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石油外交”受挫,拜登中东行空手而归?

2022-07-18 00:0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8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6日,美国总统拜登结束了就任以来对中东地区的首次访问。在为期4天的行程里,拜登完成了任期内与埃及总统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并与沙特王储首次会面,还与中东地区9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了“安全与发展”峰会。

2022年7月16日,结束任内首次中东之行后,美国总统拜登抵达华盛顿白宫对记者发表讲话。

  这次“石油外交”究竟取得多少实质性成果,拜登出访前高调宣称开启美国参与中东事务“新篇章”的计划又达成了几分?

  为了石油赴中东,

  拜登白走一趟?

  沙特阿拉伯是拜登中东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受关注的一站。一方面,由于能源价格飙升,美国能否说动沙特增产石油“救火”,备受关注;另一方面,此前因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遇冷的美沙关系能否“破冰”,也吸引了外界的目光。

2022年7月15日,拜登与沙特王储会面时“碰拳”。

  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见面时,拜登“碰拳”示意的举动,引发了争议。早在2020年大选期间,拜登曾就卡舒吉遇害事件批评沙特,并多次抨击其人权问题。

  卡舒吉生前工作的《华盛顿邮报》发行人称,碰拳比握手更“可耻”,因为“它代表了亲密和舒适”。

  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还有人尖锐发问:“拜登总统,沙特仍然是一个‘贱民国家’吗?”拜登及随从只得装作没有听见。

  美国舆论认为,拜登的行动表明美国在巨大的能源危机面前,选择在人权问题上“妥协”。

  那么,拜登的“妥协”换来了石油吗?

  根据白宫发布的“事实文件”,美沙领导人的双边会晤就海上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讯、网络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加强合作达成一致。但在最关键的石油问题上,缺乏实质性成果。

  沙特方面宣布“有能力”将国内原油产能提升至每天1300万桶,但没有额外的能力将原油产量继续提高。

  而在拜登率领的代表团与沙特高级官员举行会谈后,美沙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增加石油供应,仅表示两国“重申了对全球能源市场稳定的承诺”。

  德媒分析指出,沙特愿意将其石油日产量提高100万桶,但也未必意味着实际石油产量增加。美国官员也作出类似预测,认为沙特不会立即增产石油,正关注“欧佩克+”8月3日会议上的具体决定。

  美媒早前援引沙特官员的话称,如今沙特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利雅得既不打算中断与莫斯科的联系,也没有开采更多原油帮助美国政府应对能源危机的计划。“欧佩克+”已经成为沙特和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石。

  拜登为石油增产而来,却没能获得明确承诺,这次出访,怕是白走一趟。

  拉拢盟友目的落空,

  美国影响力正继续缩小?

  事实上,除了对沙特的访问收获寥寥,拜登前几日的访问也并未掀起太大波澜。

资料图:拜登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

  在以色列,虽然拜登受到了热情接待,但刚一离开,身后就战火重燃。据路透社报道,16日凌晨,有火箭弹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此后以色列国防军出动战机进行报复,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军事目标实施空袭。哈马斯对此谴责称,以色列的轰炸“反映的是美国的支持和怂恿”。

  在约旦河西岸的伯利恒,拜登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晤。拜登重申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的立场。而巴勒斯坦总统表示,期待美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双边关系,如重启美国在东耶路撒冷的领事馆、将巴解组织从美国的恐怖主义名单中移除等。据称,双方在阿巴斯和拜登会晤前几个小时仍在就联合声明进行沟通,但终因分歧过多而放弃。

  在协调沙以关系问题上,沙特宣布向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民用航空公司开放领空后,得到了美方的大力赞扬,但沙特外交大臣随即在记者会上狠狠“打脸”美国,称沙特开放领空的决定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无关,“不是沙以关系迈向正常化的前奏”。

  此外,拜登此行还招致伊朗的抗议。伊朗总统莱希表示,美国等域外势力对中东地区事务的干预“只会制造危机和不安全”。在拜登行程结束之际,伊朗外交部还公布新一批包括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内的名单,宣布对这些人实施制裁。

  有分析认为,美国在中东持续塑造伊朗的“中东敌人”形象,试图拉拢其他各国对抗伊朗。但区域内不少国家认为,与伊朗对话才是解决问题最安全的方式。

  对刚刚落幕的地区领导人峰会,沙特外交大臣强调道,并没有讨论与以色列开展任何军事合作,也没有讨论所谓的“阿拉伯版北约”。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与拜登会晤期间表示,美国不应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如果美国希望其他国家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那么只有北约会留在其旁边。

  由此看来,拜登欲借此行拉拢盟友,打造“中东版北约”对抗伊朗和俄罗斯等国的目的,也几乎落空。

  俄罗斯Regnum通讯社援引中东问题专家侯赛因·鲁约兰在接受伊朗媒体采访时的观点称,美国在整个中东的政策已经不再是“战略性的”,而是变得被动。拜登出访的目的不是长期的,而是为了与石油相关的一时利益。

  英国广播公司(BBC)更是直言,“从政治层面上而言,拜登此次行程可能会再次提醒人们,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继续缩小。”(完)

  • 相关阅读
  • 斯里兰卡临时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7月18日,斯里兰卡临时总统维克拉马辛哈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从当天开始生效。(总台记者 何治锦)...

    时间:07-18
  • 日媒:福岛核污水“排放口”海底挖掘基本完工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的近海1公里附近,东京电力公司基本完成了核污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施工。今后,东电计划在挖掘处放置箱状构造物,与从核电站港湾附近开始...

    时间:07-18
  • 日本“京阿尼”纵火案3周年 嫌犯初审仍未开始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7月18日,距离“京阿尼”纵火案已过去3年。围绕嫌疑人青叶真司的初审仍未开始。事件的受害者亲属担忧相关手续可能会长期化。当地时间2019年7月21日,日本知名动画制作...

    时间:07-18
  • 韩日外长将在日举行会谈 或聚焦强征劳工索赔问题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和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18日下午将在东京举行会谈。这是两人之间的首场外长会谈,也是韩国现任总统尹锡悦上任以来的第一场韩日外长会。  据报道,韩国新政府将...

    时间:07-18
  • 美印第安纳州一购物中心发生枪击事件 共4人死亡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7日晚,美国印第安纳州格林伍德(Greenwood)市一购物中心发生枪击事件,共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4人死亡,2人受伤。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印第安纳州格林伍德(Greenwood)市一...

    时间:07-18
  • 日本新增新冠病例连续三天超10万例

      7月以来,日本新一波疫情持续快速扩散,各地感染人数激增。日本广播协会17日报道称,当天日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5584例,单日新增病例连续第三天超过十万例。  其中,东京都政府当日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790...

    时间:07-18
  • 泽连斯基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通话 感谢特鲁多对乌提供军事援助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当地时间17日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当天通话,讨论了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泽连斯基同时感谢特鲁多对乌克兰继续提供强有力的军事援助。  泽连斯基当天在例行视频讲话中...

    时间:07-18
  • 英媒:英首相候选人均不打算邀请约翰逊加入内阁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17日,在英国保守党党首选前电视辩论上,所有候选人都不打算邀请已辞职的首相约翰逊加入内阁。当地时间7月7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辞职声明。  据报道,主持...

    时间:07-18
  • “系统性失败”!美国得州小学枪击调查报告发布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1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乌瓦尔德小学枪击案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时有近400名执法官员赶到了现场,但在枪手最终被击毙前,“系统性失败”造成了一个多小时的...

    时间:07-18
  • 美国两架小型飞机在拉斯维加斯机场相撞 致4人死亡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称,当地时间7月17日,两架小型飞机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机场相撞,造成4人死亡。  据称,事故发生时,两架飞机各有2人在机上,相撞后一架飞机坠毁在机场跑道边的空地上,另一架掉进了...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