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警惕!日本首相访美,释放多重危险信号

2023-01-13 00:05: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 甘甜) 当地时间1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开启任上首次访美行,将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晤,以求进一步深化日美同盟关系。

  但会谈还未开始,日媒却惦记上中国,字里行间不断鼓噪“抗衡中国”,谋求扩军备武。其背后所释放的“危险信号”,值得警惕。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岸田访美,旨在“抗衡中国”?

  岸田文雄从9日起开始欧美五国访问。美国,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站。

  连日来,日媒频频“放风”,称拜登回应日方请求、决定与岸田举行会谈,是因为“与中国的竞争成为最优先课题”。

  日美外长、防长也于11日在华盛顿开会预热。日本共同社称,日美高级官员同意中国对“印太地区构成最大的战略挑战”,宣称要加强威慑,将两国安全条约的范围扩大到太空。

  在日美首脑会谈中,两国还可能聚焦哪些议题?

  据多家日媒消息,拜登与岸田将讨论俄乌局势、气候变化以及经济问题。岸田还将介绍在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提出的彻底强化防卫力和大幅增加防卫费。

  消息人士透露,双方拟就加强核能发电和液化天然气(LNG)等能源领域合作达成共识;为“抗衡中国”,在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AI)、量子等尖端技术在内的经济安保领域扩大合作。

  会谈后,双方预计将发表以安全保障为中心的联合声明,强调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重要性,并再次确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适用于所谓的“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记者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认为,日本将借首相岸田此访进一步渲染“中国威胁”。从炒作南海问题,到宣称乌克兰危机可能会在东亚发生,如何应对这些所谓的“地区威胁论”,或将是此次会谈的主要内容。

资料图:停泊在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的美国“里根号”核动力航母。

  日本想要“成为矛的一部分”

  近段时间以来,日本野心外露,不满足于过去自卫队作“盾”、美军作“矛”的分工,也想“成为矛的一部分”。

  2022年底,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三份重磅安保政策文件。其中,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宣称,日本应拥有“反击能力”,即“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日本政府2022年底还通过了2023财年政府预算草案,防卫预算达68219亿日元。其中,购买美制“战斧”巡航导弹预算为2113亿日元,获取远程攻击性导弹及相关预算高达1.4万亿日元。

  吕耀东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继美国发布“国家安全战略”后,日本也敲定了三份安保政策文件。也就是说,“过去日本的安全由美国来保护,而现在日本也要保护其盟国美国,因此其自称需要攻击性武器。”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还指出,“日本拥有‘反击能力’后,等于过去所说的‘专守防卫’政策被抛弃,和平宪法也被架空,出现了和战后自我约束的军事战略完全不同的、没有任何约束的军事战略。”

  日本在军事“松绑”的路上越走越远,引发多方担忧和反对。

  从东京首相官邸门前到广岛市内,日本民众发起抗议行动,高呼“不准增加军费” “反对大增军备和大增税”,抨击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是违反宪法的“暴行”。

  还有日本民众直言,“日本政府增加军费投入,这肯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这是绝对不应该做的政治行为。”

  近日,韩国外交部负责人重申政府既定立场,即日本的国防国安政策要“朝着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坚持和平宪法精神的方向,公开透明地运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也强调,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切实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这一政治共识体现到政策上,落实到行动中,尊重亚洲邻国的安全关切,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

1月11日,华盛顿,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左)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右)握手。

  岸田为何此时对美“投怀送抱”?

  就在岸田政府向美国“投怀送抱”之际,其国内执政却危机四伏。

  2022年底,日本内阁陷入“辞职多米诺”,多名成员因政治资金使用等问题相继辞职。岸田本人也被曝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中有近百张“空白发票”,引发争议。自民党一些要扳倒岸田势力的反对派,还在利用他提出的“通过增税支撑防卫费”问题施压。

  丑闻不断,岸田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自1月7日起为期3天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仅为33%。另一项日本全国最新舆论调查则显示,46%的受访者认为岸田应在2023年上半年辞职。

  在此情况下岸田为何要外访,就不难判断了,周永生指出,“过去一旦内政出现问题、支持率下降,安倍就会借用外交手段,岸田也学会了这招,想寻求美国支持,减少内部压力,同时通过此次访问取得外交成果,挽回低迷的支持率。”

  但如今的日本物价高涨,经济数据表现疲软,民众叫苦不迭,岸田政府若不顾民众声音,执意制造分裂对抗,其谋算或许终难如愿。(完)

  • 相关阅读
  • 北美峰会上的美国:身在北美,却意在对抗中国

      陈积敏 中共中央党校非洲拉美研究所  1月9日—10日,第十届北美领导人峰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本次峰会聚焦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供应链韧性、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移民问题、打击毒品走私等议题。  就美国...

    时间:01-15
  • 塞尔维亚总统:匈塞铁路对推动塞北部发展至关重要

      新华社塞尔维亚诺维萨德1月14日电(记者石中玉)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14日在塞北部城市诺维萨德附近视察匈塞铁路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边境段建设工地时说,匈塞铁路对于塞尔维亚北部地区发展、沿线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至...

    时间:01-15
  • 外媒关注:中非携手深化多领域合作

      参考消息网1月15日报道 据拉美社1月13日报道,安哥拉和中国政府代表13日举行了双边磋商会议,会议由安哥拉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和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主持。  安哥拉外交部发布的消息称,此次会议是中国外交部负责人年...

    时间:01-15
  • 尼泊尔空难事故遇难人数攀升至67人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5日,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一架载有72人、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客机坠毁,目前已确认至少67人遇难。  “其中31具(遗体)已被送往医院,”当地警官切特里(AK Chhetri) 告...

    时间:01-15
  • 尼泊尔成立空难调查委员会 将1月16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中新网1月15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5日下午,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会议决定将16日定为全国哀悼日,以哀悼坠机事件中遇难的数十名乘客和机组人员。  尼泊尔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比什努·鲍德...

    时间:01-15
  • 调查:韩国人口连续第三年下降,男女人口差距扩大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行政安全部15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韩国户籍登记居民人口5143.9038万人,同比减少0.39%,连续三年出现降势。  据报道,按性别看,男性人口连续四年减少,为...

    时间:01-15
  • 尼泊尔客机坠毁事件有幸存者 当地官员:已送往医院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5日,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一架载有72人、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客机坠毁。当地官员表示,已确认数十人在坠机事件中遇难,但仍有一些幸存者。图为救援人员在事发现场搜寻...

    时间:01-15
  • 乌克兰第聂伯罗市公寓楼遭袭事件已致21人死亡

      当地时间1月15日,据乌克兰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报道,截至目前,乌克兰第聂伯罗市公寓楼遭袭击事件中的死亡人数已升至21人,另有73人受伤,35人下落不明。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当地时间14日报道称,乌克兰总统办公室...

    时间:01-15
  • 尼泊尔客机坠毁前情况曝光!机上无中国公民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5日,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一架载有72人、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客机坠毁。目前部分遗体已找到,搜救正在进行中。  中新社记者从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工作人员处获悉,截至当天15时33分,...

    时间:01-15
  • 外媒:尼泊尔坠毁客机上搭载15名外籍乘客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5日,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一载有72人的客机坠毁。航空公司发言人称,航班上有15名外籍乘客。  据报道,15名外籍乘客包括五名印度人、四名俄罗斯人、一名爱尔兰人、两名...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