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乌军反攻与俄军扎波罗热的战壕

2023-06-23 13:03:37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扎波罗热的战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曹然

  发于2023.6.26总第109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去年冬天以来,乌克兰战场的双方常将“反攻”挂在嘴边。但国际社会等待的“冬季攻势”已经拖到“夏季攻势”,看起来还将继续拖到“秋季攻势”。

  成功的反攻,要能从敌军防线的薄弱点迅速突破,然后连续取得战役级进展,由此获取战场优势地位。而现在,乌军连“第一步”都无法完成,乌军何以变弱了?

  乌军反攻前夕,一些西方智库前往一线考察。上周对乌军反攻的报道中,我们引用了一些观察和分析。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广泛采访乌克兰和西方高级军官”的报告也值得重视。这份报告聚焦一个很“小”的话题:俄军地面防线构造。

  报告称,俄军构筑了二战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面工事,绵延2000公里,长度是二战时期法国马奇诺防线的四倍多。报告揭示了这些工事如何形成梯级火力网,并通过不同障碍物和战壕的设置,针对性地阻碍乌军坦克及装甲车辆行进。但最引起我关注的是,报告指出,俄军北线和南线的工事建设完全不一样。

  在北线哈尔科夫州和卢甘斯克州边境,CSIS没有观察到俄军建立复杂的新工事,大多数障碍和战壕依托边境城镇设置。

  这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俄军去年秋季刚从哈尔科夫州退守该防线,此后乌军反攻不断,守军怕是没有精力和机会大规模构筑工事。另一方面,卢甘斯克州北部,特别是重镇北顿涅茨克市附近,是乌军2014年以来苦心经营的“军事城市”,建筑物早就进行了适宜防御的改造。去年夏季乌军主动从该战线后撤,俄军自然接收并利用起“军事城市”。这可能正是乌军在俄军未在北线重构工事的情况下,数月来屡战不能逼近北顿涅茨克的原因之一。

  有赖于此,俄军才能集中精力在南线扎波罗热州构筑起三道立体式防线。第一道防线已足够复杂,相距30公里的第二道防线则保证了对一线的火力支援,更使得乌军即使突破一线,也无法纵深驰骋。如果两道防线都被突破,由重点城镇和据点串联起来的第三道防线,还能保障俄军尽可能从容后撤。

  当然,报告也指出俄军防线可能存在的问题:承包商工程质量不一,漫长的战线让预备队力量不足,一旦第一道防线被突破,能否迅速稳住战线还很难评估。此外,古老的地面工事再怎样花样翻新,都挡不住精确制导武器和无人机。我们已经在乌军公布的各类视频中,一次次看到无人机定点打击战壕中的士兵。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23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相关阅读
  • 俄称拦截乌战术导弹 乌称打击俄军指挥所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25日发布战报称,俄军在顿涅茨克、红利曼、扎波罗热、库皮扬斯克、赫尔松等方向击退了乌军多次进攻,打击了乌军弹药库等目标。俄防空部队还拦截了乌军“圆点-U”战术导弹、“海马斯”火箭弹...

    时间:06-26
  • 美国周末多地发生枪击事件 至少6人死亡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4日至25日,美国多地连续发生枪击事件,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  在密苏里州杰克逊县,当地警方通报称,当地时间25日凌晨,堪萨斯市中心附近一处停车场发生1起枪击事件,造成至少3人死亡...

    时间:06-26
  • 苏丹多地武装冲突升级 呈扩大和激化趋势

      当地时间2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南科尔多凡州、北科尔多凡州、达尔富尔地区的冲突仍在持续,并呈现扩大和激化趋势。  在喀土穆及其周边的北喀土穆、恩图曼三市组成的首都圈,冲突双方...

    时间:06-26
  • “派对门”丑闻最终调查报告出炉 约翰逊政治生涯或终结

      □ 本报记者 王卫  近日,英国下议院特权委员会发布一份与“派对门”丑闻相关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了解疫情防控期间的措施和规定,明白在首相府的聚会违反规定,并故意提供不实证词、...

    时间:06-26
  • 多方持续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周边国家抗议声不断

      □ 本报记者 苏宁  随着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时间的日益临近,日本国内外的反对之声持续高涨。6月中下旬以来,日本国内及周边国家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民众纷纷组织各种活动,呼吁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多个渔业团体...

    时间:06-26
  • 国际热评:日本应正视福岛核污水问题 停止混淆视听

      中新网6月25日电(张乃月)据日本媒体消息,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将自7月起开启面向普通旅行团的“参观之旅”,力争通过扩大参观的接待对象,“促进对反应堆报废工作的理解”。这种匪夷所思的计划,正是日本...

    时间:06-25
  • 面对贫困,这个“头号强国”束手无策?!

      美国一向自诩是“追求正义和普遍福利”的国家,但与“世界第一强国”身份极不相符的是,贫困已悄无声息地成为美国人第四大死亡原因。  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此前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时间:06-25
  • 意大利多家工会和政党抗议政府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当地时间6月24日,来自意大利多家工会和政党组织的数千人在罗马举行游行,抗议意大利政府追随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以及高通胀影响民众生活。  总台记者 殷欣:在现场我们看到,示威者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政府在不...

    时间:06-25
  • 英媒:美不愿乌“入约”的背后盘算

      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6月21日刊登题为《是否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左右为难》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拜登本月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直言不讳。他宣称:“我不会降低这件...

    时间:06-25
  • 海评面:“中国是新西兰经济复苏的关键部分”

      6月25日至30日,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率团访华。这是希普金斯总理就任后首次访华,受到外媒广泛关注。  促进中新经贸合作是希普金斯访华之旅的重要看点。新西兰政府官网显示,希普金斯将先后访问北京、天津、上海...

    时间:06-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