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列国鉴·伊拉克|记者观察:中国电动自行车缘何在产油大国伊拉克受青睐

2024-06-04 19:37:3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巴格达6月4日电(记者段敏夫 李军)伊拉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因油价低廉、公共交通网络不完善等原因,燃油车长期是伊拉克民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口约800万的首都巴格达的汽车保有量就超过300万辆。

  然而新华社记者在巴格达街头采访时发现,越来越多民众选择购买中国产电动自行车作为首选通勤工具。政府鼓励、设计时尚、售后保障等方面优势让中国电动自行车在伊拉克得以快速普及,并深受当地人喜爱。

  4月16日,一名顾客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家中国电动自行车专营店内试驾。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绿色环保

  伊拉克空气污染较为严重。2023年,瑞士一家企业发布的一项全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巴格达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排行”中排名第13位,是阿拉伯国家中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标准10倍之多。究其原因,燃油车辆保有量及使用率高、缺乏车辆强制报废年限规定等是导致伊拉克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在伊拉克迎来大好发展机遇。

  2023年5月,伊拉克宣布禁止进口包括突突车、货运三轮车在内的燃油动力摩托车品类,但同类电动车辆进口不受影响。伊拉克交通部表示,伊拉克道路承载力严重不足,突突车、货运三轮车等摩托车数量已达饱和,且私自改装现象严重,尾气排放不合格率高,危险驾驶行为屡禁不止,成为危害道路安全的一大隐患,希望通过普及电动自行车减少污染,同时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

  2023年7月18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一名交警在街头指挥交通。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巴格达交通警察艾哈迈德·纳赛尔告诉记者,美军入侵后,伊拉克道路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不少道路年久失修且缺乏指示标志,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据交通部门统计,仅2023年伊拉克全境就发生超过7000起交通事故。其中很多涉及摩托车,因为摩托车速度快且安全防护较差,驾驶者在交通事故中容易受到伤害。

  “在执勤过程中,我发现越来越多巴格达市民开始骑电动自行车出行,而且它们都产自中国。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最高时速比摩托车低很多,更加安全,而且能满足大多数通勤需求。”纳赛尔说。在他看来,电动自行车有望成为日常通勤新潮流。

  伊拉克政府明确表示,电动自行车普及,符合政府倡导的“绿色出行”理念。伊拉克环境部官员卡泽姆·马哈茂德说:“我们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代步出行,它不会排放尾气,使用过程中也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环境和民众健康的物质。中国在锂电池开发和电动车设计上处于领先地位,相关产品既能满足民众出行需求,也符合伊拉克环境部门对能源转型的指导原则。”

  这是3月2日拍摄的伊拉克巴格达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施工现场。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设计时新

  即将年满20岁的贾莱勒·拉迪在父亲陪伴下走进巴格达一家电动自行车专营店,为自己挑选生日礼物。进店时,拉迪显得很不情愿。“我其实更喜欢摩托车,不是电动自行车不好,但是摩托车造型更酷!但爸爸出于安全考虑,只允许我买电动自行车。”拉迪说出了不少伊拉克青年的心声。

  但是很快,店里一款设计时新的电动自行车让拉迪眼前一亮,裸露的车架、圆形大车灯、宽大的轮胎、独特的车身流线、高把手设计——正是拉迪心目中的“完美车型”。“原来电动车也有如此新潮的设计”,拉迪试驾后非常满意。

  据专营店老板萨利姆·穆萨介绍,传统款式的电动自行车在推广初期确实难获青年人群青睐,但中国供应商很快根据伊拉克受众的喜好开发出多种车型,既有简约传统款,也有“拉风”时尚款,酷似哈雷摩托的高把手设计更是备受伊拉克青年追捧。

  这是4月16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拍摄的一家中国电动自行车专营店。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相比于燃油汽车和摩托车,“经济实惠”是中国产电动自行车的另一优势。据穆萨介绍,电动自行车售价在400美元至700美元之间,作为代步工具相比于燃油摩托车有较大价格优势,购车成本可降低约30%至60%。

  规避交通拥堵是伊拉克民众由传统“油车”转向电动自行车的另一个原因。

  正在专营店为电动自行车做电池保养的胡赛姆·沙克尔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上班的单程通勤距离约10公里,因办公地点位于市区核心地段,交通拥堵严重,早晚高峰开燃油车单程通勤时间需要40多分钟。“冬天还好,如果酷热的夏天被堵在路上,即便开着空调也是煎熬。”沙克尔说。

  “现在我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半小时内就能完成通勤,方便又快捷。我的电动自行车续航里程超过70公里,充满电能骑3天。充电也很方便,6小时即可充满。越来越多同事和我一样选择电动自行车通勤。中国电动自行车质量好、性能佳,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出行选择!”沙克尔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4月16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拍摄的一家中国电动自行车专营店。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保障完备

  在巴格达市区的萨德里亚街区,仅一条街上就分布着大大小小近10家电动自行车专营店,主营产自中国的产品。

  阿拉·哈桑从事电动自行车经营超过10年。10年来,哈桑25次到中国,调研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近况,并从中国进口整车及零配件。“每次去中国都让我眼前一亮,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电池技术,中国电动自行车企业都在不断突破创新,作为海外进口商,我们也有了更多更优的选择,为伊拉克民众引进适合不同受众人群的产品。”哈桑说。

  伊拉克商家在进行整车和零配件进口的同时还引进了整套售后维护体系,为客户提供电池、核心控制器等重要部件的保修和养护。

  4月16日,顾客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家中国电动自行车专营店内保养车辆。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谈及中国电动自行车在伊拉克的市场前景,哈桑坦言,现阶段、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燃油车仍会在伊拉克交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刚刚赴中国参加了第135届广交会的哈桑相信,使用清洁能源一定是未来交通出行的发展方向。

  “在广交会上,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多年来,我们和中国生产商保持着高度互信和紧密联系。电动自行车的引进只是为伊拉克民众提供多元化出行选择的第一步,相信不远的将来也会有大量中国产电动汽车‘驶入’伊拉克市场。”哈桑说。

  • 相关阅读
  • 第27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开幕

      新华社圣彼得堡6月5日电(记者黄河 安晓萌)第27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5日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讨论世界经济热点议题,共谋合作与发展。  本届论坛...

    时间:06-05
  • 赵乐际会见塞尔维亚国民议会副议长拉古什一行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5日在北京会见塞尔维亚国民议会副议长拉古什、副议长帕乌诺维奇一行。  赵乐际表示,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成功对塞尔维亚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

    时间:06-05
  • 前联合国大会主席:中国在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新华社联合国6月4日电(记者王建刚)前联合国大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近日在访问纽约联合国总部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尤其是在应对全球挑战和促进多边...

    时间:06-05
  • 以美签署采购新一批“阿迪尔”F-35战机协议

      新华社耶路撒冷6月5日电(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以色列国防军4日发表声明说,以国防部已与美国政府签署协议采购第三批“阿迪尔”F-35战机,这批战机将并入以空军。  根据声明,协议涉及的这批“...

    时间:06-05
  • 外交部:中方祝贺印度人民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冯歆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中方注意到印度大选结果已经揭晓,莫迪总理领导的印人党及其所在全国民主联盟在选举中获胜。中方对此表示祝贺。  毛宁说,一个健...

    时间:06-05
  • 联合国官员:全球人道主义援助资金严重短缺

      新华社联合国6月4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紧急救援协调员马丁·格里菲思4日在离任前最后一次记者会上表示,全球许多地区的冲突未见缓解,人道主义援助资金严重短缺。  格里菲思说...

    时间:06-05
  • 东京股市继续下跌

      新华社东京6月5日电(记者刘春燕 欧阳迪娜)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5日继续下跌。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下跌0.89%,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下跌1.41%。  受投资者预期日元走强打压...

    时间:06-05
  • 日本实际工资连续25个月下降

      新华社东京6月5日电(记者欧阳迪娜 刘春燕)日本厚生劳动省5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4月份的日本实际工资收入已连续25个月同比减少,刷新1991年有可比统计以来日本实际工资持续下降的最...

    时间:06-05
  • 国际能源署:各国需努力实现“可再生能源3倍”目标

      新华社巴黎6月4日电(记者徐永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4日在其官网发布新闻公报,呼吁各国应制定明确的计划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实现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的全球目标。&ems...

    时间:06-05
  •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创新高

      新华社日内瓦6月4日电(记者陈斌杰)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4日发布报告说,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创历史新高,达97万亿美元,较2022年增加5.6万亿美元。  这份名为《债务世界》的报告...

    时间:06-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