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识局:叛乱者离场后,普京强调:这件事仍优先!

2023-06-26 10:29: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6日电 (记者 孟湘君)就在6月24日,现年62岁的普里戈任的人生“简历”上,差点添了一笔最高20年监禁的新记录。这位因抢劫、欺诈等罪坐过九年牢,曾获名“普京大厨”的俄罗斯寡头,因为“倒戈”入俄,制造了一场令世界侧目的危机。

  但事态转折,颇具戏剧性。不到24小时,这场变故就基本宣告结束,原因之一,是俄总统普京协调了普里戈任的一位“老熟人”——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斡旋调解。

  

资料图: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集团负责人普里戈任。

  有约20年交情的卢卡申科出马,普里戈任权衡利弊之际,多了一重考量。最终,普里戈任选择让瓦格纳停止行动,自己则前往白俄罗斯;与此同时,俄当局针对他的刑事立案也将一笔勾销。

  然而,挺过这场风波,俄罗斯还面临更多考验。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普京25日强调,他本人仍将俄在乌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他每天的工作日“都以此开始和结束”。

  “普京厨子”玩起了军事游戏

  在苏联监狱服刑九年后,从摆摊卖热狗起家到成为餐饮业大亨,一跃成为在普京身侧上菜的“大厨”,普里戈任的人生早已充满戏剧性。

  普里戈任与普京是“老乡”,两人都来自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20世纪90年代,普京在圣彼得堡市长办公室工作期间,时常光顾普里戈任的餐馆,由此结缘。

  自那一时期起,普里戈任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他成了与政府签约的供应商,从幼儿园、学校到军队,都吃上了他供给的伙食。

  

2011年11月11日,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一家餐厅,普里戈任(左)在为普京(中)展示菜品。

  2011年11月,普里戈任在自家餐厅里掀开了一个透明的保温罩,为餐桌前的客人普京展示菜品。正是这张广泛流传的照片,让他得到了“普京厨子”的称号。

  至于何时开始组建瓦格纳集团,外界“最难以琢磨”的俄罗斯寡头普里戈任,自然要三缄其口。他甚至一度状告记者,不满对方将他称为瓦格纳创始人。

  瓦格纳,究竟是何来头?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对中新网介绍称,瓦格纳集团原为私人安保公司,通过招募俄退役有经验的军事人员,在叙利亚、乌克兰、中非等地缘热点地区介入冲突,为俄方赚取外交影响力,为自身获取经济利益。

  回顾行迹,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金融时报》发现,2014年到2023年,瓦格纳集团先后现身乌东部协助亲俄势力;在叙利亚协助政府控制油田;在非洲、中东等地开采油气、钻石和黄金等,赚得盆满钵满。

  知名度和变局接踵而至

  2022年9月,俄军在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半年后,普里戈任突然站出来承认,这支“地下军队”是其一手创办,此举为他在俄国内打开了知名度。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引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的话称,借助乌克兰危机,瓦格纳的影响力迅速扩大,截至2022年12月,美方分析,该组织在乌境内约有5万名战斗人员。

  

资料图:2023年6月,普里戈任在前线与瓦格纳集团士兵交谈。

  张弘指出,瓦格纳组织的人员具备战术灵活、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等特点。乌危机爆发后,瓦格纳在顿巴斯地区的巴赫穆特之战中发挥关键作用,“一战成名”,帮助俄军拿下该市。

  然而,“体制外”的瓦格纳组织名气大涨的同时,变局也悄然而至。

  当地时间6月24日,重大消息传出:瓦格纳武装部队从乌前线挥军入俄,控制俄南部罗斯托夫地区军用设施,并向莫斯科进发。原因是普里戈任认为,遭到了俄军方“袭击”。

  莫斯科取消所有大型公众活动,进入紧急状态,气氛一时间剑拔弩张。

  

当地时间6月24日,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街头的坦克。

  瓦格纳突然倒戈,为哪般?对此,张弘归纳出三大原因:

  其一,政治矛盾累积。此前,作为瓦格纳首脑,普里戈任已多次指责俄国防部总参谋部“无能”,对其“后勤支持不力,战斗协作不力”。

  其二,经济利益冲突。俄国防部近期曾宣布,要“收编”该雇佣军集团,但普里戈任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可能失去对部队的控制权,进而失去经济来源。

  其三,安全冲突公开化。除了政治、经济利益,瓦格纳与俄国防部在安全合作上,有很深的矛盾。瓦格纳认为俄军轰炸了其在巴赫穆特的阵地,尽管消息无法确认,但这或是其进攻、占领俄南部军区司令部的重要原因之一。

  “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的目的,还是要争取政治地位、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张弘认为。

  老熟人调停,克宫达成“最高目标”

  虽将此事定义为武装叛乱,并强调“叛变者必将受罚”,但普京24日全国电视讲话的两个细节值得关注:一是,普京没有点名普里戈任本人;二是,他仍将在乌克兰危机中作战的瓦格纳战士称为“英雄”。这都说明,普京为事态发展留了余地。

  

资料图:俄罗斯总统普京。

  事件发生后,普京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亚美尼亚等国领导人通电话。与普京通话的重头人物之一,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因为普京同意,作为自己与普里戈任共同的“熟人”,卢卡申科可以居间调停。

  按照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说法,当时,克里姆林宫确立了需要达成的最高目标,那就是“避免在俄罗斯境内发生流血事件和内部对峙”。之所以选择卢卡申科,是因为他与普里戈任的交情长达20年之久。

  当地时间6月24日,谈判有了眉目,普里戈任同意让部队从距莫斯科200公里的地方掉头回撤,并撤出占领区。随后,佩斯科夫宣布针对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将终止,后者将离开俄罗斯,前往白俄罗斯。

  至此,瓦格纳这次行动闪电开场,匆忙落幕。

  

当地时间2023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右)会晤。

  张弘对此指出,此次卢卡申科扮演斡旋调停者的角色,给予了普里戈任人身安全保证,对俄罗斯来说,避免了流血,这是“最好的结局”。事件之所以快速结束,主要还是双方进行了妥协,“只说狠话,不做狠事”。

  佩斯科夫还宣布,考虑瓦格纳人员在乌克兰前线的功劳,一些“醒悟过来”的人员,或未参与叛变者不会受到指控,有意愿者将与俄国防部签订合同。张弘认为,此事对瓦格纳普通人员而言的影响要小一些,毕竟俄罗斯还需要他们在乌东地区发挥作用。

  曾报道乌克兰和非洲事务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因伍德则指出,普里戈任可能已“从悬崖边上退了下来”,但过去24小时发生的事件,将从根本上改变他与普京的关系。

  乌军趁势反攻,挑战还在前方

  虽然风波似乎迅速平息,但在乌克兰前线,战事愈发激烈,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正面临源源不断的挑战。

  当地时间6月24日,普里戈任“倒戈”同一天,乌军从巴赫穆特等四个方向对俄军发起新一波反击攻势。

  

资料图:乌军人准备使用美国提供的榴弹炮向俄军阵地开火。

  乌副防长汉娜·马利亚尔称,瓦格纳事件是乌武装部队的“机会窗口”;乌外长库列巴认为,俄罗斯有“任何问题”,都符合基辅的利益;乌防长顾问尤里·萨克则表示,乌方“将充分利用每一刻和每一个机会。这次也不例外。”

  乌克兰危机,将再添哪些不确定因素?

  张弘指出,作为这场危机中的一个环节,叛变事件说明在俄军对乌特别军事行动陷入僵局之后,地缘安全危机正在扩散,俄国内政治矛盾开始浮现。

  瓦格纳组织对俄部分军事设施的占领,一定程度上一度使当地陷入军事混乱,甚至可能打乱俄军在乌东地区的军事行动节奏,削弱俄军对乌军的战斗力。

  但同时,张弘表示,俄政府处理该事件十分果断,普京政府立场明确,采取了所有安全上、政治上的准备,控制住了事态走向。

  25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俄前线战士“表现出了英雄气概”,击退了乌方反攻,瓦格纳事件不会影响俄在乌境内特别军事行动的进程。俄“东方”集团军新闻中心负责人奥列格·契诃夫则透露,俄军击退了乌军在南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方向的进攻,一些坦克、装甲车和兵力被摧毁。

  那么接下来,局面何时能出现转折?张弘预计,乌方“大反攻”可能会持续1到2个月,而鉴于俄乌双方缺乏谈判基础,乌克兰危机将是一场长期的地缘政治博弈。(完)

  • 相关阅读
  • 马克龙就法国警察射杀少年发声:无法理解、不可原谅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法国警察射杀青少年一事发声,称事件“无法理解”“不可原谅”。资料图:法国总统马克龙。  正在马赛访问的马克龙表示,“一名少年被杀。这是无...

    时间:06-28
  • 外媒:英国通胀持续 80%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26日报道,由于生活成本不断上升,2023年5月,80%的英国家庭可支配收入降低。  据报道,英国阿斯达(Asda) 连锁超市的收入追踪数据显示,有40%的家庭处于负收入范围,即实际收...

    时间:06-28
  • 和评理 | 美方应以行动证明和解诚意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计划于7月初访问北京。  从4月份就开始准备的耶伦访华计划如顺利成行,也可以视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访华取得的积极成果。  然而,认为布林肯北京之行将使中美关系止...

    时间:06-28
  • 日媒: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核污水排放设备面向媒体公开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27日报道,日本政府计划自2023年夏季左右,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大海。6月26日,东京电力公司有关排放设备建设的系列工程结束,相关设备也面向媒体公开。图片来...

    时间:06-28
  • 加拿大5月份通胀率实现近两年以来最小增幅

      中新网多伦多6月28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今年5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4%,实现自2021年6月以来的最小增幅。  加拿大统计局6月27日公布上述数据并指出,通胀放缓主因是“基准年效应”导致汽油价...

    时间:06-28
  • 马来西亚学者:“三大倡议”体现东方传统“和合精神”

      中新社吉隆坡6月28日电 (记者 陈悦)“中国‘三大倡议’展现东方文化传统的‘和合精神’,与以‘价值认同’来拉帮结派、复辟冷战思维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近日接受中新社...

    时间:06-28
  • 斯蒂芬·佩里:世界各国可学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彭大伟 吴辛茹)以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部分国家两三百年都无法完成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面对中国的高速发展,西方经济界人士有着怎样的观察?  6月28日,英国...

    时间:06-28
  • 中国湘西通道民族影像展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中新网多伦多6月28日电 (记者 余瑞冬)“边城繁花”中国湘西通道民族影像展于6月23日至2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该展览通过艺术家刘琼创作的丰富影像,展现湖南怀化侗乡通道县的风土人情。艺术家刘琼向记者展示侗...

    时间:06-28
  • 日本核监管机构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设备进行使用前检查

      中新社东京6月28日电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28日开始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设备进行使用前的全面检查,此次检查预计于30日结束。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此次检...

    时间:06-28
  • 舆论观察室丨美国学者重申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根源

      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但没有劝和促谈,反而不断加码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一再为冲突火上浇油。此举引发舆论批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近日再次指出,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的...

    时间:06-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