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最新研究:北极约三至五成基础设施或因人为变暖致多年冻土融化而受损

2022-01-12 19:4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组“评估多年冻土融化的影响”气候变化论文指出,在北极重要的基地附近的基础设施中,约30%-50%的基础设施很有可能会因人为变暖导致的多年冻土融化而受损。

  包括北极冻土研究在内,该论文合集共由5篇气候变化相关研究论文组成,共同探讨了与多年冻土融化相关的物理学、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改变,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

  该论文合集称,北极多年冻土区储存有近1.7万亿吨冻融碳。人为变暖可能会将未知数量的冻融碳释放到大气中,在被称为多年冻土碳循环的过程中对气候产生影响。多年冻土融化还会对极地和高海拔基础设施的完好性构成巨大威胁。

  论文一通讯作者、芬兰奥卢大学简·霍特(Jan Hjort)和同事指出,受到人为变暖的影响,到本世纪中叶,多年冻土地区约69%的住宅、运输和工业基础设施将位于近地表多年冻土融化风险很高的区域。相应地,到本世纪下半叶,与多年冻土退化相关的基础设施损失可能会达数百亿美元。比如,如果俄罗斯现有公路网络不进一步扩大,2020年至2050年因多年冻土退化造成的公路基建维护总成本预计将达70亿美元(4220亿俄罗斯卢布)。他们表示,目前已有多项技术能缓解这些影响,比如气冷路堤(在路堤内使用多孔石层产生对流,能增加散热)。不过,为了保证减缓措施发挥效果,有必要增进对高风险区域的进一步认识。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局莎伦·史密斯(Sharon Smith)和同事在合集的第二篇综述文章中认为,由于气候、植被、积雪、有机层厚度和地下含冰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多年冻土的温度增加具有空间上的差异。在亚北极区域观察到的温度偏高的多年冻土(温度接近0°C)中,每10年的升温幅度一般低于0.3°C。而在高海拔北极这类温度偏低的多年冻土(温度低于-2°C)中,每10年的升温幅度明显逼近1°C。他们指出,有必要深入理解多年冻土与它周围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与多年冻土热状态以及其未来适应情况有关的未知因素。

  《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称,这组合集论文阐述了人们在认识多年冻土以及它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上取得的研究进展,也指出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尚待解答的问题,并认为全球学界携手合作,对于预测和减缓多年冻土融化所造成的影响将至关重要。(完)

  • 相关阅读
  • 哈总统:集安组织维和部队13日起撤出哈萨克斯坦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阿拉木图举行的应急指挥部会议上表示,集安组织维和部队将于1月13日开始撤出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1月9日, 据报道,哈萨克斯坦内务部代理部长图尔...

    时间:01-12
  • 驻韩美军基地近一周累计确诊1599例 多数疑为突破性感染病例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驻韩美军司令部12日表示,本月4日至10日,驻韩美军基地新增1599例新冠确诊病例,再次刷新此前最高纪录。资料图: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防疫措施。中新社记者 刘旭 摄 ...

    时间:01-12
  • 哈萨克斯坦累计确诊病例超百万 阿拉木图重回疫情“红区”

      (抗击新冠肺炎)哈萨克斯坦累计确诊病例超百万 阿拉木图重回疫情“红区”  中新社努尔苏丹1月12日电 (记者 张硕)据哈萨克斯坦新冠疫情防控跨部门委员会12日消息,截至当日,该国累计确诊病例超百万。据哈卫生部...

    时间:01-12
  • 哈萨克斯坦总统抵达阿拉木图 会见骚乱殉职警官家属

      中新网1月12日电 综合外媒12日报道,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抵达阿拉木图视察,会见了暴乱事件中殉职的警官和军人的亲属,向他们表达哀悼。当地时间1月10日,哈萨克斯坦全国哀悼日,各地以不同形式悼念在骚乱中逝...

    时间:01-12
  • 北约成员国就与俄罗斯对话协调立场 俄称将迎来双方关系“真相时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11日协调立场,为次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与俄罗斯对话做准备。据路透社报道,俄方预期在会谈中要求北约作出不把乌克兰等国纳入北约等安全承诺。俄方称,会谈将迎来双方关系的“真...

    时间:01-12
  • 国际互联网领域的美式霸权逻辑

      (国际观察)国际互联网领域的美式霸权逻辑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国际互联网领域的美式霸权逻辑  中新社记者 张晨翼  互联网是各国民众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场域,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也处在不断被打破、然后被...

    时间:01-12
  • 美媒:不承认不可避免的事,为什么西方拒绝接受中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美国“欧亚评论”网站1月11日文章,原题:不承认不可避免的事:为什么西方拒绝接受中国的超级大国地位西方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超级大国崛起之路势不可挡的现实理解有限。去年7月,《金融时报》专栏作者吉迪恩·拉赫...

    时间:01-12
  • 驻韩美军基地暴发奥密克戎疫情 引发周边不安情绪

      中新网1月12日电 近期,平泽地区驻韩美军基地暴发奥密克戎疫情,引发周边不安情绪。据韩联社报道,截至韩国时间12日0时,韩国平泽地区较前一天0时新增450例新冠确诊病例,其中驻韩美军确诊病例高达254例。  韩...

    时间:01-12
  • 赴美参展返韩人员超70人确诊新冠 入境政策或继续延长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12日,韩国疾病管理厅发言人高载荣表示,截至当地时间12日零时,近期赴美国参展后返韩的人员中,已出现70多例新冠确诊病例,预计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此外,由于新冠疫情持续蔓...

    时间:0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