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喜马拉雅随笔:尼泊尔西塞提历险记

喜马拉雅随笔:尼泊尔西塞提历险记

2014-12-14 12:1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加德满都12月14日电 题:尼泊尔西塞提历险记

  中新社记者 符永康

  一条独木桥般窄窄的小道在山间若隐若现,一侧是杂草丛生的峭壁,另一侧是数百米深的山崖,7位来自中国的工程考察人员缓慢地挪步前行。山崖之下,西塞提河湍急的水流不断发出哗哗的响声。

  这一幕近日发生在“高山之国”尼泊尔的西部山区多蒂县。中国专家们与当地工程师、官方代表等前往考察地形、地貌和施工条件,中新社记者随行经历了一次惊险的“山崖之旅”。

  尼泊尔远西地区重镇当戈蒂(Dhangadhi)距离首都加德满都约700公里。从当地机场驱车7个多小时才到达考察地区,沿途由千枚岩形成的道路坑坑洼洼,遇水成泥、见风成尘,艰险地段须更换四驱越野车才能继续前行。不久前,当地曾有一辆客车翻入山崖导致30人遇难。

  不过,这样的道路很快便令考察团“怀念”。车辆只能行至半山腰,一行人开始下车徒步前行,翻山越岭八九个小时,考验着每个人的体力。

  在察看过一处工程选址之后,随行的尼泊尔向导把考察团队带上了一条山崖小道,几乎每一个落脚点都只比脚掌略宽几公分,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数百米深的山谷。

  “前面树枝不能抓!”

  “右边草丛是空的!”

  “这块石头有青苔,当心滑!”队伍中不时有人发出提醒。

  一位有恐高症的“60后”专家说,这是他走过道路中最危险的一段。根据野外考察的安全原则,坡度超过45度的道路已不可行走。但是当考察团一行人幸运地走过独木桥似的小道后,发现眼前的陡壁已超过70度,脚下踩落的滚石在山间发出隆隆的声响。

  天色渐渐暗下,考察团队被困在一处塌方形成的坡道上。尼泊尔向导承认,他只是凭着四五年前一次行走的经验带路,原本想“抄近道”节省时间,不料却使众人陷入险境。在有“高山王国”之称的尼泊尔,徒步者在野外失联已非新鲜事儿,一些国家驻尼使馆门口常年张贴着寻人启事。

  直升机救援?涉水过河?考察团队经过一番讨论,决定赶在天黑之前原路返回,由于来时的山崖小道可能被露水打湿,重走一次的风险不言而喻。手机没有信号,对讲机开始缺电,一行人也只能原路赶回。

  当考察团十余人趁着月光终于平安下山时,大家不由自主鼓起掌。除了两名尼泊尔工程师腿部受伤、一位中国专家背部遭石块撞击外,一行人悉数涉险“过关”。走过惊心的旅程,众人甚至无力再批评向导的过错。

  一间四处漏风的小屋,墙角垒着鸡窝,被褥是四处借来,考察团的专家们在夜幕下寻到一处借宿,谈起一路惊险还是心有余悸。

  为推进尼泊尔政府和民众期盼已久的西塞提水电站建设,中国三峡集团旗下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们一连数日徒步考察。随行的尼泊尔投资委员会代表吉米瑞说:“中国专家的努力和勇气,让我感动。我们尼泊尔人期盼着这个工程尽快变成现实。”(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