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国少数族裔依然“无法呼吸” “灵魂污点”为何难消除?

2022-07-15 14:30: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美国少数族裔依然“无法呼吸” “灵魂污点”为何难消除?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两年前非洲裔美国人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执法死亡,让世界看到系统性种族主义是美国“灵魂上的污点”。日前非洲裔男子沃克惨死,成为少数族裔在美国恶劣处境的又一铁证。

图为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压”的事发地,如今由民间自发形成了一片纪念园地。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多位人权领域学者指出,美国少数族裔被系统性种族主义压得“无法呼吸”,根深蒂固的制度性障碍更使美国的“灵魂污点”难以消除。

  少数族裔深受歧视之害

  沃克因涉嫌交通违规,遭数名警察追捕,最终身中60余枪死亡。代理律师称,目前还没有证据证实沃克向警察开枪,且沃克在逃跑时未携带武器。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主席德里克·约翰逊将沃克之死称为“是谋杀”,更直言“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美国白人身上”。

图为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压”的事发地,如今由民间自发形成了一片纪念园地。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尽管弗洛伊德事件一度引发全美抗议和反思浪潮,但美国警察针对少数族裔暴力执法的事件依然层出不穷。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美国警察执法致死人数中非洲裔死亡人数占比超过22%。另有民间社会团体统计,非洲裔美国人死于警察暴力的可能性“几乎是白人的3倍”。

  “‘我无法呼吸’‘黑人的命也是命’这样的悲愤口号响彻云霄,是对美国长期、广泛和系统化种族歧视问题的强烈控诉。”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说,美国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压榨、迫害等不仅反映在暴力执法,更体现在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为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压”的事发地,如今由民间自发形成了一片纪念园地。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报告显示,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9月30日,“停止仇恨亚裔及太平洋岛民”组织共收到10370起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攻击事件报告;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发布报告称,每年都会收到更多与欺凌和仇视穆斯林相关言论的投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印第安人在疾病、贫困中艰难挣扎却遭到系统性漠视,拉美裔美国人的感染风险是白人的两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近日表示,美国“白人至上”“种族替代论”甚嚣尘上,系统性、普遍性的种族歧视愈演愈烈,并且,“美国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系统性种族歧视”。

  解决种族问题难在何处

  “结构性种族歧视已成为美国的脓疮”,有美国媒体如此认为。而在外界看来,“病灶”首先在于美国政府自身。

图为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压”的事发地,如今由民间自发形成了一片纪念园地。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在建国后的一个世纪里,美国政府对于民间针对印第安人和其他原住民的大量暴行大多持许可或默许的态度。”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田立表示,美国的“西进之路”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直到现在,美国政府依然缺乏勇气来面对和承认已经犯下的错误,也未彻底终结系统性种族歧视。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说,美西方的社会精英控制了公共话语的生产与散播,强化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种族主义,为种族主义浸润整个社会文化结构提供观念基础。

  进一步看,美国无法有效解决自身面临的种族问题,原因还在于其根深蒂固的制度性障碍。这其中,既有美国国内法与国际法存在的不可调和的规范性冲突,也有美国固有文化对不相容的条约规范的强烈排斥。

  例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明确拒绝了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提出的全面消除种族歧视,美方还以其司法主权属于不可分割的主权权力为由拒绝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美国不愿意或无法履行其在国际人权条约下作出的关键承诺。”田立分析,美国也根本不想消除这些制度性障碍。

  美国应与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相向而行

  就在国内人权状况不断恶化之际,美国却热衷于打着“人权”幌子对别国横加干涉,甚至借人权之名在他国制造人权灾难。对此,众多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谴责美国是“世界人权事业最大的破坏者”,并敦促其解决自身严重人权问题。

  日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南非等国的近30位专家学者研讨剖析“美西方结构性种族主义的根源与影响”,提出“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反对新的种族主义”等内容。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年还通过了非洲国家集体提交的打击系统性种族主义决议,其中明确“设立国际独立专家机制”,有评论认为这将为世界反种族主义事业带来新的推动力。

  常健等受访学者表示,美国应正视自身系统性种族主义问题,避免人权悲剧一再上演,放弃动辄将人权作为打压别国工具的虚伪和霸道,与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相向而行。(完)

  • 相关阅读
  • 莫斯科第二届《孔子杯》中国体育和文化艺术项目大赛开幕

      中新网莫斯科7月15日电 (作者 田冰 刘璟瑶)当地时间14日11时,由中俄-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双方健康生活方式理事会、俄罗斯孔子文化促进会主办的莫斯科第二届《孔子杯》中国体育和文化艺术项目大赛在莫斯科...

    时间:07-15
  • 欧委会公布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 包括禁止从俄进口黄金

      欧盟委员会15日公布新一轮对俄罗斯制裁方案,包括禁止从俄罗斯进口黄金,但未涉及备受关注的天然气领域。  根据欧盟规定,欧盟委员会的提议需经27个成员国一致批准通过才能正式生效,预计各国代表将在下周就此...

    时间:07-15
  • 俄外交部:对384名日本国会议员实施制裁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当地时间7月15日表示,俄罗斯对384名日本国会议员实施制裁,从7月14日起禁止他们进入俄罗斯。  俄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称,他们采取不友好的反俄立场。  声明还指出...

    时间:07-15
  • 韩外长将开启首次日本行 二战强征劳工索赔问题引关注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15日表示,韩外长朴振将于7月18日至20日访问日本,与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举行会谈,讨论双边关系等。2022年5月12日,韩国外交部长朴振在就职典礼上讲话。  报道称,这...

    时间:07-15
  • 欧盟让了,立陶宛仍嘴硬!俄罗斯:还没完

      中新网7月15日电 (记者 孟湘君)俄罗斯插入北约成员国中间的那把“刀”,又好使了?  7月1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一项新的指导原则,同意部分受到制裁的俄罗斯货物通过铁路,经立陶宛运往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

    时间:07-15
  • 英国发布首个极端高温红色预警 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英国发布史上首个“极端高温”红色预警,当地时间7月18日及19日,英国最高气温可能首次达到40摄氏度。  报道称,英国卫生安全局15日将高温健康预警级别提高到4级,英国...

    时间:07-15
  • 俄总统普京签署法令 俄联邦政府由11名副总理改为10名

      当地时间7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修改俄联邦行政机构结构的法令,俄联邦政府由11名副总理改为10名,相关文件已在克里姆林宫网站上公布。  据悉,7月15日,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取代罗戈津担任俄罗斯...

    时间:07-15
  • 普京任命曼图罗夫为俄罗斯副总理

      当地时间7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任命曼图罗夫为俄罗斯副总理。(总台记者 徐鸿波)...

    时间:07-15
  • 俄乌局势进展:马克龙敦促国民控制能源消耗 俄称对“北溪-1”的维护是例行工作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综合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14日敦促国民控制能源消耗,称法国应为“完全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的情况做好准备”。同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任何关于俄罗斯关闭“北溪-1”天然气管道...

    时间:07-15
  • 加拿大重启入境航空旅客病毒抽检 日本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1000万例

      (抗击新冠肺炎)加拿大重启入境航空旅客病毒抽检 日本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1000万例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综合消息: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4日17时54分(北京时间23时54分),全球确诊病例...

    时间:07-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