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中新网评:真正“失控”的并非中国火箭残骸,而是西方媒体

2021-05-11 00:03: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1日电 (闻天夏)北京时间5月9日,中方通报,中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印度洋的无人海域,没有对地面造成危害的报告。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程序,却遭西方媒体大肆炒作“失控论”、“危害论”。如今,当现实摆在眼前,更进一步向世人证实,“失控”的并非是中国火箭,而是某些西方媒体的报道。

资料图: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 骆云飞 摄

  “连日来,人们对碎片坠落地点的猜测结束了。”中方对火箭落区进行通报后,路透社这样写道。然而,美国宇航局(NASA)新局长比尔.纳尔逊仍酸溜溜地“感慨”,中国未能达到有关太空碎片的“负责任标准”。

  经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国家航天局了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明确指出,用于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经过轨道高度自然衰减,最终再入大气层销毁,这是目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将火箭残骸的行经地点,着墨渲染一番。其引用美国太空司令部的说法,称中国火箭在重返地球时“经过”阿拉伯半岛,并宣传中国的火箭有多么“巨大和危险”。美联社则煞有介事地传递“小道消息”,称约旦、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民众在社交媒体上说,“他们看到了中国火箭碎片。”

  然而,早在5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已向外界公布,此次火箭采用特殊的技术设计,绝大部分器件将在再入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极低。阿联酋航天局日前也证实,“该地区的国家不会有危险,残骸不太可能坠落在该地区。”

  美国自己的专家都承认“火箭残骸击中人的概率大概是十亿分之一”,西方媒体却仍要把中国强行比作是“十亿分之一”的“危险”,以此玩弄文字游戏,试图大做文章,塑造中国的负面形象。这些媒体既不尊重科学规律,也显示出其自身为博眼球,背离媒体客观报道事实的基本原则。这些自诩精英、中立的媒体在遇到有关中国的议题时,总不忘夸大其词、添油加醋,操守何在?

  事实上,当它们渲染所谓“中国火箭残骸失控”的话题时,本就漏洞百出。专家早已指出,不管是哪国的运载火箭,在完成运送任务后,火箭残骸由于本身已经失去动力,都不存在“可控”的概念。

  到底“可控”还是“失控”,最了解真实情况的,莫过于美国自己。而且,美国几十年前就知道了。1979年7月11日,重约80吨的美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于再入过程中操控失误,大量残骸洒落在澳大利亚西部荒原之上。坠毁的航天器砸倒了几栋小屋,还砸死了一头牛。

  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起。就在2021年3月,被俄罗斯媒体称为“不可控”的美国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残骸,落在华盛顿州一个农场。美国媒体报道这一事件时,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描述。

  它们声称,“猎鹰9”号火箭残骸带来“神秘光线”,仿佛“流星划过点亮夜空”……中国的太空碎片是会“砸人”的“威胁”,美国的太空碎片却成了演电影般的“灯光秀”?西方媒体的“双标”程度,令人咋舌。

  归根结底,西方媒体对中国火箭残骸的去向如此关注,不外乎是抱着“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希望抓住机会“压低”中国。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开创性的壮举。

  西方媒体随后便开始了一系列无视科学、强行炒作的操作,不仅抹黑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还渲染中国技术进步,对地球造成“威胁”。孰不知,美国自己对地球造成的威胁又有几何?

  《今日俄罗斯》日前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美国媒体对中国火箭残骸的风险感知,是为激起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美国政客、智库和媒体,正在公开寻求通过编排“话题”,来影响针对中国的对话。

  由此可见,真正失控的,并非中国火箭残骸,而是不断炒作“中国火箭残骸威胁”的西方媒体!(完)

  • 相关阅读
  • 世界进入“人口普查期” 疫情之下各国多管齐下花式“点名”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5月11日,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公布,引发各方关注。事实上,2020年和2021年可谓世界主要大国的人口普查年,包括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开启“点名”模式,...

    时间:05-11
  • 非洲猪瘟暴发 菲律宾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一年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菲律宾通讯社(PNA)报道,菲律宾总统府11日公布的一份文件称,因非洲猪瘟暴发,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宣布从5月10日起,该国进入为期一年的国家灾难状态。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据报道,这份文...

    时间:05-11
  • 埃及对“长赐”号索赔降至6亿美元 继续与日本船东协商

      中新网5月11日电 综合外媒10日报道,大型集装箱货轮“长赐”号3月在苏伊士运河搁浅近一周,波及全球航运,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因此向日本船东“正荣汽船”索赔9.16亿美元,并扣押“长赐”号。日前,苏伊士运河管理局...

    时间:05-11
  • 普京向俄杜马提出废止《开放天空条约》法律草案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向国家杜马提出俄罗斯废止《开放天空条约》的法律草案。当地时间2020年5月26日,两架俄罗斯苏-35战斗机中的一架伴随美国海军P-8A反潜波塞冬巡逻机飞行。...

    时间:05-11
  • 哈萨克斯坦统计部门:美研究机构公布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字与事实不符

      中新网努尔苏丹5月11日电 据哈媒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日前公布了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统计,其中将哈萨克斯坦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患者确定为81696人。对此,隶属于哈萨克斯坦战略...

    时间:05-11
  • 美国批准12岁至15岁青少年接种辉瑞新冠疫苗

      (抗击新冠肺炎)美国批准12岁至15岁青少年接种辉瑞新冠疫苗  中新社休斯敦5月10日电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10日发表声明称,批准修订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和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新冠疫苗在美国的紧...

    时间:05-11
  • 美联邦调查局锁定攻击美燃油管道公司黑客团伙

      中新社华盛顿5月10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联邦调查局(FBI)10日发表声明确认,一个名叫“Darkside”的黑客团伙对攻击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计算机网络负有责任。  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是美国最大燃油运输管道运...

    时间:05-11
  • 不戴口罩、咒骂空乘 美国捷蓝航空两名乘客被重罚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当地时间10日宣布对两名违反航空公司规定的乘客处以重罚,罚款总额超过2万美元。资料图:乘客登上一架美国飞机。  FAA10日表示,该机构对一名从佛州...

    时间:05-11
  • 报告显示德国会议和活动市场有望从今年起复苏

      中新网柏林5月11日电 (记者 彭大伟)德国国家旅游局(DZT)、欧洲活动中心协会(EVVC)和德国会议促进局(GCB)日前发布了最新“2020/2021会议和活动晴雨表”报告显示,德国会议、大会和活动市场目前正处于迈向新常态的...

    时间:05-11
  • 印度疫情失控的蝴蝶效应:华尔街金融巨头后台将崩溃?

      中新网5月11日电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失控的外溢效应,已经蔓延至美国纽约华尔街。许多华尔街金融巨头在印度的外包业务,正面临“崩溃”。当地时间3月12日,一位戴口罩的民众走过纽约证券交易所。  据彭博社报道,...

    时间:05-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