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东西问丨陈文玲:俄乌冲突加快世界格局演变,激发多国战略自主意识?

2022-07-10 20:06: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俄乌冲突加快世界格局演变,激发多国战略自主意识?

  作者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俄乌冲突仍在继续并不断升级发酵,影响深远。其地面战场在乌克兰,战线却在全世界。它不仅是俄美在欧洲地区的较量,也是南北间的较量;既是冷战的延续,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序幕;既引发全球当前诸多问题,也将是世界格局由渐变转向突变的重要变量。

资料图:乌克兰哈尔科夫街道上一片狼籍。

  1945年美国主导重建国际秩序,推动了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机构的建立,奠定战后以和平发展为基调的国际治理框架。

  但现在企图摧毁它的正是当初的主导建立者与维护者——美国。作为俄乌冲突的鼓动者、火上浇油者,美国目的是“一石四鸟”:利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重构一个美国控制的强大北约;彻底切断俄罗斯和欧洲的经济联系,使俄罗斯“成为世界弃儿”,同时制造能源危机,抢夺欧洲能源市场;加快美元回流,向全球转嫁美国的通胀危机、债务危机、国内社会危机等;满足美国四千多个军工复合体的诉求,销售军火商生产的武器弹药。

  美国在三条战线同时开战:一是利用北约、欧盟,直接推动俄罗斯与欧洲的分裂、对抗;二是利用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力量,形成对俄罗斯全面谴责、严厉制裁和战略打压之势;三是拖住俄罗斯后,转向重点打击、遏制、围堵中国。

  俄乌冲突对世界格局和全球经济的影响超过近几十年的任何一场战争。短期来看,冲突背后的俄乌之战、俄美之战、俄欧之争、中美之争,会影响世界秩序稳定。冲突背后的能源、货币、市场、规则之争,以及大规模制裁与反制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破坏,会强力冲击世界经济。

  这场冲突中,乌克兰是最大输家:它充当美国的炮灰和棋子,战争造成平民伤亡、家庭离散,经济损失无法估量,想加入北约和欧盟亦困难重重。其次的输家是欧盟:随着冲突进展和跟随美国发起制裁,欧盟经济、欧元将遭受重创,能源、粮食价格暴涨,出现供应危机,引起社会恐慌;加强了欧盟对美国的依赖,欧洲战略自主遭到了严重打击。俄罗斯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制裁,后续的对俄谴责与攻击还会持续发酵。

  最大的赢家,现在看来是美国。美国把战火烧到别人领土,把美元回流到自己领土,把欧洲市场夺到自己手里,同时重新控制原已分裂、离心离德的欧洲和北约。但美国在道义、形象、信用上是输家,随着事态发展,或将自己折损在乌克兰泥沼之中。

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从长周期来看,俄乌冲突中的存量矛盾叠加增量矛盾,将成为推动整个世界格局演化的转折性事件,加快引发世界格局的大分化、大重组、大演进。

  一、俄乌冲突将开启以资源和制造业为主体的国家加快获取世界平等地位的进程。

  战后形成了以美西方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收割世界财富的相关国际秩序。美西方国家只保留供应链顶端的关键技术,用金融、品牌、知识产权、基础研究能力、有利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将生产能力梯次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始终使自己处于全球价值链顶端。它们单靠经济武器就可以使其他国家心甘情愿、源源不断地向其输送财富。

  俄乌冲突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加之美西方强力制裁,具有资源和制造业优势的国家被迫奋起反抗,将加快将其转化为综合国力,逐渐获取与美西方平等的经济地位。这是历史大趋势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的经济基础。靠获得低廉资源能源和维持低通胀高福利的时代,靠失去国家信用的纸钞抢夺其他国家物质财富的时代,正在远去。

  二、俄乌冲突客观上激发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自主意识。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大部分国家选边站队。冷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主导全球事务中的通常是几个世界级或准世界级大国,其他大部分国家处于静默状态。

  俄乌冲突中,美国率先发动“超限战”,超规则、超严厉、超领域制裁俄罗斯,俄则以石油、天然气、粮食、化肥、稀有原材料和卢布令等作为武器进行反制,犹如一次强烈的地壳板块碰撞。美国、北约及一些盟友国家和地区已发起多轮对俄制裁,然而在联合国190多个成员国当中,有140多个国家没有参与。这表明,多数国家不再跟着美国的指挥棒旋转,原本已经板结的以美国霸权为粘合剂的世界板块被剧烈撞击。

  原来依附美国的国家将进一步分化,英、法、德、印在俄乌冲突的表现都已表明。一批中等强国的战略自主意识从隐性潜意识转向显性政治诉求。土耳其、澳大利亚、南非、埃及、墨西哥、巴西、印尼等,均在本地区事务和周边局势中发挥独特影响,并平衡各方力量。俄乌冲突再次唤醒了这些国家的战略自主的内在需求,将影响世界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演化。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审议乌克兰人道主义问题。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三、俄乌冲突加快了新型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到来。

  迄今为止,世界经历了美西方主导的三轮经济全球化。1814年维也纳会议后的全球化是1.0版本;2.0版本,是以二战后北约与华约对峙为骨架;3.0版本,以中国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标志,全球149个较小国家也加入了世界分工交易。总体看,美西方始终处于全球分工的优势地位,也处于可以更多地获取全球财富的国际秩序国际规则的保障中。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大国博弈、全球化受阻。全球化再造的速度及其程度,终将取决于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能源资源供给的国家和地区,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追赶速度,取决于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正向溢出效能,取决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与共商共建共享。世界最终将由中俄印等发展中大国,与秉持世界和平发展的发达国家一道,引领发展中国家,推动完善符合大多数国家根本利益的国际秩序与规则,进一步推动新型全球化进程。

  四、俄乌冲突或成为终结美国霸权地位的历史转折点。

  美国靠美元、美债、美军、科技创新能力与价值观输出,长期保持霸权地位。冷战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全球战略旨在遏制中俄,限制并利用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恫吓其他国家和地区,维护全球霸主地位。

  美国习惯树立假想敌,把霸权地位凌驾于国际秩序与规则之上。它是全球唯一的“制裁超级大国”,也是全球唯一军事大国。美国近现代犯的一系列战略错误,不仅使其国力严重损耗,而且使其大国信用、大国形象极度受损。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寻求摆脱美国霸权的路径。俄乌冲突将使世界一超多强格局加速转向多极。

当地时间3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新一轮面对面谈判。图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谈判前讲话。

  五、俄乌冲突将成为推动地缘格局重塑的重要变量。

  俄乌冲突拉开了全球失序的大幕,也催生了新的地缘关系。即使冲突结束,其引发的一系列危机还将持续发酵,不仅由于美、俄、欧、乌等各方矛盾已难以调和,且经过反复较量,各方均不愿在既有格局下寻求自身定位。经过较量和反思,俄罗斯将再度与欧洲进行深度的多赢合作,俄乌最终必将再次连接“剪不断、理还乱”的民族情感与文化渊源。亚欧板块将再次连接,中国将与欧洲、俄罗斯和中亚西亚,与东南亚、东北亚、南亚地区各国形成更稳固的地缘关系。

  六、世界在经历阵痛后将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涅槃。

  俄乌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给疫后世界经济复苏再次带来持续的严重负面影响。但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人民交往、文化交流和国际社会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频繁迅速,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弥合全球化的大分化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

  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正在并将进一步影响世界,中国战略和行动与霸权主义国家形成鲜明对照,并成为各国人民进行大国评价和认同的重要参照系。安全观上,中国认为必须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治理观上,中国提出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但经济全球化仍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必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

  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中国方案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国际秩序与国际规则,会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完)

  作者简介:

陈文玲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著名智库专家。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国务院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专家。中国区域 50人论坛成员、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成员、中国流通G30论坛成员,中国数字贸易30人论坛成员;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相关阅读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东京 吊唁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对泰国的访问后,于11日前往日本东京吊唁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资料图: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表示,布林肯在事先没有安排的情况...

    时间:07-11
  • 警惕!日本修宪出现新动向

      本报记者 苏宁  在参议院选举进行之际,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的势力再度蠢蠢欲动。7月3日,日本朝野9名政党党首在电视节目中围绕《日本国宪法》修改问题交换了意见。尽管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修宪表达意愿称“希望推...

    时间:07-11
  • 负面因素叠加 尹锡悦支持率跌破半数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刚  近日,多家韩国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距5月10日就任韩国总统仅两个月之际,尹锡悦的支持率就已跌破半数,仅为45%左右。为此,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充满忧虑。韩国各界众说纷纭,分...

    时间:07-11
  • 多人有意,谁将入主唐宁街10号

      当地时间7月10日,英国贸易政策部长茉丹特宣布将参与竞选下任保守党领袖和首相。至此,已有至少9名保守党人士明确表示,将有意向参与这两个职位的竞选。  约翰逊宣布辞职后,英国保守党党首和首相之位呈现激烈...

    时间:07-11
  • 时事观察:斯里兰卡危机短期难见尽头

      【时事观察】斯里兰卡危机短期难见尽头  斯里兰卡局势近日陷入动荡。先是总理宣布国家破产,随后总统和总理相继表示将辞职。在分析人士看来,斯里兰卡当前局势与持续已久的经济危机有关,总统和总理辞职后,斯...

    时间:07-11
  • 斯里兰卡总统告知总理自己将辞职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斯里兰卡每日镜报网站援引斯里兰卡总理办公室消息,当地时间11日,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正式通知总理,表示自己将按照此前宣布的方式辞职。当地时间7月9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9日...

    时间:07-11
  • 斯里兰卡总统正式宣布辞职

      据斯里兰卡总理办公室消息,当地时间7月11日上午,斯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已通知总理正式宣布辞职。(总台记者 王悦舟 报道员 邵季洋)...

    时间:07-11
  • 总理总统辞职或引发权力真空期 斯里兰卡局势何解?

      中新网7月11日电 综合报道,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日前爆发大规模示威。继总理维克拉马辛哈愿意辞职后,总统拉贾帕克萨也告知议长阿贝瓦德纳,他将于本月13日辞职。分析认为,斯里兰卡局势混乱,组建新政府能否成行...

    时间:07-11
  • 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中新网柏林7月11日电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德文化交流波恩嘉年华协会9日在波恩市举行庆祝中德建交50周年暨协会成立10周年活动,再次掀起北威州庆祝中德友谊走过半个世纪历程的...

    时间:07-11
  • 中国驻法大使出席第76届阿维尼翁戏剧节并访问沃克吕兹省

      中新网巴黎7月11日电 当地时间7月7日至9日,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及夫人王立文应邀赴法国南部历史文化名城阿维尼翁,出席第76届阿维尼翁戏剧节开幕式系列活动,并访问沃克吕兹省。  访问期间,卢沙野与当地政要、...

    时间:07-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