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民主峰会”:六个大写的尴尬

2021-12-30 21:04:48

来源:环球网

  美国政府以视频方式召开的“民主峰会”,留下了一地鸡毛,还有六个大写的尴尬:

  尴尬一:会议效果不忍直视

  美向110个国家和地区发出与会邀请,遭到9个国家或地区的婉拒。在反映网络搜索热度的“谷歌趋势”页面上,峰会30天内搜索热度不及会前三天举行的美俄元首会晤的三分之一,不及一个月前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的四分之一。三大事件30天内单日搜索热度最高为中美元首会晤100分、美俄元首会晤99分,而“民主峰会”仅5分。在视频网站YouTube“民主峰会”官方频道,峰会视频大多播放量仅有3位数。

  尴尬二:民调看衰

  皮尤研究中心近期对17个国家民众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约57%的受访者认为,近年美国民主并不是一个好榜样。另有民调显示,全球44%的人认为美国是全球民主的最大威胁,81%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民主面临来自国内的严重威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政治研究所近期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年轻人对美国的民主状况感到担忧。其中,52%的年轻人认为美国的民主陷入困境或者是失败的。2021年11月,瑞典一研究机构发布的《2021全球民主现况》报告中,将美国列入“民主倒退国家”的名单。

  尴尬三:自己人的猛批

  美国前议员罗恩·保罗指出,这场会议本身就是反民主、不支持民主。美国举办所谓“民主峰会”根本不是促进民主,实际上是通过关于美国干涉主义的外交政策进而破坏全世界的民主。美国知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称,已经完全腐败的美国政府在宣传所谓“民主峰会”时,却难以掩盖其自身金钱政治的本质。仅2020年美国总统和国会选举就花费了创纪录的140亿美元。当需要140亿美元才能选出一位总统时,你会想,这是什么样的民主?美国政府已经完全腐败了。美国学者约书亚·科兰兹克在《日本时报》网站刊文称,这些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目睹了美国总统大选以国会山暴乱而落幕;看到美国政客利用选区划分和其他反民主手段保持自己的权力;还目睹了美国政客们争吵不休,几乎导致美国债务违约,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民主形象已经遭到了可怕的打击,全球对美国民主持悲观态度,美国在此背景下搞所谓“民主峰会”只会沦为“空谈俱乐部”。

  尴尬四:西方主流媒体不留情面

  不用多说,下面依次是主流媒体及其配发文章的标题:

  《纽约时报》:在美国国内面临诸多问题的时候,人们质疑美国能否充当一个合格的民主“代言人”

  《华尔街日报》:在民主峰会上,拜登又掉链子了

  《外交政策》:民主峰会缺少了真正来自人民的力量

  《经济学人》:乔·拜登的民主峰会没那么民主

  《国家利益》:当你自己的民主正在灭亡时,如何举办一个民主峰会?

  路透社:受逅病的与会名单让峰会影响蒙受阴影

  尴尬五:亚洲国家批评之声此起彼伏

  菲律宾智库“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IDSI)指出,美国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不是西方民主,而是掠夺他人资源和霸占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美国在宣扬本国民主的优势时却往往刻意忽略这类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存在的因素。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授提提南在《曼谷邮报》刊文称,美划分“民主国家”标准令人迷惑,谋求地缘政治利益意图明显,对国际格局建设缺乏实际意义。东盟各国都在担忧陷入大国角力泥潭,但美明显在玩政治游戏,实质是强迫选边站队。新加坡前国会议员吴俊刚在《联合早报》发表文章指出,划分阵营,带有冷战的思维和色彩,这与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相悖,也难以引起各国真正的共鸣。当今的世界大潮流是寻求建立具有包容性和共赢的多边合作机制,而不是再次陷入冷战时期的阵营对立。当今想要以高举意识形态大旗的方式来号令天下是行不通的。美国人也必须认识到,美国的“民主”也早已今不如昔,不再是个榜样了。民主只是个棍子或手段。巴基斯坦地缘政治专家穆罕默德表示,美国利用冷战思维维护其霸权并召开“民主峰会”,这是以民主为借口换取本国利益。美国治理一直处于断裂状态,倾向于分裂而不是发展社会。印度“The Wire”网站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利设计最适合其文明的政治制度,没有人会同意美国领导人向他国领导人挥舞“民主蓝皮书”。

  尴尬六:国际社会批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举几个例子。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宫对“民主峰会”持否定态度。美国企图把自己的民主理念强加给其他国家,并正试图将“民主”一词“私有化”,民主只是华盛顿理解的民主。显然不能这样,也不应该这样。古巴外交部副部长何塞菲娜·维达尔指出,在美国,金钱腐蚀了整个政治体系,选民的意愿被忽视,少数人的利益反而高于国家利益,携带武器的权利比生命权更重要,美国以“自由”名义入侵和破坏他国,甚至鼓励政变和推翻合法政府。

  一个不民主的国家宣布自己成为所谓“民主峰会”的领袖,这是美国又一场大型闹剧。罗马尼亚CHINARO协会名誉主席维秦秋·吉奥尔吉表示,“民主峰会”试图制造意识形态对立,其真实目的则是在世界范围内强行推进美国的民主模式。

  最后,相信许许多多人都想问,还要有多少个大写的尴尬,才能浇醒美国关于民主那谜一般的自信。

  • 相关阅读
  • 双管齐下 韩国加速迈向碳中和

      双管齐下 韩国加速迈向碳中和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薛 严  12月14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以韩澳首脑会谈为契机,韩国于13日同澳大利亚签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碳中和技术落实计划及清洁...

    时间:12-31
  • 印度累计奥密克戎感染病例超1160例 出现首例死亡病例

      据印度媒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当地时间12月30日晚间,印度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超1160例。来自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死亡,这是印度出现的第一例因奥密克戎毒株死亡的病例。  近日印度全国新...

    时间:12-31
  • 德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2770例 累计确诊7109182例

      根据德国联邦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2月30日0时,德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7109182例,较前一日新增42770例;累计死亡病例111602例,较前一日新增383例。全国7天内每10万人发病...

    时间:12-31
  •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重获自由

      中新社首尔12月31日电 (记者 刘旭)当地时间12月31日零时(北京时间30日23时),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得特别赦免获释,在被羁押4年零9个月后重获自由。  朴槿惠目前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三星首尔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其...

    时间:12-31
  •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特赦 被正式释放

      新华社首尔12月31日电(记者陆睿 孙一然)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当地时间12月31日0时(北京时间30日23时)获得特赦,被正式释放。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向因病正在三星首尔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朴槿惠颁发赦免证书...

    时间:12-31
  • 2021年这十件国际大事与中国有关,哪件触动了你?

      中新网12月31日电 (孟湘君)回顾2021年的国际形势,会不会有人回答:“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事实上,这一年的世界大事,很多都与中国,甚至与你我息息相关。都有哪些,一起看看吧!当地时间12月29日,美...

    时间:12-31
  •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特赦正式出狱 免除17年牢狱之灾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韩媒报道,当地时间12月31日零时(北京时间30日23时),获得特赦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出狱,在被羁押4年零9个月后重获自由。朴槿惠因涉嫌“亲信干政门”等案,共被判22年刑罚。如无此次特赦,朴槿...

    时间:12-30
  • 菲新增病例飙升至1623例 所有城市维持二级警戒

      中新社马尼拉12月30日电 (记者 关向东)菲律宾卫生部30日公布,该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23例。该数据比前一日公布的889例上升了近83%,使该国活跃病例总数达到11772例,累计病例2841260例。  菲卫生部表示,...

    时间:12-30
  • 国际锐评 | 创纪录的军费坐实美国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美国总统近日签署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确定新一财年国防支出为7682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5%。美国网络杂志Slate称,即使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也是美自二战以来最大的军事支出。这再次暴露了美国“战争贩子”“...

    时间:12-30
  • 从10天缩短至5天?专家质疑美国新冠隔离新指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本周早些时候建议把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期从10天缩短至5天,引发不少卫生专家质疑。他们警告,执行这一隔离标准可能会导致更多人感染。  路透社12月29日援引美国斯克里普斯转化科...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