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东西问丨华文媒体人胡宪:为何阿富汗人早已预见今日的局势剧变?

2021-09-13 12:4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对话|华文媒体人胡宪:为何阿富汗人早已预见今日的局势剧变?

  中新社多伦多9月13日电 题:华文媒体人胡宪:为何阿富汗人早已预见今日的局势剧变?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阿富汗局势近来突生剧变,引发全球关注。资深华文媒体人、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社长胡宪曾于14年前作为记者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采访,成为美国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后,首位亲赴当地采访的海外华文报纸记者。

  在喀布尔的8天,胡宪曾走访40多位阿富汗人,记录他们在战火中的生活和心声。胡宪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回顾阿富汗之行对自己内心的改变,分析西方介入的败因。

图为塔利班士兵在喀布尔机场执勤。

  中新社记者:14年前是什么样的机缘得以赴阿富汗采访?到阿富汗之后,与去之前的想象相比较,有什么让你感到“颠覆”的地方?

  胡宪:加拿大从2001年开始向阿富汗派驻军队,由几个主要省份的军团轮流。2007年轮到魁北克的皇家22军团。当时全加拿大反战和支持派兵的民意各占约50%,但魁北克约有七成反战。所以加国防部做了一个项目,计划安排记者去阿富汗采访,华文媒体中就选了我那时供职的报社。但后来采访项目搁浅。但在华人社区募资支持下,报社决定还是派我去。我于2007年12月20日抵达喀布尔,在当地采访了8天。

  加军方曾面向少数族裔社区媒体举办记者会。军人描述得一片大好,称加拿大在阿富汗修路、建学校;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既为加拿大利益而战,也帮助阿富汗人过上好日子;官兵士气很高,受到阿富汗人民欢迎,云云。

  实际到那儿之后,我(思想上)最大的“颠覆”就是波卡(罩袍)。抵达当天是宰牲节。在当地一位大学教授家,同一家族的8个女人成为我的第一组采访对象。她们聚在一个房间里,都没穿罩袍。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罩袍。我说,你们总算可以把自己的美丽展现给世人了。不料一位较年长的婶母说:“我们都穿罩袍,这有什么错?这不是塔利班让我们穿的。我的奶奶、妈妈也穿,我女儿、孙女也会穿。”一位15岁女孩说,自己在教室里可以不穿罩袍,但从学校回家的路上都会穿上。翻译也解释说,罩袍是当地女性贞洁的象征,因为她们的美丽只展示给自己的丈夫。那天回去后我就自问,我们从西方来的人会不会太自以为是了?

  另一个让我感到“颠覆”的是当地的惨状。距2001年战争发动已过去五六年,我以为重建应该已有成效。没想到首都仍是满目疮痍。王宫被炸得支离破碎;山上居民区污水横流,小孩衣不蔽体。因为相信新政府,以为阿富汗是全世界就业机会最多的地方,上万人从国外回来参加建设。但因社会混乱、官僚腐败,做生意和找工作都举步维艰,失业率居高不下,物价飞涨。伊朗驻阿富汗大使馆外等待办签证的人大排长龙。他们的贫穷也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原以为战争任务已结束,西方军队应该是在当地帮助重建,或帮助训练阿富汗士兵,开展维和。可看到实际状况,我知道重建无望了。我采访的众多阿富汗普通人最不满的就是没有人帮助重建,甚至反而破坏更大。最近美国总统拜登说,美国在阿富汗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帮助重建。

  所以当地人说,确实有不少金钱来到阿富汗,但转一圈后又回到了西方人手里。有人估计,阿富汗真正得到的好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近日,阿富汗塔利班一组宣传图片流出。据悉,这组宣传图片拍摄于2021年8月和9月,展示了刚刚对阿富汗取得控制权的阿富汗塔利班名为“胜利之力”(“Fatih Zwak”或“Victorious Force”)的运动,其中的大多数塔利班成员使用的都是美国车辆、制服和装备。图片来源:Sipaphoto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当地人早已预见了今日的局势? 

  胡宪:首先,西方人不尊重阿富汗的民族传统,侮辱当地人或俘虏,导致当地人反感甚至报复。外国大兵在当地一踹门就进家了,不仅对男人搜身,还搜女人。这对于男人来说是不能够忍受的。另外,误炸导致平民伤亡,也激起阿富汗人对外来侵略的反抗。

  阿富汗面对的不仅是贫穷问题,人民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只有无奈。老百姓最需要的是稳定。阿富汗人对西方有期待,可是西方又让他们失望了。

  有受过教育的阿富汗长者接受采访时对我说,西方国家到我们这儿来,不是为阿富汗人打仗,而是出于西方自己的利益。既然重建不是美国的任务,那为何驻军这么多年?也是为了西方的利益,譬如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对美国有用,又譬如可以解决西方劳动力和产品过剩等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军火商和资本集团的利益。

  喀布尔知名学者、巴布尔花园博物馆馆长奥马尔在2007年接受我采访时曾有这样的预言,若西方撤军,阿富汗政府几乎一天也存在不下去。因为政府无能、官僚腐败,没有真正建立起受老百姓欢迎的政府。

  2007年至今,西方国家在那儿又待了十多年,没有帮助阿富汗人把这个国家弄好,最后一走了之。西方在阿富汗的介入,我认为是失败了。

当地时间9月1日,阿富汗坎大哈,塔利班举行“阅兵”庆祝美军撤离。

  中新社记者:阿富汗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之地。除去地缘政治因素外,西方世界应从其在阿富汗介入的结果中汲取什么教训?

  胡宪:西方在阿富汗的介入是国际强权政治对一个弱小国家的“惩罚性”侵略。我认为,在阿富汗,冲突的主导因素是占领者与被占领者之间的对立关系,是以武力取胜的“大个子”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肆意妄为,与被统治者的民族尊严和御外传统之间的冲突。

  西方世界应该认识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进程。我们在正视差异的同时,应接受并且尊重这种差异存在的合理性。正是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多元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有差异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借鉴,有借鉴才有进步。

  人类发展到今天,如果还有人妄自尊大,认为自己的文明高于他人,“个头大”就可“征服”另一种文明,这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表现,甚至是文明的倒退。

当地时间9月4日,阿富汗喀布尔,在阿富汗塔利班接管后,银行和市场重新开放,一名货币兑换商在货币兑换市场等待客人。

  中新社记者: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政府曾在2004年推出“大中东改造计划”,意在用西方价值体系重构区域文明和政治秩序。以阿富汗的发展为例而言,西方文明是否是现代文明的唯一选择?

  胡宪:“大中东改造计划”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完成的任务)。

  一个区域文明的构建是该区域的人们根据自然条件和物质追求的变化,对其它文明兼收并蓄、因势利导、优选优化、自我更新的结果。它可以是循序渐进或突飞猛进的,但都是出于自身的需要,靠的是内在推动力。对于外部力量而言,即便是出于“推己及人”的“好心”,也往往会因“水土不服”而碰壁,甚至遭到反噬。“牛不喝水强按头”是愚蠢的行径。

  就阿富汗而言,以城市生活和工业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文明,其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并不适合阿富汗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部族散踞的政治生态环境。在阿富汗,我看到那里的人们有很多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事方式。

  我不认为西方文明是现代文明的唯一选择。西方文明若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也很有可能被其他文明超越。

  阿富汗人民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人民一样,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什么鞋子穿在脚上舒服,自己最有发言权。痛定思痛,我相信阿富汗人民总有一天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完)

  受访者简介:


  胡宪,资深华文媒体人、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社长。2007年孤身飞赴喀布尔,成为首位赴阿富汗的海外华人报社战地记者。返回加拿大蒙特利尔后举行“胡宪眼中的阿富汗”主题报告会,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2008年作为“加拿大四川特大地震采访团”唯一华人记者奔赴汶川灾区,因此获加拿大联邦国会表彰。2012年加拿大前总理哈珀访华时,成为随行媒体团中唯一一位来自魁北克省的记者。曾出版作品集《当代白求恩》等,其新闻作品曾获若干奖项。

  • 相关阅读
  • 尼日利亚数十名遭绑架学生获释

      尼日利亚数十名遭绑架学生获释  新华社阿布贾9月13日电(记者郭骏)尼日利亚警方13日说,尼西北部扎姆法拉州数十名日前遭武装分子绑架的学生已经获释。  扎姆法拉州警方发言人穆罕默德·谢胡1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

    时间:09-14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24511226例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24511226例  新华社日内瓦9月13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24511226例。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

    时间:09-14
  • 携手迈向新征程——写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之际

      携手迈向新征程——写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之际  新华社南宁9月13日电 题:携手迈向新征程——写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之际  新华社记...

    时间:09-14
  • 尼日利亚一监狱遇袭 200多名犯人越狱

      尼日利亚一监狱遇袭 200多名犯人越狱  新华社阿布贾9月13日电(记者郭骏)尼日利亚狱政部门13日证实,尼中部科吉州一座监狱12日晚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200多名犯人逃跑。  尼狱政部门发言人弗朗西斯·埃...

    时间:09-14
  • 综述:联合国正在步入“2.0时代”

      综述:联合国正在步入“2.0时代”  新华社联合国9月13日电综述:联合国正在步入“2.0时代”  新华社记者王建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在他的最新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时间:09-14
  • 哈萨克斯坦专家:“一带一路”是一条通往共同发展的道路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周年。  当地时间12日,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国际关系委员会成员、政治研究中心负责人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

    时间:09-14
  • 一手好牌,一地鸡毛……

      参考消息网9月12日报道(文/姜涛)  人们常说,凡事师出有名,则无往不利,可见做事的出发点很重要。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9·11”之后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可谓高开低走,历经20年却几近失败...

    时间:09-14
  • 儿童病例不断增多、医务人员精疲力竭 美国新冠肺炎住院患者超10万

      美国是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目前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4095万例。据美国广播公司11日报道,现在全美因新冠肺炎入院的患者人数已超过十万。此外,开学季之后,儿童感染的病例也不断...

    时间:09-14
  • 前美军无人机操作员:自己入伍的工作就是“杀人和破坏”

      多年来,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肆意利用无人机对他国发起军事打击,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死伤。据相关机构统计,自2010年至2020年,仅在阿富汗,美军就发动了13072次无人机袭击,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自己...

    时间:09-14
  • 印尼日增病例降至四个月来新低 巴厘岛调降防控等级

      (抗击新冠肺炎)印尼日增病例降至四个月来新低 巴厘岛调降防控等级  中新社雅加达9月13日电 (记者 林永传)印尼官方13日晚宣布,将于当天到期的“社会活动紧急限制”防控期限再次延长一周至本月20日,将巴厘岛“...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