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特稿|挑战与希望并存 巴库气候大会传递气候多边主义积极信号

2024-11-26 00:06: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库11月25日电 特稿|挑战与希望并存 巴库气候大会传递气候多边主义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郭爽 钟忠 刘恺

  24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延期30多个小时后闭幕。大会就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势,再次证明多边主义和公约机制的有效性,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气候多边进程不可逆转、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积极信号。

  “30年的气候公约治理进程历经考验,虽非一帆风顺,但始终在向前行。人类是命运共同体,面对气候危机,我们唯有团结协作、共同应对。”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闭幕大会发言强调。

  巩固全球绿色转型,气候多边主义再获成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COP29的成果是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分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取得的。各缔约方在寻找共同点方面展现的努力“证明了以《巴黎协定》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可以在最困难的问题上找到解决途径”。

  经过两周多的艰苦谈判,近200个缔约方在巴库气候大会上最终就多个关键议题取得共识。特别是大会达成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设立了到2035年发达国家每年至少筹集3000亿美元的资金目标,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

  在资金之外,大会在减排目标、加速能源转型以及长期以来谈判的关键问题——碳市场方面取得了进展。在23日晚举行的闭幕全体大会第一部分会议上,各缔约方打破多年多边谈判僵局,终于就《巴黎协定》第六条下国际碳市场机制达成一致。同时,大会还就减缓气候变化工作计划、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等作出安排。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说:“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我们需要放眼未来,在通往贝伦(COP30举办地)的道路上加倍努力。即便如此,我们已经表明《巴黎协定》正在发挥作用,但各国政府仍需加快步伐。”

  气候正义是焦点,落实行动是前提

  在气候危机面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世界气象组织在大会期间发布报告警示,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报告强调,实现《巴黎协定》的宏伟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历史责任、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2009年,发达国家承诺每年为发展中国家筹集1000亿美元,以帮助其适应气候变化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承诺即将于2025年到期。也正因如此,本次大会的首要任务正是对全球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即NCQG作出相应安排。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巴库气候大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气候资金谈判达成共识的关键是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第九条要求,作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的承诺,并达到相应承诺数额。

  在24日凌晨举行的闭幕全体大会第二部分会议上,大会特别达成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然而,多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团表示对这一资金目标深感失望。

  古特雷斯指出,“我原本希望在资金和减排方面取得更有雄心的成果,以应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次大会成果“提供了一个可以构建的基础”。他强调,前提是协议必须得到全面按时履行,承诺必须迅速转化为资金。

  赵英民在闭幕大会上强调,会议达成的NCQG成果文件中,发达国家的资金承诺远远未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义务,必须进一步明确。

  坚守承诺切实行动,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确定性

  “我们感谢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柬埔寨环境部国务秘书祝巴里对记者说,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因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积极贡献而受益。

  面对复杂国际局势和不明确的未来挑战,正是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确定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负责人杰弗里·萨克斯认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次大会期间,中方全面参与大会各议题谈判磋商,坚定不移地推动大会取得积极成果,积极推动发达国家继续履行承诺,为大会成功举办发挥了建设性引领作用。

  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本届大会期间,发布了《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明确将通过助力提升发展中国家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等务实举措,推动构建更加安全、更具气候韧性的未来。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同时也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方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特别是在《巴黎协定》基础上行动不倒退。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关键在于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同舟共济,合作共赢。”赵英民在闭幕全体大会上强调。

  • 相关阅读
  • 帕普阿什维利再次当选格鲁吉亚议长

      新华社巴库11月25日电(记者钟忠)第比利斯消息:格鲁吉亚新一届议会25日举行首次会议,帕普阿什维利再次当选议长,获得连任。  当天只有格鲁吉亚梦想党的88名当选议员出席会议。由于格总统祖拉比什维利拒绝与会,会议由最...

    时间:11-26
  • 埃及沉船事故已找到28名幸存者 2名中国游客获救

      新华社开罗11月25日电(记者姚兵 董修竹)埃及官员25日表示,埃及红海海域沉船事故已找到28名幸存者。新华社记者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处获悉,有2名中国游客已获救。  埃及红海省政府25日发表声明说,一艘载有45人的游船...

    时间:11-26
  • 朔尔茨当选德国社民党总理候选人

      新华社柏林11月25日电(记者邰思聪 李超)德国社民党25日宣布,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当选社民党总理候选人,竞选连任下届政府总理。  在社民党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社民党领导人萨斯基娅·埃斯肯表示,朔尔茨“被一致提...

    时间:11-26
  • 罗马尼亚总统选举将进行第二轮角逐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月25日电(记者张改萍)罗马尼亚中央选举办公室25日发布总统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没有任何候选人在2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得票前两名的候选人将于12月8日进行第二轮角逐。&...

    时间:11-25
  • 刘建超会见卢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外贸大臣贝泰尔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11月25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北京会见卢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外贸大臣贝泰尔,双方强调国与国要相互尊重、深入对话以增进理解和认知。 ...

    时间:11-25
  • 德国11月商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

      新华社柏林11月25日电(记者车云龙)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11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86.5点降至85.7点,显示企业信心有所减弱。  数据显示,构成商业景气指数的四项...

    时间:11-25
  • 英媒:英国拟启动50年来最大地方政府改革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英国《泰晤士报》24日报道,英国政府计划启动50年来最大规模的地方政府改革,取消数十个郡级以下地方议会,以期节约开支。  据报道,英国政府已在全国划定10个地区进行首批重组改革,有意取消两级...

    时间:11-25
  • 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 欧洲外交高官赴黎斡旋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黎巴嫩真主党24日向以色列发射大约250枚火箭弹,报复以军前一天的猛烈空袭。以军24日继续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在真主党与以色列持续激战时,欧洲联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

    时间:11-25
  • 国际看点|美跨过援乌武器使用“红线”,俄乌局势走向何方?

      近日,即将结束任期的拜登政府,对乌克兰松绑远程武器限制,允许乌军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打击俄罗斯领土内的纵深目标。俄方对此迅速做出反击,向乌方发射了新型中程弹道导弹。拜登政府为什么在此时调整政策...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