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两人分享2020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们的研究改变拍卖行业?

2020-10-12 18:2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2日电(刘淙 甘甜)北京时间10月12日下午,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名单揭晓,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获奖,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型拍卖形式的发明”。

  作为诺奖家族中最“年轻”的一员,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过去的50多年间,有过赞誉,也尝尽争议。

  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全球经济受到重创,疫情过后经济能否恢复,如何恢复?从诺贝尔经济学奖中,人们能找到答案吗?

当地时间10月12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R. 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 (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拍卖形式的发明”。(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方社交账号截图)

  获奖者小档案:他们革新了拍卖形式

  拍卖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2020年的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改进了拍卖理论,发明了新的拍卖模式,使全世界的卖方、买方和纳税人受益。

  据诺贝尔官网介绍,保罗·米尔格罗姆于1948年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市,目前任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另一名获奖者罗伯特·威尔逊同样来自美国,他于1937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杰尼瓦市,目前同样任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两位得主不仅阐明了拍卖工作是如何运作的,以及竞标者以特定方式行事的原因,而且利用他们的理论,发明了一种针对商品和服务的新型拍卖形式。

资料图:诺贝尔奖晚宴。

  “年轻”:不一样的诞生记

  与其他诺贝尔奖项相比,诺贝尔经济学奖尤为“年轻”。

  它是唯一一个不是根据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愿设立的奖项,而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成立300周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所设,并承诺每年提供的奖金金额等同于其他诺奖项的奖金金额。

  从1969年开始,经济学奖成为诺贝尔基金会认可的第六个奖项。尽管诞生日期不同,这一奖项的地位与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奖项并无差别,均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

  截至2019年,共计84人摘得经济学奖的“桂冠”。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67岁,最年长的得主是里奥尼德·赫维茨,2007年获奖时已达90岁高龄。

资料图:瑞典诺贝尔博物馆展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手稿。

  争议:不是经济学家也能获经济学奖?

  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屡屡颠覆“传统”,有的吸睛无数,也有的饱受争议。

  2019年的颁奖可谓看点满满——美国经济学家埃丝特·迪弗洛与丈夫共同获奖,成为这一奖项的首对“夫妻档”,她本人还以46岁的年龄成为最年轻的经济学奖得主,也是该奖项第二位女性得主。

  不过,迪弗洛夫妇以及另一名获奖者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却引发争议。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称,将奖项授予三人,是为了表彰其“利用实验性方法在全球脱贫”方面所做的贡献。但有人评价称,他们的实验方法是“无用的游戏”。

资料图: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人分享奖项。

  美媒称,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从未上过一节经济学课程,然而,这名“门外汉”却在2002年斩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解释称,卡尼曼“将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中,特别侧重于研究人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不过,卡尼曼的获奖还是遭到质疑。

  饱受质疑的还有被称为“行为经济学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尽管他在2017年获得诺奖认可,却在主流学界吃了不少“闭门羹”,曾有经济学大咖在遇见他时,甚至不愿同他有目光接触。而2014年得主、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诺尔,因对“市场力量与调控”的分析研究获得诺奖,但其大力修改劳工法的主张遭遇不少反对……

  “诺贝尔奖给某一个人的这种权威,就经济学这门学科来讲,谁也不应该享有。” 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在1974年获奖后,曾这样感叹。

  英国《卫报》曾评论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可能给人们一种错觉,即人类世界的运作方式与物理世界非常相似,可以用中性的术语来描述;亦或是经济学家们是在“发现永恒的真理”。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的经济模型和理论也并不完美。

  让质疑与权威并存,保持对知识的谦逊——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世界发展。

资料图: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特殊之年:如何促进经济复苏?

  当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人们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的同时,世界各地的经济也遭受重创。多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站了出来,评价当下疫情中的经济状况及为疫情后经济复苏出谋划策。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拉尔斯·汉森认为,全球新冠确诊人数不断激增,各大经济体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面临艰难权衡。这次疫情暴发的确会在短期影响全球供应链,而各方采取的审慎措施,将很可能抑制新冠肺炎的进一步传播。虽然一些国家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仍必须保持警惕。

  他还称:“在应对经济与健康之间的权衡时,多方因素都要考虑进来,单靠流行病学家的知识是不够的。”

  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则勾勒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愿景。例如,推动经济向更加绿色、更加知识型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并为应对下一轮疫情大流行做出更好的准备。

  但同时,他也强调,只有所有国家成功控制疫情,全世界才能从疫情冲击中恢复。

资料图: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展示其签名的椅子。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同样表示:“疾病夺去人的生命,是人类的悲剧。对假想的经济影响的担忧,不应转移公共卫生官员或民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当前的重要问题——拯救生命。当前最重要的、迫在眉睫、无可推卸的任务是,拯救生命”。

  此外,全球型研究机构罗汉堂联合内外学者,基于全球公开可得的大数据,开发了“全球疫情经济追踪体系”(PET)。该体系可一站式追踪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发展状况、疫情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收缩时长和损失程度、疫情政策严格程度等重要指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认为,PET是一种实时更新的综合工具。利用这一体系,可以对全球经济做出及时的判断和预测,帮助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更好地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发展和经济状态,以支持有效和精准的决策,比如何时重新开放经济,优先开放哪些部门等。另一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也对此做出了肯定评价。

  虽然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探索的步伐从未曾停下。无论如何艰难,经济学的规律和成果仍将引导人们走出盲区,迎向复苏。

  • 相关阅读
  • 特朗普自称对新冠“免疫” 推特贴“误导”标签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1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自称对新冠病毒“免疫”。这条推文被贴上“涉疫误导性信息”标签。   【“免疫”说遭警告】   特朗普11日上午发送推文:“昨日从白宫医疗团队那里获得...

    时间:10-13
  • 德国北极科考船队:全球变暖 北极恐面临“夏季无冰”

      德国北极科考船队:全球变暖,北极恐面临“夏季无冰”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气候变化,北极垂危!德国电视一台12日报道,德国北极科考船“极星号”结束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北极探险活动,周一返回不...

    时间:10-13
  • 欧洲确诊病例激增!全球迎击新冠疫情“第二波”

      欧洲确诊病例激增!全球迎击疫情“第二波”,德国住酒店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全球迎来不祥的里程碑:过去3天全球确诊病例猛增100万。”《纽约时报》12日报道称,这显示新...

    时间:10-13
  • 德国卫生部长预计疫苗明年一季度上市

      (抗击新冠肺炎)德国卫生部长预计疫苗明年一季度上市   中新社柏林10月12日电 (记者 彭大伟)德国联邦卫生部长施潘12日表示,预计明年一季度将可开始提供首批新冠疫苗接种。随着德国疫情持续反弹,德国...

    时间:10-13
  • 韩国检方要求判“N号房”创建人无期徒刑

      韩检方要求判“N号房”创建人无期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今年年初,韩国爆出“N号房”事件,部分嫌犯涉嫌胁迫女性拍摄性剥削视频并利用社交软件贩卖传播。据韩联社12日报道,韩国检方当天要求法院判...

    时间:10-13
  • 世卫组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742万例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10月12日15时29分(北京时间10月12日21时29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423660例,累计死亡病例1074817例。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

    时间:10-13
  • 世卫组织:上周全球新增超过226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当地时间12日,世卫组织发布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上周全球新增226889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单周新增病例数量最多的一周,新增死亡病例39228例。全球累计病例数量已超3700万例,其中48%的确诊...

    时间:10-13
  • 白宫医生:特朗普连续多日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

      海外网10月13日电 据CNN报道,白宫医生肖恩·康利(Sean Conley)说,特朗普连续几天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特朗普2日凌晨证实他与夫人梅拉尼娅感染新冠病毒,并于当天傍晚被送往沃尔特·里德...

    时间:10-13
  • 南高加索“火药桶”会被引爆吗?(环球热点)

      纳卡地区争端发酵 亚阿两国战火不断   南高加索“火药桶”会被引爆吗?(环球热点)  自9月27日以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有主权争议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双方均指...

    时间:10-13
  • 人民日报海外版:痴迷于疫情“政治化”的美政客该醒了

      痴迷于疫情“政治化”的美政客该醒了(观象台)  自9月中旬以来,随着复学季和流感季的到来,美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数百万人感染,20万人死亡——今年3月,美国传染病学家福奇就美国疫情...

    时间:10-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