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以外长称黎以停火谈判现进展 欲寻求俄方支持

2024-11-12 18:06: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以色列外交部长吉德翁·萨尔11日表示,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谈判出现“一定进展”,暗示俄罗斯或能为停火协议达成发挥作用。

  黎巴嫩真主党则表示,真主党没有收到有关停火谈判的新提议,正与伊朗、俄罗斯和美国等多方就停火进行政治接触。

  这是11月9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拍摄的以军空袭后的废墟。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以官员分唱“红白脸”

  萨尔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以色列与真主党的停火谈判出现“一定进展”,达成协议主要挑战在于“执行”协议内容。

  这是11月7日在黎巴嫩南部城市西顿拍摄的袭击现场。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7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当天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造成5名维和人员受伤。新华社发(阿里·哈希绍摄)

  按照萨尔的说法,以色列希望真主党无法获得武器,且从黎南部边境撤退至利塔尼河以北、即黎以临时边界30公里外。他说,以方与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的基本原则是后者不能从“叙利亚、海路和空路”获得武器,暗示俄罗斯或许能在阻止真主党从叙利亚获得武器方面发挥作用。“如果俄方认同(以方前述)原则,或能有效促成实现该目标。”

  同在11日,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就同一议题释放强硬信号。据路透社报道,本月初由外长转任防长的卡茨当天首次与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成员会面时说,以色列只有实现解除真主党武装、真主党撤退至利塔尼河以北以及以色列北部边境居民安全返回家园这三个对黎作战目标后,才会停火。

  10月20日,以色列北部的罗什皮纳遭受黎巴嫩真主党火箭弹袭击后燃起大火。新华社发(阿亚尔·马戈林摄/基尼图片社)

  真主党当天表示,真主党有“足够武器与以军打持久战”,将持续用火箭弹打击以境内目标。

  本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爆发以来,真主党与以军在黎以边境持续交火,以策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随着黎以局势骤然升温,以军10月1日对黎南部发起地面行动,持续空袭首都贝鲁特等黎巴嫩多地;真主党则持续对以北部多地发射火箭弹、炮弹等还击。

总理心腹多方磋商

  据美国国务院消息,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罗恩·德尔默11日在美国与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等官员展开会晤。另据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透露,德尔默预期12日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会面。

  10月21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西部迈宰地区,救援人员在遭袭汽车旁工作。叙利亚军方当日发表声明说,叙首都大马士革一辆汽车当天遭以色列空袭,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德尔默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关系紧密,被视为后者心腹。美联社援引一名知情官员的话报道,德尔默上周秘密前往俄罗斯与俄方就黎以停火等议题展开磋商,试图游说俄方通过确保伊朗不再经由叙利亚向真主党提供武器,来支持黎以停火协议达成并落实。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以军多次以打击伊朗军事设施为由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叙利亚和伊朗政府均否认伊朗在叙利亚境内有驻军。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对叙境内目标袭击更加频繁,称叙利亚是伊朗向黎真主党输送武器的一条关键路线。

  叙利亚陷入内战后,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并于2015年应叙政府请求在叙驻军,帮助叙政府军打击境内极端分子。

  目前,叙利亚、俄罗斯、伊朗都未就上述报道置评。

黎总理呼吁停火

  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11日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特别峰会开幕式上呼吁,黎以边境应立即实现停火,并落实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006年一项要求黎以双方停止冲突的决议。

  11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黎巴嫩总理米卡提出席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特别峰会。新华社发(沙特通讯社供图)

  2006年,黎真主党和以色列爆发大规模交火,安理会同年8月通过1701号决议,要求黎以双方停止冲突,在利塔尼河至黎以临时边界“蓝线”之间除黎政府军和联合国维和部队,不得存在任何其他武装。决议还扩大对联黎部队的任务授权,增加兵力配备,以维护黎南部地区安全。目前,联黎部队有来自意大利、爱尔兰、法国、西班牙、斯里兰卡等国约1万名官兵。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前,联黎部队定期向安理会报告时说真主党和以色列都存在涉嫌违反1701号决议的行为。

  11月7日,在黎巴嫩南部城市西顿,受伤人员接受治疗。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7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当天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造成5名维和人员受伤。新华社发(阿里·哈希绍摄)

  按照米卡提说法,延宕一年有余的黎以冲突使黎方承受“前所未有的损失”,导致超过3000名黎巴嫩人死亡,其中包括775名妇女和儿童。黎巴嫩还遭受85亿美元财产损失,其中包括住房受损导致的34亿美元损失。

  美联社11日援引黎巴嫩卫生部门的数据报道,过去6周、即以色列9月下旬大规模空袭黎巴嫩以来,黎以冲突导致黎巴嫩100多名儿童死亡,数百名儿童受伤。去年因黎以冲突受伤的1.4万名黎巴嫩人中,约10%为儿童。

  这是10月7日在叙利亚与黎巴嫩边境的佳迪达·亚布斯口岸拍摄的来自黎巴嫩的流离失所者。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国际医疗队组织在贝鲁特开展的一项心理支持项目负责人玛丽亚·伊丽莎白·哈达德说,黎以冲突会导致“一代人的创伤”,战事引发的焦虑症状将伴随许多孩子成长,比如难以适应环境、无法形成正常的依恋关系。

  黎巴嫩政府官员说,以军11日空袭黎北部阿卡尔地区一座城镇,至少14人死亡,15人受伤。这是黎巴嫩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遭以军打击最北的地方。

  黎政府一名安全官员告诉法新社记者,以军空袭目标为一名真主党成员。以军称,以军根据“准确情报”空袭“一处藏有恐怖分子的军事设施”。(王逸君)

  • 相关阅读
  • 第六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倡议区域法治合作

      第六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11月12日在重庆市举行。论坛以“促进中国—东盟法治交流合作”为主题,发布《服务中国—东盟法治交流合作倡议》,来自中国及东盟国家有关政府部门、法学法律组织约200名代表出席。&...

    时间:11-12
  • 中国医疗队助斐济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新华社苏瓦11月12日电(记者郭鑫惠)由广东省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文勇医生带领的“光明行”医疗队12日在斐济首都苏瓦殖民战争纪念医院结束为期4天的医疗任务。  医疗队在斐期间为该国47名白内...

    时间:11-12
  • 专访|“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引擎”——访IMF亚太部主任斯里尼瓦桑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1日电 专访|“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引擎”——访IMF亚太部主任斯里尼瓦桑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胡友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日前在华盛顿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

    时间:11-12
  • 以军持续袭击加沙地带 沙特王储向以方发出警告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多地医务人员提供的数据,10日晚至11日晚,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多地发动空袭和地面行动,共造成37人死亡。  11月9日,在加沙地带中部代尔拜拉赫的一所医院,巴勒斯坦人查看遭...

    时间:11-12
  • 海地新总理就职 同天发生多起暴力事件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海地新任总理阿利克斯·迪迪埃·菲斯-艾梅11日在首都太子港宣誓就职。同一天,一架从美国佛罗里达州飞往太子港图森-路维杜尔国际机场的航班在降落阶段遭枪击,被迫改道飞往多米尼加共和国,机场...

    时间:11-12
  • 全新换装!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重返中国航展

      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在珠海拉开帷幕。阔别8年,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全新换装苏-35S重返中国航展。  记者:刘济美、黄一宸、黄国保、王瑞平、李嘉乐、霍思颖、周阳  编导:季晓庄  新华社音视频部  ...

    时间:11-12
  • 全球连线|拉美生鲜:快船到中国

      秘鲁蓝莓、智利牛油果、厄瓜多尔香蕉、巴西牛肉……  尽管离家上万公里,来自拉美的塞尔希奥依旧能在中国北方城市选购到熟悉的食材。在中国为什么能买到这么多拉美生鲜产品?  在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

    时间:11-12
  • 荷兰首都再现暴力 一有轨电车起火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11日再度发生暴力事件,导致一辆有轨电车起火。  警方说,在阿姆斯特丹西部一广场,有数十人手持棍棒、爆竹等物品扰乱社会治安,其中多数为年轻人。他们点燃爆竹并朝多辆汽车...

    时间:11-12
  • 伊朗西部一巴士翻车致4死42伤

      新华社德黑兰11月12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12日报道,一辆客车11日晚在伊朗西部库尔德斯坦省城际公路上发生翻车,造成至少4人死亡、42人受伤。  报道援引事发地附近紧急医疗服务部门人员的话说,车...

    时间:1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