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走进巴以冲突背后:“圣城”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

2021-05-25 12:0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5日电 自4月中旬斋月以来,因以色列限制巴勒斯坦民众进入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以及要求十余户巴勒斯坦人搬离东耶路撒冷的谢赫杰拉地区等原因,巴以多次发生冲突。尽管巴以自当地时间5月21日凌晨开始停火,但巴以冲突事件仍在持续。

  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围绕耶路撒冷的纷争绵延已久,是阻碍巴以和平进程的症结之一。日前,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发布文章,详细解释了圣城耶路撒冷的宗教地位。

    资料图:5月20日,哈马斯与以色列终于达成停火协议,并已于21日2时正式生效。在停火生效前,双方仍在互相攻击。图为20日晚,以色列发动空袭后,加沙城浓烟滚滚。

  报道称,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希伯来语称之为“耶路撒冷”,阿拉伯语叫它做“圣城”。它曾经一次又一次被征服、拆毁、重建;地面以下每一层泥土都可以揭示一个历史篇章。虽然它是不同宗教信众分裂和冲突的焦点,但是他们的共通点是对这里的崇敬。

  耶路撒冷旧城布满狭窄小巷和历史建筑的核心地带,分成基督徒、伊斯兰教教徒、犹太人和阿美尼亚人四个区域。整个旧城区都被堡垒一样的石墙包围。报道指出,这个地区独特的地方是,当地人在圣雅各教堂和修道院内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与文明。

资料图:耶路撒冷老城圣墓教堂。

  对基督徒而言,圣墓教堂被认为是耶稣坟墓所在地,是基督教圣地之一,罗马天主教、亚美尼亚教和希腊东正教共同享有圣墓教堂的监护权。

  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朝圣者来到这里探访,并且在这里祈祷。

资料图:远眺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 中新网记者 李雨昕 摄

  在四个地区当中,伊斯兰教教徒区是面积最大的,在巨大平台上,有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

  全年都有大批伊斯兰教教徒来到这里,但在拉马丹斋月的每个星期五,会有数以十万计的伊斯兰教教徒来到清真寺祈祷。

资料图: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图为在哭墙祷告的犹太教徒。中新网记者 李雨昕 摄

  对犹太教徒而言,耶路撒冷是世上最神圣的土地。在犹太人区有一面又称为“哭墙”的西墙,是犹太人圣殿曾经所处的圣殿山墙体的遗迹。

  西墙由犹太教拉比管理,每年接待数以百万计的旅客。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来到这里祈祷和凭吊古迹,特别是在犹太人重大节期的日子。

  • 相关阅读
  • 埃及将向“长赐”号船东索赔金额降至5.5亿美元

      新华社开罗5月25日电(记者李碧念)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25日发表声明说,运河管理局决定将向“长赐”号货轮船东提出的索赔金额从此前的9.16亿美元降至5.5亿美元。  声明说,根据此前估计,“...

    时间:05-25
  • 俄白两国外长强调应全面客观调查客机紧急降落事件

      新华社明斯克5月25日电(记者魏忠杰 李佳)白俄罗斯外交部长马克伊25日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通电话,讨论一架客机日前在白俄罗斯紧急降落一事,双方强调必须由权威专家和机构对该事件进行全面客观调查。  白...

    时间:05-25
  • 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16日将在日内瓦会晤

      中新社华盛顿5月25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白宫25日发布消息称,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会晤。  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说,在寻求恢复美俄关系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之...

    时间:05-25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将于6月16日举行会晤

      克里姆林宫官方网站当地时间5月25日发布公告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将于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  此前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战略稳定和军控问题将被列入俄美领导人会晤日程。(总台记者...

    时间:05-25
  • 马来西亚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度超过7000例

      (抗击新冠肺炎)马来西亚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度超过7000例  中新社吉隆坡5月25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西亚卫生部25日通报称,截至当日中午12时,该国过去24小时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289例。  这是马来西亚单日确...

    时间:05-25
  • 哈萨克斯坦疫情趋稳 累计确诊病例逾43万例

      (抗击新冠肺炎)哈萨克斯坦疫情趋稳 累计确诊病例逾43万例  中新社努尔苏丹5月25日电 (记者 张硕)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趋稳。据哈卫生部数据显示,自本月5日以来,该国单日治愈病例数已超新增病例...

    时间:05-25
  • 在美国舆论场上,这是一股清流!

      参考快评 | 在美国舆论场上,这是一股清流!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文/向洋)  进入本世纪以来,有学者将美国精英阶层对华态度分为两派:主张对中国施压和对抗的被称为“屠龙派”,而支持与中国展开积极务实...

    时间:05-25
  • 弗洛伊德逝世一周年 美明州种族问题进展仍不明朗

      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5月25日,是美国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去世一周年纪念日。美联社报道称,弗洛伊德之死严重损害了明尼苏达州,在种族问题上的声誉。直到如今,该州居民仍在争论,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

    时间:05-25
  • 海外网评:弗洛伊德去世一周年,美国种族歧视痼疾仍在

      摘要:“弗洛伊德之死”的真实影响,显然难以达到美国政客们所赋予它的所谓“意义”“转折”,美国的种族正义仍在自我感动的迷宫中打转,出口依旧遥不可及。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的...

    时间:05-25
  • 俄媒:莫斯科所有地铁站、客运站和一酒店遭“炸弹”威胁

      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25日报道,俄罗斯莫斯科紧急部门发言人表示,一名不明身份者报告说,莫斯科的所有地铁站、客运站、机场和一家酒店均被放置“炸弹”。  发言人说,快速行动部门的专家已经开始检...

    时间:05-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