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全球连线 | 青年,用行动改变世界

2022-05-03 20:53:4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百年风云变幻,青年始终是改变国家、民族乃至世界最积极蓬勃的力量。今日青年,生活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见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享受技术变革的成果,也直面社会发展的难题。

  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全球各个角落,总有一群胸怀社会、着眼未来的青年,分享知识技能,散播向上、向美、向善的理念,敢于梦想、敏而实践,用行动一点一滴地改变世界。

  教育扶贫

  在洋溢热带海岛风情的马来西亚沙巴州,由一群大学生和志愿者组成的“婆罗洲团结组织”发起开办了三所渔村学校,为乡村儿童及妇女开展扫盲扶贫。

  社会学在读博士生娜琪芭·阿兹曼告诉新华社记者,当地渔村有不少儿童因为种种原因尚未获得合法身份,未能接受公立教育,但这些孩子应当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018年以来,她和“婆罗洲团结组织”的同伴一起教授基础的读、写、算,以及烹饪、种植、绘画等技能,帮助孩子们获得一技之长,继而有机会实现经济独立。

  学校现有150名学生。过去两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每年仍有12人毕业。

  娜琪芭认为,“扶贫先扶智”这句话在各国一样通用。几年扫盲教育开展下来,改变在一点点发生。一些学生毕业后回到学校,帮助教授刚入学的孩子;还有一些学生把街上遇到的流浪儿童带到学校接受教育。

  “教育是一种变革工具,是消除贫困之路,是促进经济之路,是推动进步之路。”娜琪芭说。

  技术赋能

  尼泊尔缺电,农村地区用电更困难。学电子工程出身的萨迪克希娅·阿里亚尔和同伴创立公益企业“喜马拉雅创新”,通过推广太阳能发电帮助扶贫。

  扶贫对象主要是年轻的乡村妇女。她们的丈夫大多在国外打工,她们既要打理农活,又要照顾家中老小。萨迪克希娅说,“喜马拉雅创新”开展的项目使她们有机会学习、使用太阳能,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更高效地从事生产。她们的孩子也能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学习。

  “喜马拉雅创新”同地方政府合作,与社区民众商讨最合适的发展模式,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赋予他们决定发展进程的权利。

  改造乡村并不容易,但那些年轻女性的热忱给了萨迪克希娅力量和信心。她说:“哪怕只是些许努力,也能促进改变。”去年,这一项目获得联合国“妇女企业振兴基金”的扶助。

  萨迪克希娅还准备搭建电商平台,把农村产品卖到城市,以期播下数字经济的种子。她告诉记者,希望从中国电商学习能够改进服务的创新技术。

  创业向善

  清洁低碳,在乡村需要一块太阳能板,在城市则可以从“不浪费食物”做起。中国清华大学毕业的“95后”柳济琛相信,改变消费方式,也能改变世界。

  一次偶然的就餐,让柳济琛萌生休学创业的灵感。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他和团队成员研发“光盘打卡”小程序,鼓励人们在光盘后拍照,积累“正能量积分”,兑换公益商品。“光盘打卡”小程序目前已有遍布全国高校、企事业单位的900万用户。

  2020年,柳济琛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青年领袖。今年,“光盘打卡”入选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孵化器,获得来自联合国体系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柳济琛希望提供标准化、开源的技术运营解决方案,帮助更多国家制止食物浪费。他还计划建立一个绿色生活及消费的回馈机制,鼓励衣食住行的低碳行为。

  柳济琛说,技术创业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也是倡导正能量、践行新风尚的方式。“商业向善、科技向善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这样的大背景下,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

  改变自己

  强健体魄、阳光心态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前提,墨西哥跳水名将罗梅尔·帕切科对此有切身体会。

  他说,学会“克服恐惧”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每天站上10米跳台边缘,就要克服巨大心理压力,这也让我学会以不同方式看待生活,让我变得更强大。”

  他是一名拥有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3岁起练体育,参军、演讲、出书、征战奥运会……他不断调整人生定位,攻读了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学位,参与帮助墨西哥癌症儿童的慈善活动。去年征战东京奥运会后,帕切科选择退役,成功竞选墨西哥国会众议员,开启人生新旅程。

  个人奋斗的道路上,帕切科与中国结下深厚渊源。他17岁时结识中国援墨体育教练团的马进指导,当了她18年的弟子。从这位“中国妈妈”身上,他学到了自律和勤奋等优秀品质。进入国会后,他加入中墨友好小组,继续推动两国人文交流。

  帕切科说:“年轻人,不要以出身等条件限制为借口,不要被困难打败,任何人经过奋斗都能成功。”

  追梦不停

  阿尔卑斯山脚下,法国网络歌手戴亮最近创作了一首歌,叫《山的礼物》,希望以此告诉在中国的朋友他现在的情况。

  戴亮来自法国城市里昂,“亮”正是家乡里昂的中文谐音。他同中国的缘分始于在北京学中文的经历,也来自音乐这门“世界通用语言”。他在中国生活、创作并发行中文歌曲专辑,唱“在中国的法国人”。他也在法国开演唱会,讲述他了解的中国故事。

  17岁在北京读大学时,戴亮被老师派去采访中国摇滚传奇人物崔健,因而看到音乐世界的多种可能。他到过上百座中国城市,把它们写进了歌里。“这20年的时间,我一直特别忙……中国文化是无限的,法国文化也是无限的。两种文化叠加起来,方向太多了。”

  他在法国和中国都开了公司。疫情困住了戴亮的脚步,他渴望重新自由穿梭于两国之间。他说,尽管世界好像暂停了,但演出时遇到的不少年轻人总在聊着计划和梦想。

  “年轻人需要梦想,”他说,“无论在法国还是中国,尽管世界局势艰难,年轻人还是要继续梦想,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去实现它们。”

  策划:李拯宇 薛颖

  监制:蒋国鹏 闫珺岩

  执行:徐力宇 王丰丰

  记者:唐霁 孙鑫晶 毛鹏飞 朱炜 梁慧文 吴昊 康文军 易爱军 胡若愚 王沛

  剪辑:刘江

  编辑:沈敏 袁原 徐力宇 王科文 马晓燕 王申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 相关阅读
  • 美国纠集盟友向乌克兰输送重型武器 网友:只会延长俄乌民众的痛苦

      美国纠集盟友向乌克兰输送重型武器 网友:只会延长俄乌民众的痛苦  近期,美国纠集盟友给乌克兰输送武器,已经从最初的一些轻型装备或防御性武器,扩大至包括坦克、榴弹炮等在内的重型武器。舆论认为,大量武器...

    时间:05-04
  • 又一个“血腥周末” 美国多地发生枪支暴力事件

      又一个“血腥周末” 美国多地发生枪支暴力事件  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5月2日报道,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及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等多地发生枪支暴力事件,导致至少...

    时间:05-04
  • 逾20万“新冠孤儿”——美国抗疫不力之痛、社会不公之悲

      逾20万“新冠孤儿”——美国抗疫不力之痛、社会不公之悲  新华社纽约5月3日电(国际观察)逾20万“新冠孤儿”——美国抗疫不力之痛、社会不公之悲  新华社记者  美国媒体日前披露,美国已有超过20万名儿童...

    时间:05-04
  • 缅甸专家批评美国和北约激化俄乌冲突

      缅甸专家批评美国和北约激化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持续向乌克兰输送大量武器,并不断加码对俄罗斯的制裁。缅甸学者埃敏梭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指出,这只会不断激化俄乌冲突,不利...

    时间:05-04
  • 美专家:美国等国对俄制裁终将伤其自身

      美专家:美国等国对俄制裁终将伤其自身  俄乌冲突的持续以及美国等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给全球安全形势带来巨大冲击。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莱格福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及西方国家...

    时间:05-04
  • 新华国际时评:帮扶“新冠孤儿”缺位 凸显“美式民主”之伪

      新华国际时评:帮扶“新冠孤儿”缺位 凸显“美式民主”之伪  据美国媒体报道,受新冠大流行影响,美国约20万儿童失去父母或主要看护者,不幸沦为“新冠孤儿”。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疫情致孤”项目的最新统计显示...

    时间:05-04
  • 被遗忘的美国“新冠孤儿”

      被遗忘的美国“新冠孤儿”  去年8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亨特斯维尔的黑格夫妇及其4个孩子中的3个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孩子们很快恢复,不幸的是,夫妻俩却没挺过来。  孩子们的外祖母蒂娜介绍说,46岁的杰夫·黑...

    时间:05-04
  • 美国累计近1300万儿童感染新冠 韩国发现首例奥密克戎新亚型确诊病例

      (抗击新冠肺炎)美国累计近1300万儿童感染新冠 韩国发现首例奥密克戎新亚型确诊病例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综合消息: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5月3日17时46分(北京时间23时46分),全球确诊病...

    时间:05-04
  • 大批乌克兰难民滞留美墨边境 仍未被允许入境美国

      中新网5月4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3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一处荒野,烈日下聚集了大约500名乌克兰难民在等待入境美国。此前,部分乌克兰难民已抵达美墨边境地区,但被美方拒绝入境。图片来源:美联社报道...

    时间:05-04
  • 法国总统马克龙连任就职仪式将于5月7日举行

      中新网巴黎5月4日电 (李洋 李玥)法国官方当地时间5月3日表示,总统马克龙连任就职仪式将于5月7日在巴黎爱丽舍宫举行。  根据官方安排,马克龙将于当地时间5月7日上午通过连任就职仪式正式开启第二任期。马克龙...

    时间:05-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