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东西问·中外对话 | 中德合作如何为全球气候治理“筑桥”?

2022-04-04 20:5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柏林4月4日电 题:中德合作如何为全球气候治理“筑桥”?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强调,中欧要继续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合作。米歇尔和冯德莱恩表示,愿同中方持续深化经贸、投资、能源、绿色发展等各领域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挑战。

  2022年是中国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作为欧盟最重要的经济体,德国与中国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务实合作,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的重要压舱石。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与德国和欧洲进一步实现合作共赢、携手引领全球低碳发展进程?如何兼顾气候目标的实现与能源和经济安全?氢能如何在中德气候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理解中德、中欧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竞合关系?

  近日在由中国新闻网主办,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外贸联合会协办的“东西问·中德气候对话”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与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前副议长、德国“中国之桥”协会主席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Dr. Hans-Peter Friedrich)和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外贸联合会(BWA)主席米夏埃尔·舒曼(Michael Schumann)就此展开了对话。

  对话专家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广新能源方面,中国是德国和欧洲不可或缺的伙伴,双方合作有潜力成为欧中关系典范,氢能则可以成为双方未来加强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双方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有着大量良好的合作,各方应该鼓励“建设桥梁”的合作精神,而非鼓吹走向对抗。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氢能可成为中德气候合作重要课题

  弗里德里希:本世纪前五十年有两大主要转型进程,即数字化和碳中和。中国和德国应该而且必须密切合作,使全人类能够在这两个问题上取得进展。欧盟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雄心勃勃,而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定在2060年,还定下了其它非常具有雄心的目标。如果我们想实现这些目标,现在就要尽快、尽可能多地转换到不释放二氧化碳的能源上,如电能和氢能。氢能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受管道约束,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生产、储存、运输,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对抗气候变化的秘密武器。

  德国是氢研究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有大量的专利,而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能够推动氢能方面的合作,对两国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推进德中气候对话。

资料图:一公司一期电解水制氢项目生产车间。 翟羽佳 摄

  杜祥琬:气候变化,特别是当代气候变化科学的形成过程当中,德国的科学家乃至欧洲的科学家作了很重要的贡献,而现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件事,欧洲的科学家们,包括德国的科学家们也在努力推动,在这一点上我们非常有共同语言。

  风能和太阳能有间歇性,要确保稳定就必须储能。氢能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能。现在的思路就是让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跟储能结合起来。

  氢能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制氢,因为氢是二次能源,煤可以制氢,但是要排放二氧化碳,这样就有违我们利用氢气的初衷、初心,所以欧洲方向也非常明确,就是制氢应该发展绿氢,应该是非化石能源来制氢。

  第二是怎么用氢。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需要储能,用氢把不稳定的太阳能、风能存起来,从道理上讲是可以走得通的,但恐怕还缺乏实践,两国都是如此。

  我们两国不仅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有高度共识,而且面临着同样或者类似的问题、困难有待解决,可以多做一些交流。

工作人员给公交车加氢气。 李建林 摄

  能源转型应兼顾经济与民生

  舒曼:可靠的能源供应是创造和维护现代社会繁荣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所谓“能源政策三角”定义了经济供给保障的基本取向与环境影响和气候保护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天然气作为桥梁技术在迈向再生能源产业的道路上将继续发挥核心作用。

  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在短时间内已退出了核能和煤炭,而德国仍然需要化石能源。近年来其加工和储存技术迅速改进,使其能够符合环境标准。天然气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提高再生技术效率的桥梁。应对气候变化和创造可持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只有在全球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是这方面不可或缺的伙伴,而德中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有潜力成为整个欧中关系的典范。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前副议长、德国“中国之桥”协会主席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左上)和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外贸联合会(BWA)主席米夏埃尔·舒曼(左下)。视频截图

  中德气候合作空间广阔

  王毅:中德环境和气候合作有很长的历史,环境合作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在2008年之后,也就是哥本哈根会议前后,中德的气候合作也在迅速增加。这两年尽管在疫情下,我们仍然在环境、气候变化方面有非常多的合作、非常多的交流。我们希望通过纪念两国建交50周年,进一步加强中国跟德国在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也希望这一合作延续下去。

  气候变化是超越国家、超越意识形态的全球性挑战,所以对此我们更多地去促进开展务实的合作和行动。另外我们也可能要更多地去选择优先领域。以氢能为例,中国发展氢能是非常快的。我曾经到西北地区看绿氢的生产,我们从太阳能的光伏去生产氢。这个氢将来考虑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说驱动燃料电池的重型卡车,比如说用氢能来生产更多的化工原料,随着应用场景(增加),需要我们克服高成本以及更高地去提高它的效率,这需要中国跟德国之间开展合作。德国在这方面的能源转型上有非常好的经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设备制造以及大规模应用降低成本方面,也有很多很好的经验。

  还有其他的领域,比如说刚才说到德国在气候立法、政策方面有很多很多很好的经验,比如你们有《气候保护法》。中国全国人大也在考虑下一步怎么样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构建一个更好的立法和法律体系。两国在诸多方面都可以更好地去开展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右上)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右下)。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中德合作可推动中欧及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王毅:中国出台的“1+N”政策体系,不单是减碳,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但是这个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在实践当中去总结。我们希望更多地向德国等发达国家学习。此外,我们要开展第三方合作,也就是说中国跟德国、跟其他发达国家,去帮助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起来实现能源的绿色发展。

  杜祥琬:我觉得中德合作非常重要,当中国研究自己的能源转型的时候,我们经常引用德国的例子,还有丹麦的例子,所以我非常关注德国。我们最近有一些专家到德国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访问,给我留下一句这样的话,“能光伏处皆光伏”——能装光伏的地方都装上光伏,就是分布式的光伏发电——这点给人印象很深刻。

  但包括德国和丹麦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同时,如何让它实现稳定输出。我们希望在这个方面能够多合作、多交流,让可再生能源不仅在计划层面,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实践上能够做出来让人能够信服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说是不断地关注德国和丹麦,也注意向你们学习。你们走在前头,我们只会更加高兴;但是我们要做得好的话,也希望跟你们交流。

资料图:航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11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陈晨 摄

  应鼓励“建桥”而非“筑墙”

  弗里德里希:如果我们能证明通过某些手段有可能维持繁荣、维护安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我们的技术将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榜样,所以我们现在迈向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

  舒曼:我们欢迎中国在德国的投资。我们看到了中德之间许多技术领域的良好合作,包括汽车行业的良好合作。比如,以华为和德国汽车公司的合作为例,它们相互补充,也激发自己继续进步。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建设桥梁”的精神,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对抗精神对世界不利。(完)

  • 相关阅读
  • 国际最新研究观测揭示太阳系外类木行星形成过程

      中新网北京4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一篇论文,研究人员描述了太阳系外类木行星御夫座AB b(AB Aurigae b)在距离其恒星较远处(相当于日地平均距离的93倍)的形...

    时间:04-05
  • 俄罗斯继续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欧洲考虑进一步实施制裁

      中新网4月5日电 据路透社4日报道,尽管当下卢布结算问题存在不确定性,且欧洲表示将“显著收紧”对俄制裁,俄罗斯仍通过主要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据德国Gascade天然气管道运营商数据,上周末,经“亚马尔-...

    时间:04-05
  • 外媒:俄罗斯已将基辅周围约三分之二的军队重新部署

      中新网4月5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日,一名美国高级国防官员表示,俄罗斯已将基辅周围约三分之二的军队进行重新部署,将在白俄罗斯对其中许多部队进行整合。预计俄军将对这些部队进行重新装备和补给,并重...

    时间:04-05
  • 韩国新增新冠确诊超26万例 单日新增人数再次反弹

      中新网4月5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截至当地时间4月5日0时,韩国较前一天0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66135例,目前累计确诊病例达14267401例。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通报,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大增138945例,...

    时间:04-05
  • 美国3月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为防紧张局势升级延缓披露

      中新网4月5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日报道,美国国防官员称,美国于2022年3月中旬成功试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导弹,但为了避免与俄罗斯的紧张局势升级,一直没有公开这一消息。资料图:一架B-52轰炸机。  ...

    时间:04-05
  • 疫情阻滞旅游业复苏 加拿大今年1月整体旅游活动回落

      中新网多伦多4月4日电 加拿大统计局4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冲击下,加拿大今年1月的整体旅游活动出现明显下降。  疫情导致旅游业复苏的步伐受阻。1月整体旅游活动比2019年1月的水平...

    时间:04-05
  • 加拿大将建造首家全规模商用电动汽车制造厂

      中新社多伦多4月4日电 加拿大联邦政府及安大略省政府4月4日宣布注资逾5亿加元,推动通用汽车公司建立加拿大首家全规模制造商用电动汽车的生产厂。  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已启动一项斥资逾20亿加元的项目,对其位...

    时间:04-05
  • 巴西累计确诊病例超3000万例 居全球第三

      (抗击新冠肺炎)巴西累计确诊病例超3000万例 居全球第三  中新社圣保罗4月4日电 (记者 莫成雄)巴西卫生部当地时间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天巴西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361例,累计确诊30012798例,成为全球第三个...

    时间:04-05
  • 德国将从5月1日起解除对新冠确诊者强制隔离措施

      中新网4月5日电 据外媒报道,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劳特巴赫于当地时间4日表示,将从5月1日起解除对新冠肺炎确诊者实施强制隔离的措施。  尽管劳特巴赫强调仍强烈建议确诊者接受隔离,但表示这从下个月起将是自愿性...

    时间:04-05
  • 加州州长称枪支暴力成美国危机 学者:枪支泛滥挡不住

      中新网4月5日电 综合美媒消息,当地时间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发生枪击案,造成6死12伤。资料图:美国警方整理回收的枪支。  枪击案发生在距离萨克拉门托加州议会大厦不远处。当日,加州州长纽瑟...

    时间:04-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