7”首次“三方合作”,将接力完成海上测控任务。

  海上航行途中,远望号船加强值班了望和气象观测预报,提前做好大风浪航行准备,及时调整航线规避台风,确保了船舶安全。同时,岗位人员扎实开展任务文书学习、技术交流对话和任务异同点分析,组织船姿船位、备用船位等多项应急预案演练,有效增强了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相关负责人介绍,3艘船抵达预定海区后,将听令参加任务前的最后一次模拟综合演练。目前,参试设备性能稳定、状态良好,全体科技人员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据悉,3艘远望号测量船从11月初先后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圆满完成了2次北斗三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和1次高分十二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圆满完成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海上测控任务后,远望5号、远望7号将返回祖国,这也标志着两船今年海上测控任务画上圆满句号。远望3号船将继续执行后续卫星发射的测控任务。(高超 记者张强)

  • 相关阅读
  • “长五”复出背后的 强大精神力量

      似一条喷火的巨龙,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腾空而起,冲向浩瀚的太空,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五”划过天际的光芒,是航天精神在熠熠生辉。   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

    时间:12-30
  • 卫星乘火箭也需磨合期

      12月27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经过2220秒的太空旅行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或许有人不知道,为了这半个多小时的携手同行,卫星和火箭也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磨合期,相...

    时间:12-30
  • 《自然》今年十佳论文两项出自上海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评选出了2019年度十篇杰出论文,中国科学家入围三篇,由上海科学家主导的两项成果位列其中,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找到“亨廷顿病”关键  ...

    时间:12-30
  • 直播经济:不应放任无节制的打赏

      ■王钟的   粉丝李某一年来给做网络主播的金某刷了9万多元礼物。可当他上门见面时,却遭到金某的冷漠对待。于是,他决定报复女主播,殴打致其手指骨折。不久前,黑龙江依安警方披露了上述案件,犯罪嫌疑人...

    时间:12-30
  • 用户担心“闲聊”APP无法提现

      近日,“闲聊”APP因涉嫌帮助网络赌博遭浙江舟山警方调查。27日,软件开发商深圳小水滴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水滴公司”)回应称,因协助警方调查,目前暂无法为平台用户、供应商提供提现服务,但...

    时间:12-30
  • 过度依赖面板产业或成TCL“软肋”

      有消息称,面板厂明年首季报价或要涨到现金成本之上。这意味着,主流规格电视面板全面上涨。TCL集团最重要的大尺寸面板产品是32英寸和55英寸,对于其是否计划将大尺寸面板产品大幅涨价,TCL集团24日回应称,...

    时间:12-27
  • 1.3万座玻璃幕墙建筑“一网统管”

      上海是世界上拥有幕墙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今年起,全市1.3万座幕墙建筑将逐步拥有“个人档案”,在线实时监控,预计明年实现全覆盖。除幕墙建筑外,还有11项应用场景可在线连接,逐步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时间:12-27
  • 广东省三大运营商共转出近5万户

     26日,记者从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士最新获悉,截至12月25日,三家运营商累计携出49524户,授权码发放量71100户。“我们在持续提升携转数量,同时不断提升携转质量。”   记者了解到,对于携号转网的用户来...

    时间:12-27
  • 5G手机年底密集发布 手机厂商明年全面押注5G

      近日,包括OPPO、华为、小米在内的多个手机厂商均选择在本月发布5G手机。记者了解到,5G手机已成为手机厂商明年的主要策略。目前临近年末,有机构预计今年手机行业出货量仍将处于下滑状态,而其中唯一快速增...

    时间:12-27
  • APP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事件频发 保护个人信息有窍门

      今年以来,APP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风险事件频发,引发关注。其中,金融类APP的风险事件,不仅关系个人信息安全,还涉及个人金融资产安全,更需当心。在手机不离身的情况下,如何防止不法APP通过手机窃取个...

    时间:1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