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2021年这十件国际大事与中国有关,哪件触动了你?

2021-12-31 00:03: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31日电 (孟湘君)回顾2021年的国际形势,会不会有人回答:“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事实上,这一年的世界大事,很多都与中国,甚至与你我息息相关。都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当地时间12月29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家银行在进行消毒工作。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一、全球疫情持续蔓延,“超乎想象”

  一年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令人震惊地增加了2亿人,死亡人数也增加300多万人。每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

  这场“世纪疫情”的冲击力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许多国家至今难见曙光。美国仍是确诊、死亡“双顶流”;欧洲疫情反弹;非洲、拉美等地渴盼疫苗。

  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中国,被强大的国家守护着。挺过最危险的至暗时刻,迎接过清零的高光时刻,现在,进入了打持久战的“长征时刻”。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你爱的人,保护这个世界。

安克雷奇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现场。(图片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二、中国“外交天团”的“最强反击”

  这一年,回顾全球外交名场面,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必居其一。

  3月的安克雷奇对话,美方“选手”布林肯、沙利文话带机锋攻击中国,不行待客之道。于是,当着全世界的镜头,中方代表杨洁篪说出了“最强反击”的一段话:“你们没有资格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这段话迅速登顶社交媒体热搜。网友评论道:“听了只有哽咽,不知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是无法理解的!”也有网友指出,诚然,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到如今,120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

资料图:新疆巴州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库代力克村棉田里,棉农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新技术,播种棉花。年磊 摄

  三、全民守护新疆棉花

  守护新疆棉花,成为这一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同样是棉花,在今日中国,很多都由机械采摘;在昔日美国,主要由黑奴采摘。但美国、“H&M”们仍要通过莫须有罪名发动制裁和抵制,抹黑洁白的新疆棉花。

  我们的棉花,我们来心疼。大家掏腰包买新疆棉制品,把反华企业骂上热搜……用抵制反击抵制,成为中国年轻人眼中的“新国潮”。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供图

  四、为中国航天“打Call”

  “羲和”探日、“天问”奔火,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漫步……2021年,中国航天继续书写辉煌。

  CNN、BBC、《纽约时报》纷纷用“不可思议”、“迈出重要一步”、“走在前沿”等关键词,形容中国航天。

  但它们似乎忘了,当年《考克斯报告》、《沃尔夫条款》是如何歪曲、打压中国的航天发展;而当中国的成功超乎想象,它们又开始炮制“中国产生空间碎片”等谣言,却无视美国星链卫星多次靠近中国空间站“碰瓷”。

  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打call”,也许比想象的更重要。在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奔赴星辰大海的梦想里,是否也包含你的一句星语星愿?

资料图:孟晚舟。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五、孟晚舟女士平安回国

  从异国被扣押戴上电子脚镣,到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航,1000多天的抗争岁月,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生命里烙下了深刻印记。

  2021年中国国庆前夕,她最终避免了被引渡到美国的命运。舟虽晚,终归航。“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是孟晚舟的感慨,也是对国家意志的最高肯定。

  无论是加拿大为虎作伥,还是美国“长臂管辖”,中国都不曾退让半步;无论是封锁还是“脱钩”,中国的科技发展都只会逆风破浪,坚韧向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决定将中国驻立陶宛外交机构更名为代办处。图片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六、立陶宛的“炮灰之路”

  相比加拿大,许多人对立陶宛更陌生,但如今,你对立陶宛是不是有了印象?对,就是那个与台湾当局“眉来眼去”,惹怒了中国的欧洲小国。

  退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机制,与台湾当局互设“代表处”,跟着美国抨击中国,立陶宛通过一系列动作,“成功”把自己与中国的外交关系降到了最低的代办级。丢了中欧班列、对华贸易、外交伙伴,立陶宛得到的,是美国的口头表扬,和一纸几近于“空头支票”的贷款合同。

  绑上“美国战车”的立陶宛或许没料到,政府支持率会在近期大跌,更糟的是,“美国战车”已开始松动摇晃……

当地时间8月16日,大量人群拥挤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机场,试图离开。

  七、美军撤离阿富汗

  2021年,美军混乱的喀布尔大撤离载入史册。爬上美军飞机又从半空掉落的阿富汗民众,用生命提醒了世界,美国无视人权之耻又增铁证。

  随着“西贡时刻”重演,美国对阿富汗长达20年的“民主改造”仓促落幕。联合国机构警告,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面临“雪崩般的饥饿和贫困”,高达98%的民众缺衣少粮。

  叹民生之多艰,率先发起人道救援的,是中国;与阿富汗塔利班斡旋对谈的,是中国;协调周边严防恐怖主义风险的,也是中国。

资料图:日本东京首相府外,当地民众集会抗议政府计划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

  八、日本计划排放核污水

  “说是净化过的核污水,日本人为什么不喝”?2021年,你是否也发起过这个“灵魂之问”?

  无论是导致福岛核泄漏的东日本大地震,还是76年前广岛长崎被夷平,日本人对“核”的恐惧,其实从未远离。

  然而,即使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国强烈反对,深明其害的日本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计划把放射性核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海中。这种影响将持续100年,波及数百万人的生活和生计,损害几代人的未来。日本让世界,再次看到了自己“重小礼而失大节”的面目。

资料图;中国飞人苏炳添。

  九、从东京到北京,奥运会时间

  而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20年奥运会,留下太多难忘时刻:中国飞人苏炳添创造历史,世界瞩目;“可爱盟主”杨倩、“天才少女”全红蝉、“青春风暴”管晨辰新星闪耀;从刘诗雯的泪水到萧若腾的“意难平”再到对女排的一声叹息,赛场失利揪住了中国人的心。

  当中国接过奥运火炬,2022年,冬奥会主场轮到北京。几丝杂音不需在意,期待、兴奋才是主旋律。在一面面小小五星红旗挥舞着的光影里,中国已准备好再次惊艳世界。

2021年6月21日,云南迁移象群重新进入易门境内十街乡附近林地活动。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供图

  十、一路“象”北的故事

  这一年,你是否看过这样一场公路电影?云南15头野象结伴向北“逛吃”,最后,它们成了和奥运冠军一样炙手可热的“国际明星”。

  无论是洗泥浆澡,还是“团宠”象宝宝被象群围住,和妈妈抵足而眠,这“成吨的可爱”都触发了西方媒体一致的正面报道。

  这一切背后,是超过2.5万工作人员轮番上阵的努力,中国动用无人机等高科技力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护象也护人,这样的故事,打动许多人。

  2021年与中国有关的十个国际事件,你记得哪一个?又有哪一个,曾触动了你的心弦?(完)

  • 相关阅读
  • 严防奥密克戎 哈萨克斯坦防疫措施升级

      中新社努尔苏丹12月31日电 (记者 张硕)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近期疫情形势总体趋稳,相关部门表示,鉴于全球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民众仍须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同时,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政府自2022年1月起,将再次收紧...

    时间:12-31
  • 日经指数年终收盘创32年新高 疫情或继续影响股价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30日,东京股市迎来202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纳会”,日经指数收盘价创下泡沫经济时期1989年后32年来年终股市新高,但市场对疫情再度扩大的警惕情绪根深蒂固,2022年疫情或继...

    时间:12-31
  • 加拿大多地年终之际升级防疫限令 魁北克重启宵禁

      中新社多伦多12月31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将在直线反弹的新冠疫情中告别2021年。多个省份不得不在年终和学校新学期临近之际进一步收紧防疫限制措施。  魁北克省将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重新实施宵禁令。这意味...

    时间:12-31
  • 英国重启临时医院 公共医疗服务系统处于“战时状态”

      新华社伦敦12月30日电(记者郭爽)英国新冠疫情急剧恶化,日增确诊病例数接连打破疫情暴发以来最高纪录,检测试剂已出现供应短缺。英国国民保健制度30日发表声明说,该国公共医疗服务系统目前已处于“战时状态”,...

    时间:12-31
  • 美俄领导人一月内再通话 同意开展双边战略稳定对话

      中新社华盛顿12月30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总统拜登30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讨论乌克兰局势。美方称,双方同意于2022年初在日内瓦举行双边战略稳定对话。  这是美俄领导人在一个月内第二次举行对话。12月...

    时间:12-31
  • “意外”成为美国公民 荷兰男子拒向美国报税打赢诉银行案

      中新网阿姆斯特丹12月31日电 一名“意外”成为美国公民的荷兰男子30日成功“翻案”——荷兰司法机构裁决,荷兰银行不得因为这名男子拒绝向美国政府报税,就以“逃税”为由关闭男子开立的账户。  根据荷兰中部地...

    时间:12-31
  • 从110年改到10年!美一连环车祸案肇事者刑期大幅缩短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美联社消息,当地时间3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州长波利斯发布了多项年终减刑和赦免决定,其中将此前备受争议的连环车祸肇事者梅德罗斯的刑期,从此前的110年大幅缩减至10年。当地时间30日,美国...

    时间:12-31
  • 外媒:拜登与普京通话基调严肃,为后续外交接触铺路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双方就乌克兰问题互发警告,但对即将在1月份举行的外交会谈可能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表达了一些乐观看法。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时间:12-31
  • 俄美总统通话讨论安全保障和乌克兰局势等问题

      新华社莫斯科12月31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30日举行电话会谈,重点就安全保障、乌克兰局势等问题进行沟通。  会谈于莫斯科时间30日晚举行。据俄总统网站声明,普京向拜登详细介绍了日前俄...

    时间:12-31
  • 韩法院下令涉案日企出售在韩资产赔偿韩被强征劳工

      中新网12月31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30日,韩国法院命令日企“日本制铁”出售在韩资产,以赔偿韩国被强征劳工。同日,韩国外交部官员就此表示,期待两国早日进行协商。而该日企表示,非常遗憾处于此种境地,将根据两...

    时间:12-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