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元首外交·心相近|为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2024-01-12 00:47:45

来源:新华社

  “中美关系取得的成就,首要归功于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更加需要依靠两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在4日给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萨拉·兰蒂的复信中写道。

  “收到习主席的复信,我感到非常荣幸。”兰蒂在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家中,第一时间回复了新华社记者的书面采访。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近来,中美双方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旧金山愿景”,推动民间特别是青年交往,架起更多相知相亲的桥梁,书写更多面向未来的新故事。

  “这份远见令人钦佩”

  “习主席欣然应允让马斯卡廷的学生们参与中方邀请5万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的计划,这让我尤为感激。”兰蒂告诉记者,“习主席着眼于年青一代推动中美关系的未来,这份远见令人钦佩。”

  兰蒂是习近平主席“艾奥瓦州的老朋友”。1985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首次访美,在艾奥瓦州结识兰蒂等友人。2023年11月,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忆及这段难忘经历,并发出诚挚邀请:“我们期待着两国人民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共同续写新时代两国人民友好的故事!”

  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中美友谊屋”。

  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当时,受邀与会的兰蒂在台下听到这一消息,感到十分振奋。在给习近平主席的信中,兰蒂表示,希望马斯卡廷高中也参与这一计划。

  习近平主席在给兰蒂的复信中写道:“我宣布今后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就是希望更多美国青少年能够访问中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更多相知相亲的桥梁。”

  “我欢迎马斯卡廷的学生们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习近平主席写道。

  “听到这个消息,我太开心了!很高兴能有参与项目的机会!”学习中文的马斯卡廷高中学生丝凯·福斯特告诉记者,“期待能去中国学习,期待了解更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是夕照时分的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

  “这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举措,能够促进两国青年交流,对推动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太平洋两岸的青年应该相互走近,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我们期待架设更多面向未来的理解之桥。”

  长期关注并推动美中教育交流的马德琳·罗斯指出,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不仅有益于这些年轻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还有益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最终将对两国关系发展带来巨大积极影响”。

  “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动”

  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两国民间往来更加活跃,一批青年交流项目正蓬勃开展,为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我很喜欢中国,因为中国真的很酷!”美国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学生米丽娅姆·居布莱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1月7日至13日,美国犹他州友好代表团应邀访华,居布莱是代表团最年轻的一员。连日来,小姑娘欢欣雀跃地走访了故宫博物院、复旦大学等地,体验了编钟、剪纸、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美国犹他州小学生米丽娅姆·居布莱接受记者采访。

  据记者了解,犹他州现有35所学校提供中文教学。其中,卡斯卡德小学是州内最早开展中文沉浸式教学项目的学校之一。2020年年初,卡斯卡德小学学生用中文给习近平主席写新年贺卡,介绍学习中文情况,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亲切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此次随团访华的犹他州前州长迈克尔·莱维特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一趟赓续友谊之旅,“对这些学中文的孩子来说,到中国来实地走一走、看一看,能拓宽视野、结识新的朋友。”

  代表团另一名成员、犹他州中文沉浸式教学项目协调人江林如珊告诉记者,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好发展,“期待着这些学习中文的美国年轻人能为两国人民加深相互理解贡献力量”。

  1月3日至12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个青年学生代表团应邀到访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在成都,青年们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地,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感受真实、生动、立体的中国。

  哥伦比亚大学青年学生代表团与蒲江县铁牛村村民一起交流、品尝当地的小火锅。

  “我们同中国同龄人交流,无所不谈,彼此的了解更进一步。”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威廉·西姆库是一名“零零后”,他说,他对中国的感知更为直观和丰富,“长城、都江堰让我印象深刻”。

  “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动。”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布里安娜·帕特森告诉记者,“我相信,我们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乒乓外交’的精神是寻求友谊”

  中美两国青年友好交往中,北京大学乒乓球队访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乒乓球队访华,因续写中美“乒乓外交”的友好篇章,引起广泛关注。

  “乒乓球成为人们增进彼此了解的桥梁。”年近八旬的美国乒乓球前国手戴尔·斯威里斯是“乒乓外交”的亲历者,去年12月现场观看了北京大学乒乓球队在加利福尼亚州安大略市的比赛。他对记者说:“‘乒乓外交’的精神是寻求友谊。”

  北京大学学生张誉文告诉记者,赴美交流时有幸同斯威里斯交谈,“他希望我们年青一代延续美中‘乒乓外交’的佳话。”令张誉文倍感难忘的是,美国民众非常友好,“看到我们衣服上印的CHINA字样,还向我们竖起大拇指,祝我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12月16日,中美“乒乓外交”亲历者戴尔·斯威里斯在2023年美国乒乓球公开赛老年组比赛间隙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来,两国关系经风历雨,已成长为参天大树,结出了合作之果,既造福了两国,也惠及了世界。

  习近平主席在4日的复信中表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两国人民谋求更多福祉,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汤姆森告诉新华社记者,习近平主席关于中美关系发展的寄语“清晰明确”。两国应该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要着眼长远,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行动”。

  马斯卡廷青年泰勒·卢卡斯如今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他正期待着自己今年夏天的首次中国之行:“我想去北京感受中国历史,我想在中国交到好朋友。在美国,还有很多像我一样喜欢中国的青年,我们都期待着美中友谊更坚固。”

  总监制:袁炳忠

  策划:倪四义 李拯宇 徐兴堂 王丁

  监制:魏建华 韩墨 杨三军

  统筹:齐紫剑 闫珺岩 徐海静 孙浩 江毅

  记者:杨士龙 熊茂伶 陈杉

  参与记者:郑开君 马峥 张超群 袁秋岳 尹恒 柳丝 黄恒

  编辑:孙浩 张代蕾 王雅晨 杨天沐 何毅 谢栋风 刁泽 沈浩洋

  摄影:谢锷 李睿 袁秋岳 曾慧(报道员)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 相关阅读
  • 5名土耳其军人在伊拉克北部被打死

      新华社安卡拉1月12日电(记者熊思浩)土耳其国防部12日说,土军当天在伊拉克北部与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发生冲突,造成土军5人死亡、8人受伤。  土耳其国防部当晚发表声明说,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人员当天企图潜入土军...

    时间:01-13
  • 中方斡旋下,缅甸相关方在昆明达成正式停火协议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崔琦)1月10日至11日,在中方斡旋和促推下,缅军同果敢、德昂、若开等3家缅北民地武组织代表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和谈,并达成正式停火协议。  这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

    时间:01-13
  • 中国援建安哥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项目启用

      新华社罗安达1月12日电(记者吕诚成)中国援建的安哥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项目12日在安哥拉中部万博省万博市举行启用仪式,安哥拉总统洛伦索出席仪式并为项目剪彩。  安哥拉公共管理、就业和社会...

    时间:01-13
  •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3名巴武装人员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12日电(记者吕迎旭 张天朗)以色列军方12日说,以军当天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打死3名巴武装人员。  以军当晚发表声明说,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附近巡逻时遭遇“恐怖分子”开枪射击,以...

    时间:01-13
  • 纽约金价12日上涨

      新华社芝加哥1月12日电(记者徐静)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月黄金期价12日上涨32.4美元,收于每盎司2051.6美元,涨幅为1.6%。  当天,3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上涨62.4美分,收于每盎司23.329美...

    时间:01-13
  • 以色列将向加沙地带被扣押人员运送药品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12日电(记者吕迎旭 张天朗)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2日说,以方与卡塔尔达成协议,将向加沙地带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运送药品。  根据以总理办公室当晚发表的声明,以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局长巴尔...

    时间:01-13
  • 佛得角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新华社日内瓦1月12日电(记者曾焱)世界卫生组织12日发布新闻公报说,佛得角获得该机构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这标志着全球卫生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 公报说,非洲大陆疟疾负担最重,2021年,其疟疾病例数约占全球总...

    时间:01-13
  • 热点问答|如何看待全球升温趋势持续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热点问答|如何看待全球升温趋势持续  新华社记者  世界气象组织12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并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十年的气温都高于前一...

    时间:01-13
  •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新华社日内瓦1月12日电(记者曾焱)世界气象组织12日发布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称去年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极大,7月和8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两个月。  世界气象组织用于监测全球气温的6...

    时间:01-13
  • 新华社快讯:世界气象组织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新华社快讯:世界气象组织12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记者曾焱) ...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