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东西问 | 伍斌: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仇亚根源是什么?

2022-04-16 19:2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 伍斌: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仇亚根源是什么?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 题: 伍斌: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仇亚根源是什么?

  作者 高楚颐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报道,今年2月,美国纽约一白人男子在未受挑衅的情况下,2小时内袭击了7名亚裔女性,年龄在19岁到57岁之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指出,美国针对少数族裔特别是亚裔的歧视和攻击愈演愈烈,仅纽约市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就比2020年猛增361%。

  近日,《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译者、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副教授伍斌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在美国《排华法》颁布近一个半世纪后,种族主义和仇外偏见仍在美国屡见不鲜,反映出美国“白人至上主义”的根深蒂固。疫情下的仇亚暴力,既是美国种族主义和不公的最新表达,也是仇外情绪的表现,继而勾起了亚裔美国人的沉痛历史记忆。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当前美国发生仇亚事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伍斌:自疫情在美国大规模暴发以来,亚裔美国人也因新冠病毒而面临着“种族主义”和“仇亚情绪”的次生威胁,成为顽固仇亚者持续骚扰和攻击的目标。亚裔遭受的仇视言行此起彼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其一,弱势群体更易遭到攻击。美国社会仇亚的多数袭击目标是亚裔老人和妇女。据美国民权组织“停止仇恨亚太裔”(Stop AAPI Hate)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3月31日记录的6603起仇亚事件中,64.8%的报告来自女性。其二,在针对亚裔的仇视暴力中,以语言侮辱为主,包括推搡和攻击在内,有身体接触的暴力占比较低。其三,无端攻击亚裔事件大多发生在公共场所。美国几乎所有的仇亚暴力,是在亚裔并无挑衅的情形下发生的。其四,仇亚事件在亚裔集中的区域更频发。在所有报道的仇亚事件中,近44%来自加州。最后,华人是仇亚言行的主要目标。

2021年3月,一支由美国加州奥克兰唐人街商户和居民自发组成的义工安全巡逻队在唐人街巡逻,防止针对亚裔的歧视和暴力犯罪,维护当地安全。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记者:以仇亚为代表的种族主义事件导致了哪些问题?给美国社会造成哪些影响?

  伍斌:一方面,美国社会的仇亚暴力,引发了美国亚裔的恐慌和精神创伤。亚裔又一次成了“外国人”( aliens),其在美国的归属感再次遭受打击。另一方面,这种恐慌情绪也打乱了亚裔的日常生活。美国的仇亚情绪引发了人们对亚裔美国人遭受日益严重敌意的担忧,也显示出亚裔在美国社会处境的脆弱性。

  此外,仇亚事件是美国社会撕裂的写照。诸多带有明显种族主义的仇亚事件,不但严重干扰了美国社会的正常秩序,对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亦是巨大的损耗。

  在美国,种族主义既是一种历史传统的延续,也是其沉重的国际负担。美国在海外宣扬的“崇高理想”和“人权”,与其国内的局势形成强烈反差。在美国将外交重心转向亚太之际,仇亚情绪无疑会阻碍美国外交目标的达成。仇亚暴力事件的激增触动了移民母国的同情,引发了其他国家或克制或激烈的外交谴责。

  事实上,美国从未完全实现过其所宣称的“人权”理想,一些政客只是让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撕裂得更为显著罢了。而这种撕裂对美国信誉和形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

2021年4月,数百人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密尔布雷市参加反对歧视亚裔的集会。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美国仇亚的历史文化根源及当前美国社会部分人仇亚情绪的导因是什么?

  伍斌:当前美国的仇亚情绪看似事发偶然,实则由多种因素催生而成。第一,美国历史上的反亚裔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white supremacy)。仇亚并非新鲜物,而是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的一部分。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种族主义演变为将“美国例外”的种族及文化“神圣化”并捍卫其“纯洁性”的仇外民族主义。近两个世纪以来的反亚裔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导致当前美国仇亚情绪的根源。仇亚暴力是“白人至上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当下美国社会对亚裔的攻击言行,与亚裔被视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替罪羊”有直接关系。美国种族主义的潜意识认为他们是疾病的携带者。这在美国历史上时有发生。华人移民经常被指控应对天花、梅毒、麻风病和鼠疫等传染病的暴发负责,而唐人街则被视为这些疾病滋生的“温床”。

  第三,美国政府官员和部分媒体的误导言行助长了美国社会的仇亚情绪,加剧了美国社会针对亚裔的攻击事件。Stop AAPI Hate联合发起人之一、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张华耀通过调查分析证明,“政客的仇外言论”煽动了更多针对亚裔美国人的种族主义暴力。

  第四,仇恨亚裔的暴力虽然看似是美国的国内问题,但其与国际局势关联甚密。美国社会对特定族裔群体的敌意,常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而激增。美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与亚裔在美国的经历桴鼓相应。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影响到美国华人,进而波及亚裔。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同中国“脱钩”和对抗的战略。尽管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正如基辛格所言,由于价值理念上的巨大差距,中美之间并未“形成共同的世界秩序观”。

  第五,亚裔内部多样,缺乏凝聚力。美国的亚裔人口已超过2000万,代表30多个不同族群,其母国故土几乎来自亚洲所有国家和地区。在同一民族内,地域方言、宗教、阶级背景、教育程度、政治观点,以及世代、性别、生活方式等方面均有突出差异。总体来看,美国亚裔内部的贫富差距是所有美国族群中最大的。群体内部甚至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不同亚裔群体间的利益很难统一,在争取利益和权利时不易形成有影响的合力。

  第六,美执法部门和媒体对以往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犯罪和暴力缺乏重视。这对亚裔美国人是一种无形的打击,也助长了美国的仇亚暴力。

  此外,美国“身份政治”的崛起,保守主义的复兴,经济的相对衰退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白人至上主义”的发展,“政治正确”所引发的身份焦虑等,也是导致当前美国仇亚暴力不可忽视的因素。

2021年4月,纽约举行反仇恨亚裔大游行,上万民众手持标语在曼哈顿弗利广场集会后,游行穿过布鲁克林大桥至布鲁克林卡德曼广场。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中新社记者:怎么看待当前亚裔和美国社会对仇亚事件的应对之策及其成效?

  伍斌:虽然仇亚的歧视与暴力在美国并非新鲜事,然则当前美国社会愈演愈烈的仇亚暴力,已成为决定亚裔美国人未来的“关键十字路口”。以仇亚为代表的种族主义事件是美国社会的结构性桎梏,短期难以解决,必将长期困扰美国社会。亚裔在总体上有意识觉醒,他们利用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资源,来积极应对当前美国的仇亚暴力。集会游行、注重对妇女老幼等弱势群体保护、购买防身武器、加强亚裔群体的活动与声音、成立更多促进亚洲人权利和正义的机构、社交媒体的积极参与、商界和民权组织采取行动、向各级政府施压等,都成了当前亚裔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仇亚情绪也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各级政府对仇亚言行进行谴责,同时出台相应政策法规维护亚裔的正当权益和生活秩序。在联邦层面,拜登就任总统后首个星期便签署行政命令,承诺打击对亚裔的歧视。这是一系列以种族平等为核心的行政举措的一部分。

  美国国会30多年来首次就反亚裔暴力问题举行听证会,讨论当前美国的仇亚问题,以寻求缓解之策。州政府也采取了相关政策应对美国日益加剧的仇亚暴力。当地官员和市民还提出增加警力、志愿者巡逻和设立专线等措施。亚裔在反抗仇亚事件和维护权利的抗争中,也得到了其他族裔和组织的声援。(完)

  受访者简介:

  

  伍斌,历史学博士,《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一书译者,现为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副教授,研究美国移民与族裔史,亚裔美国人史、华人史、跨国史。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历史》《世界民族》《美国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

  • 相关阅读
  • 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冲击了谁

      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冲击了谁  文/管涛  发于2022.4.18总第1040期《中国新闻周刊》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几乎都是西方国家如何从经济、金融和科技上制裁俄罗斯的消息,鲜有俄罗斯强有力的反制裁报道。3月23日...

    时间:04-17
  • 乌克兰:荆棘密布的和平之路

      乌克兰:荆棘密布的和平之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曹然  发于2022.4.18总第1040期《中国新闻周刊》  当地时间4月11日上午10时许,从位于乌克兰东北部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到东南方的港口重镇马里乌波尔,...

    时间:04-17
  •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蜡像馆发生枪击事件 致1人受伤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默特尔比奇(Myrtle Beach)好莱坞蜡像馆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一人受伤。  当地警方表示,当天20时有人在好莱坞蜡像馆遭枪击受伤,伤者目前已在接受治疗。警方正在现场调查,...

    时间:04-17
  • 尹锡悦将派遣代表访日:为期四天 就韩日关系等交换意见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将派遣“韩日政策协商代表团”从24日起对日本进行访问,为期四天,预计将同日方就韩日关系等交换意见。资料图:尹锡悦。  据报道,尹锡悦的发言人裴贤镇17日...

    时间:04-17
  • 泽连斯基:乌方准备就乌拒绝加入北约和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同俄罗斯谈判

      当地时间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网络媒体采访时表示,乌方准备就乌拒绝加入北约和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同俄罗斯进行谈判,但前提是俄方停止军事行动以及其武装力量从乌领土撤离。(总台记者 王德禄)...

    时间:04-17
  • 全球疫情形势折射“躺平”之谬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国际观察)全球疫情形势折射“躺平”之谬  新华社记者  近来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找不到控制疫情的理想策略,加上经济下行、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于先前毒株...

    时间:04-17
  • 俄称“完全掌控”马里乌波尔 泽连斯基警告和平谈判或终结

      中新网4月17日电 综合外媒17日报道,俄军声称已“完全掌控”乌东南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但市内仍有部分乌军据守。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说,若马里乌波尔最后一批乌军被杀,那么乌俄和平谈判将终结。资...

    时间:04-17
  • 马克龙在法国马赛举行竞选集会

      当地时间4月16日下午,法国现任总统、2022法国总统大选共和国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在南部城市马赛举行竞选集会,据悉,集会有大约5千人到场支持。资料图:当地时间4月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近郊楠泰尔举行大型...

    时间:04-17
  • 向北约看齐 日本自民党考虑提高军费占比

      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的安全保障调查会已经就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文件草拟出多项建议,主要内容包括5年内把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大约1%提高至2%以上、可以对他国导弹基地和指挥部发动打击。资料图...

    时间:04-17
  • 美国新一批军事援助物资运抵乌克兰

      当地时间4月16日,据美国白宫官员消息,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的最新一批价值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物资“已经开始抵达”,其中包括11架米-17直升机、18门155毫米榴弹炮以及300架“弹簧刀”无人机等军备。截至目前,连同美...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